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传记大全(肖邦之谜上)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肖邦”是哪国的发音
“我叫肖邦,请不要把我叫做‘乔品’。”这是个很老的笑话了。不过,如果按照拼写的话,Chopin在日语里一般都会被读作“乔品”。把它读作肖邦的念法应该出自法文,而不是波兰语。为什么一个波兰人的名字要用法语来读呢?只是因为他从21岁之后就一直住在巴黎直到去世?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是法国人?
肖邦的父亲尼古拉出生在法国东部波修省一个拥有葡萄园和磨粉厂的富农家庭。附近有一处叫马拉维的土地,领主是波兰的帕克伯爵,这位伯爵在法国大革命前夜离开法国回波兰去了。回国之时他把那个叫尼古拉·肖邦的聪明孩子一同带走,让他在自己开办的烟草厂里当会计。五年之后,列强瓜分波兰,这位法国青年参加了国民卫队,还晋升至中尉。但不幸负伤,战争结束之后,成为无业者。好在自己是法国人,因为会讲法语当上了拉钦斯基的家庭教师。从他做家庭教师的各方面表现来看,他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种情况跟如今一个美国人或者加拿大人来到中国,只要会讲英文似乎都能找到兼职来糊口差不多。
在尼古拉任教的拉钦斯基家有一个叫玛利亚的女儿,虽然已婚,但她疯狂的迷恋上了拿破仑,后来还成了拿破仑的情妇,绯闻传得满天飞,这或许改归功于自己通过这位家教学会了法语。
离开拉钦斯基家,尼古拉又成了斯卡尔伯格伯爵家的家庭教师。伯爵有一个叫Tekla-Justyna Krzyzanowska远亲的女儿寄宿在家住。这个姑娘家道中落,既无地位也无财产,但受过良好教育是肯定的,这个姑娘就是肖邦的母亲。
肖邦是何许人
如上篇所述,肖邦是一个寄居在波兰的法国人的儿子,“肖邦”这个名字的读音绝对应该是法文。父亲托了是法国人会讲法语的福,懂得上层社会的社交规矩,成为华沙某个贵族的家庭教师。其实不论何时,贵族的“家庭教师”都是个很体面且待遇优厚的工作,要教上流社会的弟子,要具备与上流社会人士身份相衬的教养和风度。一个普通农民能谋求到这样体面的职位,或许只是因为他是个法国人——当时法国是欧洲第一强国。这不免让人想起几年前的笑话:《西游记》里,玉帝哥哥一路西行,如此受欢迎,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是大唐子民,拿着大唐的护照(皇帝亲授的通关文牒)……
尼古拉的儿子弗雷德里克·肖邦20岁前一直生活在波兰,去世的时候也才39岁。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他的一生呆在波兰的时间要比在巴黎的时间还长一点。父亲是个法国人,自己将近一半的时间生活在法国,按照一般人的潜意识,他似乎更想把自己活成一个法国人。但肖邦始终彻头彻尾认为自己是个波兰人。他写了53首玛祖卡舞曲,并不仅仅是为了讨沙龙里贵妇人们的欢心;从波罗纳兹和叙事曲中你能感受到他的一颗爱国之心。他在不大的社交圈里抛头露面,法语讲的并不太好,他就是一个生活在法国的波兰人。
人们并不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来推测肖邦是个不折不扣的波兰人;他是明确阐述在遗言里。那句著名的遗言估计所有爱乐人都知道:如果我死了,请将我的心脏送回华沙……
不变的风格
在音乐史上,有人属于早熟型,有人却大器晚成。我们说过天才莫扎特严格意义上讲是个大器晚成的作曲家,而更典型的代表是贝多芬,他早期、中期、晚期的创作风格迥异。早期是属于十八世纪的风格,是海顿、莫扎特的延续;三十岁左右形成了自己的贝多芬风格,创作出充满力量的作品;四十五岁之后,他凭借惊人的毅力战胜耳疾,此时的音乐传递着一种战胜“当你久视深渊,深渊也会凝望着你”的恐惧之后迸发的祈祷与呼唤,这就是所谓贝多芬后期的创作。
舒布特也是这个类型,尽管他也人生短暂,却也存在着前后期作品之间的明显差异。比如他的《冬之旅》完全是进入了另一个艺术世界,最后一年创作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和《C大调弦乐五重奏》,完全可以视为是“来生”的音乐。相反,活到46岁的舒曼晚年却着实让人较为失望,可以说他跟克拉拉结婚之后的一两年似乎燃尽了自己全部的音乐创作才华,之后就再也拿不出什么震铄古今的作品了。
门德尔松和肖邦与他们都不同,是属于开始时候提到的“早熟”型作曲家——很早就确立了创作风格,而且终身未变。《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17岁之后的创作,而创作整部戏剧音乐要等到他34岁的时候了,整整相隔十七年,也算是他生命开始倒计时年纪,但二者之间风格完全相同,找不出岁月的痕迹。
肖邦不到20岁就完成了两首协奏曲,21岁时前往巴黎带着编号为Op.10的十二首练习曲。直到39岁去世,他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但要想从他的作品中找出十八岁和三十八岁的区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可以轻松区别出肖邦的音乐,但你很难说出这是肖邦什么年纪时创作的音乐,他始终风格如一。叙事曲第一号和第四号、谐谑曲第一号和第四号、圆舞曲第一号和第十九号、玛祖卡第一号和第五十三号之间,你找不到早期和晚期的风格差别。所以不论用怎样的“放大镜”去研究肖邦,他的一生艺术风格未变。
背潮流的天才?
如果要观察艺术发展的真实历史,别看天才,你要看当时的一般水平。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十八世纪后半叶的音乐水平,那你不应该只盯着莫扎特、海顿;你应该关注的是米斯里维切克、J.C.Bach(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迪谢克、威纽哈而、迪特斯多夫这些人,以及萨列里,或者是康哈伊姆的斯塔米兹管弦乐作品等,这显然是代表当时的大众水平。顶尖的天才,往往太超前,他们的作品跟所处时代的音乐潮流没多大关系。J.C.Bach等人的作品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就好比一座衰败破旧的荒芜小岛;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从身后滔滔涌来的浪漫派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之为是支流旁系了。
人们把肖邦归列为浪漫派,他的音乐的确具有新时代浪漫主义情调;但他和浪漫派的最大标识(即文学性)却无丝毫相干。在浪漫派音乐家的标识中,最重视的东西就是“文学性”。把音乐和语言紧密联系起来是从古典走向浪漫派的大转变。柏辽兹在1830年(肖邦抵达巴黎的前一年)创作完成了《幻想交响曲》,这部作品和雨果的小说《爱尔那尼》一样,成为音乐届浪漫派的誓言,《幻想交响曲》正是从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中诞生的。霍夫曼、舒曼的音乐和文章强调这种结合关系,营造出浪漫派的标记;李斯特则用标题把他写的音乐作品填得满满当当。
可肖邦完全没有追随这股潮流。他没有创作很多大型的奏鸣曲,而且他的短诗型音乐完全采用古典的二段体、三段体结构,是因为圆舞曲等概念的纯音乐具有文学色彩主题的作品为数甚少。根据其他定义,所谓浪漫派,就是破除了上一代沿袭的形式,开辟出自由创造天地的人们。显然肖邦跟这样的人无缘,他并没有提出任何口号,也不和浪漫派的文人、诗人有过争辩,他始终游离于时尚之外,像个职业艺人一般写着自己的钢琴作品。
肖邦初期的作品中,有一部根据莫扎特歌剧《唐·乔望尼》中二重唱《在那里,两个人》主题创作的变奏曲。舒曼对这部作品做了注释,进行了仔细分析,还加上了文学性的解释,比如“这里奔跑着的是莱博莱葛”;“在这个降D音处,唐·乔望尼和茨莉娜接吻了”等等,以这样的方式称赞这部作品。舒曼把这封赞美信寄给肖邦。肖邦收到这封信后,对于如此罗列这般文学性的修辞感到惊讶,反而为自己纯粹的音乐作品被这样一种方式来诠释而感动困惑。他对朋友蒂托斯说,“某位德国人对我的作品做了奇奇怪怪的解释。”当舒曼想把这篇评论发布在《音乐新报》上时,肖邦想尽办法加以阻挠。他不想纯粹的音乐语言被硬生生地解释成“该接吻了”之类的文学画面定格。
在现实生活中,肖邦也没有过多的与音乐家交往。门德尔松、舒曼都曾满怀敬意邀请他,但他几乎一次都没有应约。在巴黎,他不赶时髦、只是跟沙龙中的女人们以及乐谱出版商打交道。从某个侧面上讲,他就这样静悄悄的生活着。
肖邦使用的音乐形式
“谐谑曲”这一曲种从海顿等人传到贝多芬就立刻变了样。原先的谐谑曲在海顿等人的手中仅仅比小步舞曲节奏略快些,是用一般的快速演奏;而贝多芬手下的“谐谑曲”却成了以小节算曲速的108,换算成单个音符,谐谑曲从原来的120迅速升级为330。任何一个指挥家都不可能一分钟挥动指挥棒330次的,所以大家都是按照小节来指挥。这样一来,贝多芬的谐谑曲几乎成了一拍子音乐,其中塞满了三连音。
肖邦使用的正是这种高速“以小节为单位”的音乐。他与贝多芬的差别在于,贝多芬塞进一小节的是三连音,而肖邦则更夸张的用六连音去填充。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很显然,贝多芬创造出来的“旧瓶”,被肖邦用六连音的“新酒”填装了。
肖邦两册练习曲集(共24首练习曲)和前奏曲集(共24首)的创意来自J.S.Bach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这部著名曲集从易到难,应有尽有,并且适用于任何调性。如果认真练习此曲集,自然会有很大的精进——巴赫本人也做了明确注释。肖邦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像巴赫那样创作了共四十八首练习用曲——“从易到难,应有尽有”,当然他是用自己的音乐语法写成的。
望乡之歌——玛祖卡
舒曼听过肖邦的演奏之后,为之倾倒,特别是当肖邦弹奏自己创作的玛祖卡舞曲时,听起来不是通常的“三拍子”,而是“三拍半”的音乐。舒曼的这个说法足堪玩味。
战后日国钢琴家田中希代子曾说:在战争刚刚结束的茅崎海岸柏油路上,我的老师列奥尼德·克罗采亲自跳起玛祖卡舞给我看,亲自示范那种微妙的节奏感。肖邦的玛祖卡把舞曲中注重民俗舞蹈所特有的节奏充分表现出来。因此,舒曼才说这是“三拍半”……
维也纳的舞曲也一样。博斯科夫斯基、斯托尔茨和从前克莱门斯·克罗斯等人指挥的施特劳斯圆舞曲都充分反映了舞蹈的节奏和重拍,并非单纯的三拍子。但卡拉扬、瓦尔特似乎却掌握不了这种维也纳人的节奏,变成了机械的三拍。肖邦的玛祖卡也是这样,阿什肯纳齐这样现代的演奏者会机械地弹奏着玛祖卡的曲调;而鲁宾斯坦、霍尔绍夫斯基这样出生在波兰的钢琴家弹起来,独特的节奏就会展现出来,尤其是霍尔绍夫斯基的玛祖卡简直玄妙极了。
混迹巴黎沙龙的肖邦,必须不断地为贵妇人们准备令其惊叹不已的舞曲。和圆舞曲、小步舞曲不一样,玛祖卡绝对是个新鲜事物。这种短诗型的音乐和少妇们熟悉的圆舞曲同样是三拍子,但有所不同,形式上比圆舞曲更小——很少有超过四分钟的作品。短促的舞曲中闪烁着光芒,而且似乎除了肖邦,别人都不写这种曲子。独一无二的形式径直走进了贵妇人们的心。
不过,玛祖卡对于肖邦来讲却有另一层含义,它是望乡之歌。每当弹奏起玛祖卡,他就能梦回华沙,梦回少年时代。再多的红地毯、水晶吊灯、脂粉香气、燕尾晚礼……一切的一切,只要玛祖卡响起,似乎都在眼前消失了。玛祖卡并不是在取悦谁,而是写个自己,也弹奏给自己,这才是他创作这种钢琴舞曲的真正初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