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1)

日系四大车厂的电动车,你最期待哪款?

面对日益高涨的油价,以及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车普及性和便利性,日系四大摩托厂其实早就将矛头指向了这块大蛋糕。尤其在去年川崎、本田、雅马哈纷纷发布电动化规划后,日系车厂们电动计划开始逐步推进——

Kawasaki

川崎在EICMA上透露过,将在2022年推出三款电动摩托车。而其中一款新车预计将是endeavour的量产版,这款车早前就引起了很多车友的关注。据悉这款新电摩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这是一款基于Ninja 250造型的全新产品,将会配备四速手动变速箱,且在拥有相比一般电摩更强大的扭矩和加速度的同时,还拥有更接近燃油摩托车的操控体验。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2)

除了这款电动版小忍者,川崎在去年10月举办的一场商业政策说明会中还亮相了一款油电混动版Ninja400。不知道即将推出的三款电动摩托车是否会有以上这两款车的身影?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3)

至于川崎是否会推出其他用于短途通勤的电动小车,目前还尚未可知。基于目前国际形势下的电动车发展态势,只希望川崎承诺的新车型不要延期。

Yamaha

雅马哈的踏板车在全球都有着广泛的受众,而在电动化初始阶段,雅马哈瞄准的也是电动踏板领域。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4)

嗅觉敏锐的雅马哈,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和台湾GOGORO联合打造的电动踏板EC-05 ,随后在去年又推出了极具玩乐性的EMF。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5)

紧接着,又在上个月面向欧洲市场发布了早前的电动概念踏板车E01、全新的电动小踏板NEOS以及电动自行车系列产品。令其地区电动战略及电动产品线得到进一步扩展。按照雅马哈这一进度,我们预测其早前发布的另一款50cc平替的电动E02也许很快会推出。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6)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7)

Honda

在国内有着“买发动机送车”美誉之大本田也早有动作。其早在2018年就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首款全新电动踏板摩托车V-GO,后续也相继推出了U-Go/U-Be等不同类型的电动车款。据悉本田今年在国内还会有新动作,只是受当前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具体动向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知晓。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8)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9)

而在其本国市场,本田目前已经在日本推出了BENLY e:以及GYRO e:等商用车型。然而它的第一批民用电摩,即早前透露2款电动踏板和另一款神似跨骑街车CB125R电动版要到2024年才会上路,早前推出的电动车PCX也迟迟未量产......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10)

虽然在电动产品的推新上,当下的本田相比雅马哈要稍逊一筹。但在电池、换电系统方面,本田已有了Mobile Power Pack e:交换电池,并已投入日本市场率先试用。一旦日本市场试用成功,相信这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电动市场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11)

SUZUKI

接下来是再熟悉不过的铃木。合资车型里铃木的市场份额也不容小觑。但是鉴于铃木的更新换代速度……嗯,没错,铃木在电动方面也是略微落后的。虽然铃木在2020年表示过有密切的关注市场发展,但然并卵,后来的铃木发现自己处于主流产品和预算产品之间的一个尴尬境地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想要转向推出创新产品了。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12)

铃木说是今年将会在印度市场推出其首款电动踏板BURGMAN(汽油版如下 图),且多次路试虽都被媒体捕获,但具体发布时间也全靠媒体预测。希望今年能看到这款电动BURGMAN的顺利面世。

日本四大摩托车品牌规模(日系四大摩托厂冲击电动车领域)(13)

-

总结

总体来说,日系四大车厂今年在电动方面都有大动作,且各自有不同的侧重。

像川崎关注的都是极具玩乐性的电动摩托车,不管是电动小忍者还是混动忍者400,都强调的是和燃油车一般的操控;

雅马哈则更加关注通勤市场,大小踏板相继上线,买菜、上班总会让你找到适合的车款;

从目前仅有的一款产品看,铃木的侧重也在通勤;

而本田则并未局限在民用车上,从一开始就积极领导、打造换电系统,拓展商用车业务,与此同时也选择了中国市场做重点突破......

而在这些差异化竞争之外,日系四大车厂也积极组建日本、欧洲组成换电联盟,在能源补给新方式上实现强强联手,抢夺市场先机。换电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已是不争的事实,且看后续他们怎样利用这一技术优势 。

即使目前日系四大厂在电动领域尚未全面发力,我们也能预见他们之后将对电动两轮市场带来的波动。而且日系车款在亚洲乃至市场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一旦日系车企开始全面出动,对于出击海外的国产电动品牌,也是一股强有力的冲击。

而对于品牌们都十分注重的中国市场,由于法规的限制,电摩生存空间比较狭窄。日系品牌如果介入电动车市场,不知道会不会和本田一样,以品质性价比电动自行车作为切口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