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陕西洛南智囊团

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陕西洛南智囊团(1)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也就是看村级党支部书记。村级实行“一肩挑”后,“一把手”的权力更集中、责任更重大,面对乡村振兴的重任,会不会出现“一言堂”“一人干”“一班弱”的隐患?面对这些问题,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在2019年实现全县244个村(社区)“一肩挑”全覆盖后,就立足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实践,从“一肩挑”干部中设擂台、拔旗杆,优中选优、示范带动,在全县组建了以3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智囊团”,合力攻坚,破解难题,使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引领力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党组织及书记“两个作用”更加凸显。

过筛子,让“智囊团”成员浮出水面

突出“五会”标准精准选。制定优秀村级支部书记“智囊团”成员标准,严格程序,层层筛选出35名“智囊团”成员。会抓党建。能履行好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体责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深入、掌握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到位,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共事,党员教育管理有方,作用发挥明显。会抓产业。实施“双建双带双提升”党建促脱贫工程取得成效,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期间作用发挥明显,有经济头脑和产业实体,致富和带富能力强。能立足村域实际、挖掘禀赋资源,带领党员群众增收致富。会抓发展。思路开辟,创新意识强。能自觉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科学谋划村域经济社会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需求,产业发展明晰,村容村貌整洁。会抓治理。处事公开、公正、公平,群众基础好,感召力强,善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能抓好党建引领下的“德治、法治、自治”工作,乡村治理有效、社会安定和谐。会抓服务。能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一线工作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在便民服务、突发事件处理中表率及引领作用发挥明显。

赋职责,对“智囊团”成员定向培养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越是艰苦环境、吃劲岗位,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砺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增长干部的才能。为发挥好“智囊团”成员“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洛南县结合实际,赋予“智囊团”成员六项职能:参政议政。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会谋事特长,邀请列席县镇两级重要会议,为区域科学决策、制定发展规划、破解发展难题献计献策。结对帮带。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能管人善治村特长,通过组织其现身说法、结对帮带,为全县培养一批领导有方、管理有效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能说会道特长,为全县培养一批用通俗语言、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传授技能。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特长,为全县培养一批集体经济方面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矛盾调处。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关于处理“家长里短”特长,为全县培养一批善于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和综治维稳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发挥“智囊团”党组织书记爱农村、爱农民优势,传授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好方法,为全县培养一批爱群众、群众爱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

事上练,帮“智囊团”成员增长才干

通过建立县镇两“联管”制度机制,有效发挥村级党组织书记“智囊团”作用。建立定期座谈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智囊团”书记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改进方式方法,健全完善制度,更好地管理、服务“智囊团”书记,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定期讲课制度。将“智囊团”书记纳入干部教育教训“师资库”,凡县镇(办)组织的村干部集中培训,邀请其现身说法讲党课、谈实践、讲经验、教方法。建立参政议事制度。在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或党建联席会议、镇(街道)党(工)委会议中邀请“智囊团”书记列席,发挥才智、建言献策,参与重大事项科学决策。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在本镇(办)或邻镇(办)为“智囊团”书记确定1-3名后进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结对帮带,通过一线帮、现场看、实践学,提升村级党组织书记整体能力素质。建立巡回报告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智囊团”书记巡回报告,通过在16个镇(办)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发挥先进示范效应,通过身边榜样带动一批村级党组织书记。建立关爱激励制度。对“智囊团”书记作用发挥开展跟踪问效、定期考评,表现优秀开展关爱激励,优先组织外出学习培训,优先推荐学历提升;“智囊团”书记绩效补贴可在20%以内上浮;作为各级评优树模对象和“两代一委”推荐人选,并在公务员选拔录用中优先推荐或予以加分。

结硕果,催生乡村振兴“金点子”

在这批村党组织书记“智囊团”的智力支撑下,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催生了许多“金点子”,在助推乡村振兴道路上结出了丰硕果实。

一是支部“1 1”全面提升组织“硬实力”。古城镇草店村位于县城以东25公里处的玫瑰小镇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域,村党支部书记罗根朝有着10余年村干部工作经历,入选村党组织书记“智囊团”成员后,他围绕破解村支部与合作社支部不兼容的问题,村支部创新推行村社支部“1 1”联建工作模式,通过“四融四进”工作法,流转7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分红,带动全村贫困户及群众200余人常年进社务工,妥善解决合作社与群众务工纠纷40余起,实现年户均分红400元、年人均增收7000元,在他的带引下,草店村一跃成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商洛市文明村。新创推行的支部“1 1”模式,被县委组织部总结为支部“1 1”六联共建模式,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报道。

二是“双百考评”激发党员群众“新活力”。走进城关街道罗坡村,村道整洁,绿树成荫,一栋栋房屋整齐地坐落在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院子干净整洁,群众生活其乐融融,一片片辣椒尽收眼底,一树树连翘满山金黄,一窝窝猪苓埋下富根,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个崭新的罗坡呈现在眼前。作为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智囊团”成员的罗盼盼,针对罗坡村党支部针对党员管理“软”和群众管理“散”的问题,对党员和群众实施“双百制”分类考评管理。支部将党员分为在职类、无职类、流动类、老弱类,科学设定考评项目、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鼓励党员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对群众进行“村规民约百分制考评”,结合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制定多项制度和考评实施细则,设立奖惩机制。“双百制”考评,激发了激发党群活力,党员群众工作明显高涨。为了进一步发挥乡村能人参与治理作用,他在全县率先建成乡贤工作站,优选离退休党员、文化名人、热心公益的党员群众35人,通过宣传方针政策、宣讲脱贫攻坚、调解村内矛盾、化解邻里积怨、开展移风易俗、引领乡风文明、强化社会治理等,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倡导者。罗坡村创新做法得到省市宣传推介,在他的带领下,短短5年时间,罗坡村由昔日的贫困村、矛盾多发村、黄色预警村转变成为洛南县乡村治理的一面旗帜,被命名为“红旗村”,获得“省级标准化示范村”等荣誉,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三是“主题党日”成为助推发展“加速器”。灵口镇程湾村每月都要召开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兰迎春在活动开展前,都要认真准备,精心确定活动主题,让主题党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作为“智囊团”成员,他深入调研,探索提出将主题党日固定每月15日召开,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议程要求,把“重温入党誓词、集体党费缴纳、传达学习文件”等内容作为主题党日规定动作,开展同唱一首红色歌曲、共过一回“政治生日”、征求一条意见建议、开展一次党建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在他们村的先行先试下,这一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后经县委组织部总结提炼后全县推广形成“1 2 X”主题党日活动。“1”就是围绕当月中心工作,确定一个主题;“2”就是固化重温入党誓词、交纳党费“两”个议程,让党员在重温入党誓词和缴纳党费中切身感受到党内生活的庄严感,强化党员意识;“X”就是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学习日、议事日、奉献日、实践日等形式安排主题党日,自选讲党课、党性体检、捐款等动作,确保主题党日活动主题不偏、取得实效。

四是“腾讯为村”助力为民服务“零距离”。观摩学习中,四皓街道柳林社区党支部书记胡鹏被罗坡村引入的“腾讯为村”智慧平台吸引住了,这个平台搭建起了“互联网 乡村治理”的服务模式更为有效,内设村友圈、党务、村务、服务“四大”板块,把村务、党务、财务在网络平台上实时展示,引导党员群众网络互动;对低保评定等群众关心的事放在网上“晒”,提高村级民主决策监督的广泛性。在服务板块,定期发布产品供需信息,及时将本村的土特产在网上进行销售。平台上的书记信箱,可供党员群众建言献策、表达诉求,书记在线及时解决受理,实现了问题能反馈、信息早知道、沟通无障碍,实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作为“智囊团”成员,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平台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意义,便利用短短3个月时间,就将这一平台引入到社区治理体系当中,社区63名党员与20余名志愿者及700余户居民注册在线互动,将社区治理“四级体系”搬上网络,提高社区治理成效,这一模式也在全县35个社区全面推行。

(寇鑫 刘军民)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