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1)


五台山现存寺庙四十三所,其中一半以上集中于台怀镇,其中显通寺等十一处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菩萨顶号称·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喉寺、圆照寺、广宗寺、碧山寺、南遇见寺、永安寺、灵镜寺,号称“十大青庙”,另有著名的黄庙镇海寺、台麓寺、观音洞、善财洞、慈福寺、广仁寺、寿宁寺等。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2)


显通寺

在五台山诸寺庙中,显通寺规模最大,坐落于五台山中区,占地120亩,各种建筑4余间,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初称大孚灵鹫寺唐武则天时改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赐额大显通寺”。在五台山诸寺中,显通寺地位最为重要,明代寺内僧纲司”统辖全山僧寺现在五台山佛教协会设于此寺内显通寺为七进大殿,东西廊房对称布局宏大整肃富有宮廷建筑色彩。

七进殿宇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梁殿、千钵殿、铜殿和经殿。观音殿、文殊殿紧依山门分别左右,文殊殿后是名山名寺卷大佛殿,每逢重大佛事活动,全山各寺僧均在大佛殿举行礼佛活动大佛殿后是无量殿殿内供奉毗卢大铜像,取佛法无量之意;无量殿后是千钵殿,供奉千钵文殊铜像。全寺最高的建筑为藏经殿收藏有各种佛家经典及各代珍贵文物。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3)


塔院寺

塔院寺坐落于台怀镇,以巨大白色佛塔著称,该寺原为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扩建为寺。寺中舍利大白塔高五十米据《清凉山志》记载该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了,现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白塔塔基为正方形塔身如瓶子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端有铜盘,圆盘上面是铜质宝瓶圆盘四周挂风铃,加上塔腰内的风铃共有252个。大白塔不但是我国塔式建筑中的珍品,也是朝山教徒首要朝拜的地方。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4)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灵鹫峰上,为五台五大禅处之一,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名“大文殊寺”,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僧人法元重建称真容院。明代以后该寺仍称大文殊寺至今。

清顺治十三年(1656)菩萨顶改为喇嘛庙全寺占地4100多平方米,殿堂楼房110间,殿堂上覆盖着黄绿蓝色琉璃瓦通向菩萨顶山门共有一百零八级石阶象征世上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寺内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弥陀佛、弥勒佛我国藏传佛教的达赖、班禅活佛朝拜五台山时都在这里讲经说法,菩萨顶的文殊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礼拜的地方。汉地佛教徒朝拜时,一般是供奉、焚香和跪拜蒙藏佛教徒朝拜时则行“五体投地礼”,十分恭敬和虔诚。菩萨顶前后院之间的过堂和后院分别立有乾隆御碑碑文分别用蒙、汉藏、满四种文字镌刻抒发了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感受。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5)


殊像寺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始建于唐,元朝廷柘年间重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再见。全寺占地6400平方米,共有殿堂50余间殊像寺以般若泉和文殊阁最闻名。般若,梵语译音,意即智慧,传说饮用五台山般若泉的圣水,可以消除烦恼,给人以智慧洗目灌顶,可以使人眼睛明亮。

五台山喇嘛寺供奉用的圣水,就是用的般若泉水。文殊阁共五间殿堂殿内有文殊菩萨驾狮塑像,高约9米,在五台山所有文殊驾狮像中这尊塑像最为有神传说此像是由于文殊显灵才最终雕成的。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台山哪个寺庙一般人不去(五台山四大名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