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城各城门的职能及寓意(元明清三朝北京城门的沿革极简版)
清代北京的掌故中常提到九门提督,九门提督又叫步军统领,清代以步军统领掌管北京内城九个城门的门禁和锁钥,所以叫九门提督。
我国古代的京都大多12个城门,如汉代长安四方各3个城门,宋代开封亦12个城门。
北京怎么会只有9个城门?
八臂哪吒城的掌故已经告诉我们一个具有神话故事性的答案了。
但历史上这些城门到底是怎么建成的,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变迁。
北京市内现在有两条重要的交通线路,一是北京的地下铁道第二期工程的环城路。二是公交44路环行。
这两条交通线相同的是车站基本相同,路线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一个是钢轨车,一个是汽车。
这两条交通路线的最大共同点,都是在明清内城城墙地基上修的,所以这两条交通路线上的站名多为城门名。
如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复兴门、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东便门、建国门、朝阳门等。
明清北京城门
这些城门,经历了五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每个城门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掌故,有着不同的壮烈史和风采。
现在这些古城的城门大多数已离我们远去,取代它们的是矗立在长达23.2公里的二环路上的九座巍然壮观的立交桥。
在上述诸多城门中,幸存下来的古城门遗址和古代建筑物仅存五处。
她们是德胜门箭楼、前门(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东南角楼、内城西南角南北向城墙遗址和古观象台。
12世纪末叶,蒙古部族兴起。1215年,蒙古军队分兵南下,攻破金中都城,蒙古铁骑在大肆抢劫之后,使这豪华的一代宫阙,变成了废墟。
到1260年,忽必烈来到中都,目睹这一片蓬蒿之地,他想再建都城,不得不另选新址。
1267年,开始在金中都东北郊营建元朝新都,至1285年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这就是元代统治全国的中心大都城。
元大都城是以琼华岛为中心设计而建成的。
都城周围60里,南北略作长方形,开11门,北面2门,叫健德门、安贞门;东面三门,即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西面3门,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南面3门,叫顺承门、丽正门、文明门。
元大都城示意图
宫殿群分布于琼华岛周围,叫作宫城,四周9里30步。西边有两组宫殿,偏南的叫隆福宫,偏北的名兴圣宫,是太子和皇后的住所。
皇帝临政的所在叫“大内”,建于岛的南面,即今天紫禁城的前身。
岛东还有“灵囿”,放养着珍禽异兽,是皇家的动物园。
“大内”主要建筑是大明殿,在宫城中心,全城的中轴线上,一条御路,南达丽正门。
环绕宫殿,有一道大墙,高35尺,叫“萧墙”,成为后来的皇城。
皇城之东,是祭礼祖先的太庙,往西是社稷坛,祭祀五保、后土之神。
北面钟鼓楼一带是市场所在。
我国建都城古制,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说法,元大都的布局,完全符合这个原则。
元大都的街道,纵横整齐,全城划为50个坊,为居民住所。
今天北京街道、胡同的分布,还可以看出旧日的痕迹来。“胡同”据说就是元代对街道的语称。
元大都也是个繁华的都市,牛羊马匹、瓷器、石雕、古玩,以及外国的珠宝、珊瑚等交易十分繁荣。
元大都人口繁密,粮食供给要从江南运来,海运之外,大运河成为主要渠道。
粮船先到直沽(今天津)然后转运京师,因此,元大都城内还分布着很多粮仓。有些粮仓的故址,今天还能找到。
解放后,雍和宫西面的城墙豁口,出土了“元都漕运使王德常去思碑”,碑文中记载了当时的运粮情况、粮仓名称。
在元大都的兴建过程中,千千万万人付出了劳动,而留下姓名的,却只有几个人。
邢台人刘秉忠是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他是当时最有知识的学者,对天文、地理、经学、律历、音乐等无不精通。
大都城规划得井然有序,别具特色,又合乎“古制”,他付出了不少精力。
郭守敬也是邢台人,他精通天文地理,创制了一套天文仪器,建立了司天台,即后来的观象台。
他又引昌平白浮村的神山诸泉水注入大都城内积水潭,完成了著名的“白浮堰”水利工程。它为通惠河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有利于南方漕粮运输,也丰富了宫苑用水。
解放后修建的“京密引水渠”下游一段,基本上沿用了白浮堰故道。
北京水系
大都的建设工程中,还有不少外籍人士参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擅长建筑,管理各族工匠。尼泊尔人阿尼哥,也参与了工作,今天阜成门内的白塔寺,就是阿尼哥按照尼泊尔建筑式样设计的。
明代建北京城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初来到元大都,以后在他的游记中盛赞东方这个“汗八里”大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首都设在南京。同年九月十二日,朱元璋令大将徐达北征,攻占了大都城,改名北平府。
后朱元璋将第四子朱棣封于北平,称为燕王。再后,燕王朱棣又从北平起兵南下,攻占南京,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首都迁到北平,改为北京。
清兵进关,又在北京定都,于是,明清两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长达五百年之久。
明朝初年,并没有定都北京的打算,为了“压胜”,除掉元朝的“王气”,曾经拆毁了元朝的宫殿。
到明成祖建都北京时,又重新营建宫殿。
早在徐达攻克大都时,因考虑北城空旷难守,曾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南移五里,仍开两个门,即今德胜门与安定门。
永乐十七年,又将原大都南城墙南移二里,仍开3个门,成为今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
永乐皇帝像
东西城墙,基址没有改动,门的位置也没变更,只是名称改换了,原来的崇仁门、齐化门改为东直门、朝阳门,和义门、平则门改为西直门、阜成门。
土筑的城墙,明朝时改为砖墙。
宫殿所在,即现在的故宫,它是以奉天殿(太和殿)、中极殿(中和殿)、建极殿(保和殿)和乾清、交泰、坤宁三宫组成了雄伟的建筑群体,金碧辉煌,显示着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尊严,从南面的承天门(今天安门),一条中轴线直贯北面玄武门外的万岁山(今景山)。
这些宫殿正处于中心地带,更加突出了皇朝统治者的无上威权。
庞大的宫殿群,明清两代屡经重建、修葺,大体上保存了下来,成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
紫禁城卫星照片
宫城之外,又布列了衙署、王府、坛庙等。
为了游山玩水,又特别在西郊建造了许多巨大的园苑。
整个营建工程十分浩大,几乎动员了全国人力、财力、物力,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
在山东临清烧造城砖;从房山县开凿汉白玉材,雕琢精美的宫殿构件;而铺地的澄浆方砖,又名“金砖”,则是江南苏州烧制的。
从永乐四年开始下诏营建北京宫殿,分别派遣大臣到湖广四川采集大木,到永乐十五年开始营建,上百万民夫工匠,日夜劳动,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宫殿、城池的建设才基本完工。
明代中叶,外族不断侵扰,几次兵临城下。
由于南郊的经济商业繁荣,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只好增建了外城。
按原定计划,要修筑大城,将内城四周围起来,但由于财力不够,只修筑了南城一面便停工了。
外城南面开三门,即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西面各一门,即广渠门、广宁门(后改广安门)。西北、东北二角又有西便门、东便门。
清朝定都北京,城区基本上没有改动,城市的规模和格局也一直保留到1949年。
在上述今存的诸城门名称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字。现介绍如下:
南端:正阳门,俗称前门,曾用丽正门。崇文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曾用文明门。宣武门,俗称顺治门,曾用顺城门。
北端:安定门,从元代安贞门演化而来。德胜门,从元代健德门演化而来。
西部:阜成门,俗称平则门,元大都旧城门名。西直门,俗称和义门,元大都旧城门名。
东部:朝阳门,俗称齐化门,元大都旧城门名。东直门,俗称崇仁门,元大都旧城门名。
有趣的是,当时在北京内九门城楼牌匾上的“门”字,个个都没钩儿。
“门”字为何没钩儿,这是怎么档子事?
据掌故传说,皇上乃是天之骄子,是真龙转世。
所以皇上有病,称龙体贵恙;皇上发脾气,称龙颜震怒;皇上高兴,称龙心大悦……龙乃是水中之物,大凡水中之物没有不怕钩的,钓鱼呀,钓虾呀……都得用钩。
既然皇上是真龙转世,皇上住的地方哪能有钩儿呢?有钩犯忌呀。
如果皇上问:您想钩谁呀?不就娄子了?
所以,北京城内九门的“门”字最后一笔都是直的,没有钩儿。
此外尚有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等。此三门本文后有简述。
所谓城门,大致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城墙、城楼、瓮城、箭楼、谯楼、闸门、马道、护城河、扩城河桥、军土住房及由城门而引伸出的关厢、内大街、瓮城内的庙宇和商号、集市等,下面略作详述。
城楼是城门地域的主体建筑,多为三檐双层五进七开间的高大楼阁,左右有马道,军士可从马道直达城楼、箭楼各处。
城楼建筑雄伟,飞檐斗拱、滴水板、栏杆、脊兽多十分精美,而绿琉璃瓦更是辉煌,令人赏心悦目,并对建筑工艺赞不绝口。
箭楼是建在瓮城城台上的又一主体建筑,其下部凸出于瓮城的弧形墙体。
北京内城的箭楼正面多数有四层箭窗,每层12孔,侧面每层4孔。箭窗的内外侧皆呈菱形,以便扩大楼中的弓箭、枪手所射的角度。
箭楼内部4层,可驻守军队和贮藏军用物资。
在北京,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城门箭楼上都没有匾额,只有正阳门箭楼上有满、汉文匾额。
瓮城是在城门前加筑的一道弧形围墙建筑,瓮城墙上有垛口,除建有箭楼外,还建有谯楼,下有闸门以供行人、军马、车辆出入。
谯楼在瓮城城门洞之上,比垛口略高,多数有两层窗,因较矮,所以多数人往往忽略了谯楼,它主要是担负开启闸门的任务。
哨房是供治安军士或守城士兵使用,多建在马道前的两侧。
内城的箭楼下多无城门洞,但为了供行人、车辆、军马出入,而在瓮城边上另开一洞,称为闸门,是为了加强军事防御。
其军事目的就是不让入侵者直接逼近城门,要在瓮城内将敌人聚歼在这个密封的“大盆”里。
城楼、城门、箭楼、谯楼、闸门等设施使人们看到,每座城门都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军营。
为了战时打仗,守城军官特允许可以充当战时武器的生活用品在瓮城内屯积、销售。
这些物品多为农具、煤块、砖瓦、盆罐等。平时瓮城内多有贸易可做。
由于城门为人口、物品的集散地,所以城门内外及内大街地域同样是繁华地区。
此外,瓮城内都有一至两座小庙、庙宇以敬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为多。
清政府推崇关羽,是赞美关羽的忠义,借此号召清兵学习关羽,对清皇室效忠。
提到北京的城郭,除了城楼、箭楼等建筑及其风光、景物和掌故外,后来拆改出的城墙豁口也应引入掌故之内给予介绍。
它是北京城郭史的一部分,它是知识,它是史实。至于是否光彩,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论。
在清代及其以前,北京的城墙是根本不能擅动的,即使需要修缮,也需由工部奏请皇帝御批。
1901年,英国人将天坛东城墙挖建一门洞,将津沪铁路引至前门东,得名前门车站。
与此同时,法国人在西便门西南的城墙也挖了一门洞,将铁路修至前门西,得名前门西站。
民国四年,修环城铁路时,建城门洞数个,并拆除正阳门瓮城。
民国十四年开设和平门。日本侵占北平期间,在长安街延长线至城墙处,各开城门,东为启明,西为长安。
1946年,启明门改为建国门,长安门改为复兴门。
新中国成立后,城墙豁口愈拆愈多。
1950年,拆除建国门城楼改豁口。1950年,崇文门西拆豁口。
1951年,拆豁口纳入正式规划,内城东墙拆出两个,即大雅宝与北门仓,西墙拆出井儿胡同与松鹤庵,北墙拆出了旧鼓楼大街与新街口。
1951到1953年间,又拆出12处豁口,1966年,因为修地铁,整座北京城郭便很快从地图上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