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阅读(草堂读诗故事李松山畅想曲)

山居诗二十四首阅读(草堂读诗故事李松山畅想曲)(1)

畅想曲

炭火已熄灭。

月光在窗棂上勾勒出旁白。

铅笔在酣睡,

记忆里残留的雪,和几粒闪耀的星辰

在稿纸折叠的皱褶里,无法邮寄。

瓦房里深居的人,

他推开门,

露珠驮着阳光,

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大家听到的是李松山的诗作《畅想曲》。

河南诗人李松山,他自小患病致残,无奈辍学,只能干简单的农活。但他靠着勤奋好学开启了自己的诗歌人生,渐渐成长为报刊中、网络上小有名气的诗人“山羊胡子”。去年2月,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刊登了李松山的组诗《自画像》;今年7月,李松山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14位诗人一道,入选了《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松山的故事。

李松山住在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李楼村,父亲前几年去世,姐姐出嫁、弟弟外出打工,就剩下他和老母亲守着家园,耕种放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曾是一个健康的孩童。但是3岁那年,连续高烧不退,患了脑膜炎,当时村里交通不便,只能在村医那儿弄点儿药。最后,病没能治好,落下了后遗症,他的口齿不清,走路趔趄,手指或强直如笔,或弯曲如钩。当时因为家里穷,再加上要供三个学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身体状况不好,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李松山辍学回家,开始了几十年的放羊生活。

谈到最初的日子,李松山用了“浑浑噩噩”这个词,那个时候放羊、喝酒、打牌、睡觉,成了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没有目标,光是混日子,大把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转机出现在1995年,这一边,考上高中的弟弟松林开始给当地的报刊杂志投稿;那一边,百无聊赖的李松山带着弟弟的课本去放羊,被一首《再别康桥》深深地吸引了。诗这种文体,给了李松山说不出的惊喜,弟弟在练笔,李松山特别开心,他开始觉得,自己也可以写。但是那时15岁的李松山,已经辍学6年,以前学的字,都忘得差不多了。

为了能识字,李松山想到了别人完全想不到的办法,那就是看电视字幕。电视上的同期声说一句,李松山盯着字幕看一行,把电视机当成带文字的听读机,一个字一个字,硬生生地记下来。过了大概十年,李松山买了手机,学过拼音的他如虎添翼,在电视上看到的字,记下读音,用手机打出来对比学习,再写到练字本上记忆;喜欢看诗、读诗的他,还存了100多本中外诗集,整日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之中……

2016年8月,李松山尝试着写的几首小诗被一位村民读到,巧的是这名村民与当时的舞钢市文联主席有旧,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李松山的诗第一次迈出了家门,结交诗友。

从此,李松山再也不是那个放羊之外喝酒、打牌、睡觉浑浑噩噩的青年。他的生活状态常是这样的:蓝天下,羊在吃草,他躺在草地上,脑海里“生长”出一句句诗。有了“事业”的李松山,残疾、贫穷还有别人的嘲笑都不放在心上,心态平和,整日倘佯在诗的海洋中。一旦脑海中有了诗句,李松山就把它记下来,一旦诗作成型,李松山就用微信发给几位诗友点评修改,努力向大家学习。不到三年时间,李松山已经创作了100多首诗,早期的诗主要发布在诗友的微信公众号上,被大家相互转载后,渐渐被人们所知,并在《河南诗人》《三月》等诗歌刊物和部分报纸上发表了几十首。

最终,他的诗被《诗刊》编辑慧眼识珠。去年二月,《诗刊》在头题位置,重磅推出了他的11首诗作,并配发点评,向全国推介。39岁的山羊胡子一鸣惊人。

虽然出名了,但李松山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地地道道的放羊娃,也仍然将劳动与生活视为诗歌的内核。他说:“以现实中的我入场,我是麦子,也是玉米,我在感受,也在回忆。”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李松山的诗作《畅想曲》,以及诗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山居诗二十四首阅读(草堂读诗故事李松山畅想曲)(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