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1)

解读证据的共识前提:“雅”与“夏”互通

在论证三个证据之前,首先我们需要统一一个认识,那就是我们之前之所以找不到夏的原因有可能在于找错了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只知有“夏”而不知有“雅”,而恰恰“雅”可能才是解开华夏文明起源的关键。

因为雅字的出现早于夏字,甲骨文里最早没有“夏”字,“夏”和“华”都是在后来在“雅”的使用中逐渐转音成了“夏”和“华”。以下是汇总百度百科关于雅、夏、华互通的专家证据。

清代王引之《读书杂志》:“古者夏雅二字互通,《墨子》中就称“大小雅”为“大小夏”、在《韩非子》等书中,也能证明这两个字经常被古人通用。著名历史学家顾实先生《华夏考源》里正式考证了雅字在上古就通夏字、华字。《辞海》:“雅言,古时称‘共同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梁启超《释四诗名义》、《说文》等也都论证过雅音即夏音。

但毕竟两千多年以来,华夏文明之说已经约定成俗,我们尊重传统并引以为豪,此文目的并不在于强调重提“雅”,而是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由“雅”开始进行更深更广的溯源,希望有更多的启发和发现,期待解开更多关于华夏文明的未解之谜。为减少啰嗦,本文以下出现“雅”字的地方,大家可以自动切换成“夏”字,本文就不再强调雅夏互通。


三星堆的象牙——祭“牙”就是祭“雅”

在三星堆,拥有全球最惊人数量的象牙坑,即便现在仅仅只挖掘了极小部分,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和档次,可见这里一定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故事。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象牙从哪里来,或者有什么具体未知功能,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为什么将这种用于祭祀的社稷重器取名叫“牙”。

百度百科 词条解释“牙”字在最初就是通“雅”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顺的逻辑故事:三星堆的祭司们祭祀的对象就是“雅”,“雅”是他们心中的神,他们把神圣的祭物都尊称为“雅”也就是“牙”,所以,这种极其珍贵的来自大型动物身上的祭品自然也叫“牙”。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个东西就来自动物口腔,而且人人自己都有,为了攀附神,也就把口腔里的这个东西叫成了现在的“牙”。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2)

雅,最早见于金文。《说文》中本意是乌鸦,读作yā。后假借指正确的、规范的,引申为高雅、文雅等义,读音转变为yǎ。形声字。从隹,牙声。牙为牙齿之象,于雅表音,雅与牙声韵并同。雅的源头、声首是牙,见于春秋金文。可能是牙的象形性不够明显,故在战国时或叠加象形字齿者,此后这两种结构都曾作为声首造字。古初以牙为雅,后乃为造今字。

祭牙(雅、夏)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每次祭牙完毕,都有盛大庆祝,吃肉喝酒,到现在,四川地区每到家里吃肉的时候,大人们都会说这是“打牙祭”。

三星堆出土的众多象牙虽然没有文字,但它们本身的存在就是华夏文明的实证。


神鸟崇拜就是“雅”崇拜

除了象牙,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中,神鸟的元素也是比比皆是。

神鸟崇拜,不仅三星堆,全世界上古神话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很多人解读世界各地远古人类,把鸟神化为图腾,要么解读是因为像埃及那样传说神是鸟首,要么是解读因为鸟就是史前飞行器的指代,或者天使长翅膀,这些说法只对了一半。他们崇拜的不是“鸟”本身的形象,而是它所代表的神。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3)

同样是百度百科词条,解释“鸦”字通“雅”字。所以逻辑和三星堆的象牙一样。三星堆的祭司们把“雅(夏)”乘坐的象鸟一样的交通工具叫做“雅”或者把天上飞的长翅膀的神叫做“雅”,祭祀的时候,把“雅”艺术化成了神鸟的形象。后来,“雅”渐渐变成了“鸦”。所以恐怕我们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太阳神鸦。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4)

自古以来,乌鸦就是被大众崇拜的吉祥鸟和神鸟,山海经扶桑树上守护地球的不就是三足金乌吗?可惜从宋代开始乌鸦就就被人污化,直到现在。

所以我们常说的鸟崇拜,归根结底还是“夏(雅)崇拜”。

至于夏(雅)崇拜为什么是一个史前文明古国的普遍的现象、雅为什么就是神的名字,那故事就多了,请参考前文:(首度全总结:蜀是史前文明起源地)有详细解读。


大禹治水的目的与三星堆有密切相关

三星堆文明因岷江航道而兴起,但无奈龙门汶川所处的湔江河谷一带地震频繁常有阻塞断流,这才有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引沱江入三星堆的“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故事发生(关于大禹治水地,本人前文大禹治水地就在彭州龙门山有详史料解读)。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5)

三星堆虽大禹治水开凿龙门山引入沱江曾缓解,但终因岷江改道都江堰而逐渐消亡(关于三星堆的兴衰原因,请参考本人前文三星堆兴起于岷江河道,衰亡于湔江断流有详细史料解读)。

关于这部分,今天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为什么推论说三星堆有可能是华夏文明的祖庭,这个猜想的逻辑基础就是“大禹治水的目的”。特别声明,以下部分纯属推理,敬请独立思考:

在众多神话故事里,尤其是中国神话,治水是一个很大的主题,从颛顼到尧舜禹都占有很大的篇幅,甚至还有禹父鲧治水不力被惩杀等极端事件描述。奇怪的是,在上古,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现在几百个城市的面积,作为帝王,他们为什么始终纠结在某个地方甚至亲自参与治水,而不是迁徙呢?除非这个地方极其重要,极其特殊,而且搬不走,或者不能搬。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6)

之前的帝王治水地是哪里,翔子大叔不敢断言,但是大禹治水的地方不仅有很多史料证实,也有很多专家定论,大概率就在岷江(关于大禹治水地,本人前文大禹治水就在都江堰龙门山有详史料解读)。而且疏导的沱江与三星堆息息相关。那么是什么地方,如此重要,竟然让大禹承受压力导致十几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且大禹在这里治水成功后会被拥为九州至尊共主,也说明这个地方与天下九州所有人切身关联。

结合以上的推论,这个地方是否就是华夏文明的社稷祖庭?这个地方的名字是否已经呼之欲出了呢?

如果以上猜想成立,那么可以推断,在现有三星堆所挖掘的坑层下面应该还有更早期的祭祀坑。而且,三星堆所在地古名“瞿上”应该和附近的雅安、洪雅、雅拉、雅砻一样,也有一个带雅的名字,会不会叫“雒雅”?它附近的“鸭子河”会不会曾经就叫“雅思河”呢?

巴蜀和三星堆的关系(四川打牙祭或源于三星堆)(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