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怎么流传下来的(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年龄)
豫荐你|文【全文2809字,图片11张】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年龄?历史上的3种说法,其实都错了!
高中时要求背诵全文的文言文很多,有的也很难背,让人苦不堪言。但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则是让人一眼就爱上了。《滕王阁序》在很多人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古代第一骈文。
王勃是何时写的这篇《滕王阁序》,一直是一个迷,文史界至少有3种不同的说法。
13岁说
这种说法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古今事文类聚前集》记载:“唐王勃字子安,六岁能文,词章盖世。年十三,侍父宦游江左,舟次马当,寓目山半古祠,危栏跨水,飞阁悬。”
二是《太平广记》记载:王勃“年十三省其父到江西”。
所以有人仅凭借这两点,认定王勃是13岁到江西省其父,路过滕王阁作了这篇赋。其实这种说法的问题也有两点:
一是13岁的王勃是否有能力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骈文?
其实是有的,王勃老家在绛州(今陕西附近),13岁,本该是懵懂的年纪,可王勃早已满腹诗书,开始寻找入仕的机会。那一年,他以百姓的身份,用自己最擅长的骈文,给上面写了一封《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可能是年龄太小,没引起上面的重视。从这篇骈文来看,13岁的王勃可谓是博古通今,引用颇多,没有很深的造诣,实在写不出来。如果单论水平来说,13岁的王勃是有能力写出《滕王阁序》同水准的文章。
二是13岁时王勃是否去过江西?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一个13岁未成年的少年,是不可能独自出远门的。唐朝的出游并没想象中的那么随便,需要去官府开证明。《唐官市令》记载:“凡度关者,先经本部本司请过所,在京,则省给之,在外,州给之。虽非所部,有来文者,所在给之。”
而王勃的父亲王福畴,他曾经任职雍州司功参军,大致是在陕西一带,从未有在江西担任官职的经历。
所以13岁的王勃去江西省亲是完全不可能的,因而,13岁王勃写出《滕王阁序》也是不可能的。
14岁说
五代王定保则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并且编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都督阅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阅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笔纸巡让语宾客,物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请宴所,极欢而县。
从这段内容看,就感觉非常的不靠谱,阎公写成阅公,而年龄和时间上更是对不上。
据《麻城县志》(卷十九)载:“阎公伯屿,(本邑)阎家河人,唐进士。咸亨二年为洪州都督。”也就是说,阎公于咸亨二年当的都督,咸亨二,即公元671年,王勃大约出生在公元650年,此时22岁左右,何来14岁之说?
29岁说
29岁的说法,出自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オ,因请为之。物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曲辞别,帅赠百,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唐才子传》是一部评传汇编集,主要记载了唐朝和五代时期一些诗人的简要生平,用典也颇有考究,多取材自《旧唐书》、《新唐书》。但他里面不仅没有考证阎公修滕王阁的时间,说王勃死时29岁却是毫无根据,实际上王勃一共也才活了不到27岁,这里面王勃甚至没见到被贬的父亲就死了。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年龄?
其实要想搞明白王勃《滕王阁序》作于何时,我们还要看下王勃的经历:
16岁时,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他的一篇《乾元殿颂》,一下子震惊了唐高宗,直呼王勃为“大唐奇才”。王勃也因此被授朝散郎,也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官员。
朝散郎虽然是个文职,但在当时也算不小的官了,为从七品上,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官员。王勃经人介绍,在沛王府担任修撰,官又升了一级,而且王勃还和沛王关系混得不错。王勃在长安春风得意,也结识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一名姓杜的小哥,跟他关系不错。有一天,这个杜小哥,被任命到蜀州去作少府,王勃送行,写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然而过了不久,王勃因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触怒了唐高宗,被贬去官职。随后他开始四处散心游玩,作为北方人,南方对王勃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江南,历来都是大唐才子必游之地。于是王勃去了江南游玩,但这样的游玩让他越来越觉得空虚,他觉得自毁前程又纵情享乐,似乎有点对不起父亲的栽培,于是就打算折回雍州,途中正好经过滕王阁,写下了千古骈文《滕王阁序》,他在里面写道: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说自己舍弃一生的功名利禄,到万里之外侍奉父亲,这里的“万里”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李白写“飞流直下三千尺”就真的有三千尺吗?王勃其实这样说也是迫于无奈,得罪了皇帝,不得不舍弃,只能回家去侍奉父亲了。
滕王阁聚集了一票的文人雅士,大家一起吟诗作对,喝酒谈心。王勃离开滕王阁后,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个好朋友阿杜在蜀州当差,反正自己也没官当了,不如去看看阿杜混得如何了。
于是王勃没有直接雍州,而是去了蜀州,在这里他见到了阿杜,还结交了杨炯等一群朋友。
一群人就这样天天游山玩水,日子好不快活。
时光飞逝,不觉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万物逢阳春,王勃经过这段时间朋友的开导,也慢慢的想开了,王勃面对生机勃勃的春日,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春思赋》,在这首赋里,明显看出来王勃已经走出被贬官的阴影,准备再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年年送春应未尽,一旦逢春自有人。
随后王勃回到家中,在父亲的鼓励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但天不随人愿,他这种被皇帝驱逐的人,又如何参加考试呢?最后他不得不托关系,在虢州谋了个参军。结果官奴曹达犯了事儿投奔王勃,王勃害怕被连累,就把这个官奴给杀了,然后不仅害死自己,还坑了自己的老爹被贬。
所以,按照正常的逻辑,这篇《滕王阁序》所写的时间,应该在王勃第一次被逐出京城之后,第二次做官之前,而非第二次做官犯事之后。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弱冠在古代,明确是指20岁。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 这句话中,王勃自己说,他和终军差不多都是弱冠之年,却无法像他一样请缨杀敌。
王勃在蜀州写的《春思赋》前几句又明确的说: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
由此可见,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准确年龄应该是21岁。如果是在他第二次当官后写的,他的年龄至少是24岁左右,相信王勃不会脸皮那么厚,把一个24岁的人说成是弱冠之年。21岁的话,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系【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传播正能量,为你解读古今中外、热点事件背后的故事,带你看透人间冷暖!点击关注我!喜欢的可以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