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魏国扶风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机械制造家、发明家。在公元三世纪中,他改革和发明了许多机械工具,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钧出身贫苦,少年时代读书甚少,终日为家中生计奔波操劳,又长时间住在乡间,对劳动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之非常注意生产工具的构造。他开始克服重重困难,自学机械原理,力图有所改革创新,以造福于父老乡亲。马钧钻研机械的第一个成就就是改进织绫机。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1)

古代织布机

当时的织绫机形体笨重,构造复杂,有五、六十根经线,一根经线下要安置一个踏板,共有五、六十只踏板,织起来费时费力,往往几十天才能织一匹绫。马钧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实验之后,制造出一种只有十二只踏板的新织绫机,操作起来非常轻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四、五倍,因而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很快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2)

魏国初年,年轻的马钧离开家乡,到京城洛阳及其附近一带游历考察。因他巧思绝世,名传天下,被魏文帝录用为博士官。魏明帝时,马钧又被提升为在皇帝身边以备顾问应对的给事中。但他无心仕途,经常不是在家中摆弄机械、就是出外考察周围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探究学问,寻求启迪。他的住处附近有一片地势较高的坡地,无法浇灌,长时间荒芜。怎样才能把水引上地势较高的坡地,使天下增加更多的良田沃土呢?马钧经常望着这片坡地,思索这个问题。他认真研究以往的灌溉工具,最后创造了一种能把河水提上坡地的新式机械“蹦车”这种翻车它轻便灵巧,即使儿童也能踏动自如,而且功率很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不久就推广到农村。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3)

魏明帝剧照

传说在上古时代,黄帝和蚩尤大战,正遇上大雾弥天,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发明了指南车,终于辨明东西南北,打败了量尤。一次马钧在和朝廷官员们闲谈时,争论起古代有无指南车的问题来。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部认为古时并没有什么指南车,史书上的记载乃是荒诞不稽之语。马钧则认为古代确有指南车,只是今人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罢了,其实制造起来并不难。高堂隆、秦朗不相信他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嘲笑他信口胡说,异想天开,并将此事作为笑话讲给魏明帝听。魏明帝深知性格朴实的马钧从来不打语,将信将疑,便下诏命他试制一辆。在既没有实物,也没有图样的情况下,马钧日夜钻研,苦心思考,根据机械运动的原理一边设计一边制作,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果真成功地制成了一辆指南车。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4)

魏明帝看后惊奇不已,赞不绝口,高堂隆、秦朗二人却羞愧得无地自容。确实,在这位卓越的机械制造家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解决不了的问题。魏明帝青龙年间,有人献上一套“百戏”木偶,设计灵巧,造型优美,但就是不能活动。魏明帝珍爱之余又颇为惋惜,便问马钩能否使这些木偶活动起来,马钧很有信心地回答说:“能”。他在木偶小戏台下,用一根大圆木刻制了一个原动轮,轮间设置机关与台上的木偶相连结然后利用水力推动原动轮,牵动所有的木偶,手足俱活,表演各种动作,动作灵活,形象逼真生动。此外还有文武百官,朝房行署,春米斗鸡…,热闹非常,变化多端,使人眼花缭乱。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5)

在兵器方面,马钧也有着杰出的发明创造。当时魏、蜀两国互相攻伐,战争连年不断,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制造了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名叫连弩,可以一连发射五到十支利箭,使人防不胜防,对魏军威胁很大。马钧看了魏军在战争中缴获来的连弩后,他认为如果把不足之处再改进一下,威力还可以提高五倍。此外,马钧还试图改进当时的攻城武器—一发石车。这种发石机每次可以连续发射几十块大石头,象冰霉飞落一般砸向数百步外敌人的军阵和敌方城楼,比过去的发石机速度快,射程远、攻击力强,在当时显然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新式攻城武器。可惜的是,由于得不到当时魏国军事统帅曹爽的重视,马钧设计的这种转轮式发石机一直未能应用到战场上去。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6)

马钧一生中虽然有不少发明创造,被当世人赞誉为“天下名巧”,但他为人朴讷,讲究实际,厌恶空谈,从来不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当时有一个名叫装秀的地理学家,自诗能言善辩,聪明过人,心中很瞧不起马钧。一次他在大庭广众面前公开诘难和奚落马钧,见马钧不发一言,他更加得意起来。马钧的好友、文学家傅玄很是不平,指责裴秀说:“你的擅长是言辞,而马先生的擅长则是智巧。你用巧言去攻击马先生,当然会占上风;要是马先生提出较量智巧,你可有胆量一试高下?”裴秀怕当众丢丑,只得连称得罪,尴尬而去。

三国时期巧妙的发明(三国杰出发明家马钧)(7)

魏明帝统治后期,曹魏政权已趋于腐朽,统治阶级只追求生活奢侈,崇尚虚无空谈,根本不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除对马钧设计的某些玩物器具感觉到新鲜有趣外,一点也不支持或重视他在其它方面的发明创造。因此,马钧虽然长期在朝中供职,但一直官卑位低,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对此,傅玄曾十分感慨地说:“庸碌坐食之徒充斥官署,飞黄腾达;而才识贤俊之士地位低微,无补于国。真是可悲可叹啊!”然而,马钧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被尊称为“马先生”。他所改革的织续机,发明的龙骨水车等生产工具,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很快得到推广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