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竹子的画法技巧(要画好国画竹子)

晚清郑板桥在"扬州八怪"里是思想最活跃的一个人物。其思想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他的诗词书画堪称一绝。在绘画上,郑板桥专长于画兰、竹、石,偶亦写点梅花他,他的笔法,直接取法于石涛,又从徐渭、高其佩等人处得其笔意,他主张向古人学习,应当“学一半,撇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就是说,对待古人遗产,不能不学,但不能死学,这种态度,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在创作方法他提出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强调这三种竹是不同的,这不只是说明艺术创作的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不同于生活,这一创作方法,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国画竹子的画法技巧(要画好国画竹子)(1)

在这一创作方法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针对文同、苏轼提出的“胸有成竹”別创“胸无成 竹”说。他的“胸无成竹",说与文、苏“胸有成竹”说,在根本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重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髙度结合。他把这一创作方法描画成"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莫知其然而然”。他的这种方法的提出,是与写意画落墨在生宣纸上有关,这与宋人所使用的工具不同,因而要求也就不同。郑板桥在绘画和文学上所提出的其他方面的言论,如说:“若王摩诘(维)、赵子昂(孟頫)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等等。这些提法,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胆而高出于一般人之上的。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能够关心现实,同情人民,把文人画的思想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在我看来,郑板桥提出的"胸中无竹"就是现实中的"眼中有竹"要想画好竹子,首先要打好写生竹子的基本功,以实物的竹子为对象,才能得心应手把竹子画好。才能做到画竹之前做到"胸有成竹"真正画好"手中之竹”。

国画竹子的画法技巧(要画好国画竹子)(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