急性痛风关节疼痛如何立马止痛(痛痛痛)

急性痛风关节疼痛如何立马止痛(痛痛痛)(1)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典型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 h左右达到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让人难以忍受。急性痛风发作时如何快速止痛?痛风又该如何治疗?今天一文给你讲清楚。

急性痛风的症状往往表现为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发作时,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亦可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累。随着病程进展,反复发作的患者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少数可影响到骶髂关节、肩关节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且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渐趋不典型。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心悸等。

急性痛风关节疼痛如何立马止痛(痛痛痛)(2)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是迅速、安全地缓解疼痛和关节失能,即止痛。药物治疗和附带的一些非药物治疗方式,为痛风急性发作的紧急处理提供条件。

01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诊疗规范(2020)》建议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尽量在发作24 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但不推荐非甾体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因其有共同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国外也有应用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

(1)秋水仙碱

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 h后追加0.5 mg,12 h后按照0.5 mg,1~3次/d。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 h内开始用药,超过36 h疗效明显下降。当eGFR 30~60 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为0.5 mg/d;eGFR 15~30 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为0.5 mg/qod;eGFR<15 ml/min或透析患者禁用。该药可能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同时可能出现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使用强效P糖蛋白和/或CYP3A4抑制剂(如环孢素或克拉霉素)的患者禁用秋水仙碱。

(2)非甾体抗炎药

痛风急性发作应尽早应用足量非甾体抗炎药的速效剂型,主要包括非特异性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需注意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胃肠道风险;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风险较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降低50%左右,但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穿孔仍是用药禁忌。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也可出现肾损害,注意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充分水化,并监测肾功能,eGFR<30 ml/min且未行透析的患者不宜使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高风险人群应用须谨慎。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用法与用量见表1。

表1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用法与用量

急性痛风关节疼痛如何立马止痛(痛痛痛)(3)

注:COX,环氧合酶。

(3)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发作伴有全身症状,或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使用禁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推荐泼尼松0.5 mg/(kg·d)连续用药5~10 d停药,或用药2~5 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为7~10 d,不宜长期使用。若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大关节时,或口服治疗效果差,可给予关节腔内或肌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但需排除关节感染,并避免短期内反复注射。应用糖皮质激素需注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水钠潴留、感染、胃肠道风险、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