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了解杜牧(杜牧太矛盾了太纠结了)
文 | 大老振 · 主播 | 林静
来源: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 )
历史上还有哪位诗人像杜牧一样活得如此矛盾?
你说他是风流诗人,他一定会和你急:人家明明是爱国诗人好不好?
你说他是富贵公子哥,他一定会撇着嘴说:人家明明是吃过苦的好不好?
你说他很有英雄豪杰的侠气,他一定会羞答答地低下头:我承认,我有时候也会有点小懦弱……
哎呀,太矛盾了!太纠结了!太分裂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别急,我们且慢慢道来。
先说杜牧的风流。
杜牧的风流那是众人皆知的,想掩盖都掩盖不住——当然,杜牧这家伙压根儿也没有想遮遮掩掩,相反,他还写了不少诗来证明自己的风流。
风流才子,风流才子,不风流还叫才子吗?
杜牧的那些诗,每一首后面都有一个故事。
先看看这首流传最广的诗吧!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整首诗里就看到了两个字:忏悔。
真的悔悟了吗?未必。
还不是因为上司牛僧孺的那个小本本吗?
原来那时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做掌书记,相当于秘书。
他每次去妓院,牛僧孺都派保镖悄悄保护并作了记录。唉,也不知道谁是谁的秘书。
现在要离开了,不得写首诗表示一下自嘲,给老领导点面子?
杜牧这次离开扬州,是要调回京城做监察御史。
回到京城长安了耶!
终于不用“落魄江南”了呀!
要不要写首诗好好表达一下自己欢欣雀跃的心情?
没空!杜牧忙着呢,忙着给歌妓告别。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赞美人没有一个“美”字,别情人没有一个“你”字,还为后世形容少女贡献了一个成语“豆蔻年华”。
杜牧,春风十里,都不如你啊!
杜牧回到京城以后,被分到洛阳作监察员。
在那里,他遇到了被遗弃的歌妓张好好当垆卖酒。
杜牧认识张好好的时候,刚考中进士不久,在江西观察使沈传师那里做办公室主任。
那时张好好刚刚十三岁,“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就像是新长出翠尾的凤凰,又像是初开的红莲花。
结果杜牧还没有看够,这朵娇艳的红莲花就嫁给了沈传师的弟弟做妾。
现在,杜牧手书的这幅《张好好诗》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书卷上盖满了历代收藏者的印章,除了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还有那个“盖章狂魔”乾隆的玺印。
关于杜牧,还有一个极其不靠谱的传说。
说他游湖州时认识一民间美貌女子,只有十几岁,杜牧与她的母亲相约过十年来娶。
十四年后,杜牧到湖州来做市长,发现这个女子已经嫁人,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于是他怅然写下一首诗: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估计杜牧只是在叹息春天的逝去吧,却被别人穿凿附会了这么一个故事。
谁让你风流呢?
不过因此而在杜牧的额头上盖一个“风流诗人”的印章,还真是不公平。
人们总是习惯给别人贴标签,却遮住了发现真相的眼睛。
杜牧写女子,不仅有风流韵事,还有表达对女子同情的诗。
比如那首著名的——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唉,这世上最无聊的职业恐怕就是做宫女了。
这种类型的诗还有很多,著名的《杜秋娘诗》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给杜牧的诗歌分分类,不仅仅有女子题材的诗,还有忧国忧民诗、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诗、酬答寄赠诗。
你看,杜牧写风流韵事的诗从类别上来说,只占了他所有题材里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怎么能随随便便说人家是“风流诗人”呢?
杜同学在诗人辈出的唐朝能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和前辈李白杜甫齐名,手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13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后来写了十三篇《孙子注解》。
他23岁的时候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刚一发表,立刻引起轰动,阅读量一小时之内就破了十万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瞧瞧这碾压一切的气势!看看这生龙活虎的力量!
25岁,他又写了一首十万加的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一跃而成为京城闻名的网红诗人。
那时长安的流行语就是:
荡荡乾坤大,瞳瞳日月明。
26岁去参加科举考试,被主考官内定为第五名进士,他立刻写了一首诗: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这么高调!第五名还不是被举荐来的吗?
是举荐来的,唐朝原本流行举荐制,以杜牧的才华,第五名还是屈才了呢!
但如果没有胸中那“万卷诗书”做后盾,他能这么牛吗?
既然杜牧这么牛,那还矛盾什么?纠结什么?分裂什么?
个人命运再怎么好,总是无法摆脱他所生活的大环境啊!
就像一株小树,培育它的土壤再怎么肥沃,可是如果天天不见太阳,天天都是狂风暴雨,它还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杜牧原本打算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栋梁的。
他的志向是: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听听听听!这和老杜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多么相似!
于是,他埋头写啊写啊写,写了好多论文。唉,又不评职称,写那么多论文干嘛?
杜牧写的那些论文,翻译过来就是:
《论削平藩镇在当今的重要性》。
你确定你不是在为自己拉仇恨?
年轻的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真正你死我活的斗争到来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不怕?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朝廷发生了“甘露之变”。简单说,这是一场皇帝和宦官夺权的斗争,结果皇帝失败了。
自此后,宦官势力愈发嚣张,他们“胁迫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那时,杜牧刚好被分到洛阳,就在他为张好好掬一捧同情之泪的时候,却不知,长安城一夜之间,新添了多少孤魂野鬼。
和他同朝为官的朋友李甘因为这场争斗被贬官,后来冤死。
杜牧痛心疾首,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上书劝谏,在诗中痛骂自己是个胆小鬼(胆薄多忧惧)。
事实上是这样吗?
《新唐书·杜牧传》中评论杜牧:
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看来杜牧在自己的操守上是有洁癖的人啊!
是不是很矛盾、很纠结、很分裂?
还让不让人好好活了?
好在,还有诗。
诗歌,能为你烦恼的人生带来光亮。
好啦,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杜牧同学进入一段愉快的诗歌之旅吧!
还记得他写的哪五类诗吗?开始抢答!
女子题材诗、忧国忧民诗、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诗、酬答寄赠诗。
回答正确!
女子题材的,前面已经领教过了,下面欣赏一首忧国忧民的。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把战争中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比作惊飞四散的鸿雁,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比兴。——《诗经》里常见的手法。
还记得他25岁写的那篇《阿房宫赋》吗?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看着是在为秦国的灭亡而痛心疾首,实际上是给现在的皇帝看哪!
再看这首: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胆大包天的杜牧啊,竟然把皇帝的祖宗唐玄宗拿出来讽刺他们太骄奢淫逸!
还想不想活了?
还有一种手法,叫“怀古伤今”,就是触景生情,想想古人,再想想现在。
比如: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听到秦淮河酒家的歌女唱歌,心里就不舒服。这可是南朝那个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啊,这不是亡国之音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杜牧的诗有什么共同点?
他特别爱写七!言!绝!句!
没错,杜牧的杀手锏就是七言绝句。
他的写景抒怀诗和酬答寄赠诗大多也是七言绝句。
看看这首著名的写景抒怀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云“生”处,多么传神!用春花来衬秋叶,古往今来第一人哪!
灰暗压抑的晚唐,因为有了杜牧的诗,绽放出了一丝迷人的光彩。
因为独特的写诗风格,杜牧的诗得到了“五多”待遇:
点赞多、转发多、关注多、洗稿多、抄袭多。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杜牧的诗很新奇呀,他追求“诗有惊人句”,和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很相似吧?
你知道人家杜牧是怎么称呼太阳的吗?恐怕我们脑壳想裂了也想不到这个词:跳丸。
跳丸相趁走不住。
这不就是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嘛,跳什么丸!
你知道他是怎么描绘大雨的吗?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杜牧就属于那种“不创新就会死”的人,他“用语新、构思新、手法新、观点新”,自然是唐诗界的一股清流,受到“五多”待遇当然不奇怪啦!
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贺铸等,都非常欣赏杜牧。
而且,欧阳修和苏轼都曾经洗过杜牧的稿。
欧阳修的“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是不是有杜牧“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的痕迹?
苏轼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是不是有杜牧“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的感觉?
王安石更过分,他简直要直接抄袭: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哎哎,干嘛呢干嘛呢,你们可都是文学大家啊,怎么能这样呢?
唉,别说北宋这帮人,就是南宋的陆游、杨万里、辛弃疾、姜夔、刘克庄,也都是这“五多”的疯狂追随者。
姜夔甚至跑到杜牧生活了十年的扬州,写下了一堆仰慕的词句: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世休说。(《琵琶仙》)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鹧鸪天》)
除了唐朝、北宋、南宋,还有金元时代的元好问、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祯……
文学史上这样大规模的“洗稿”事件还真是少见,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
因为我们喜欢杜牧啊!
会昌四年(844年),四十二岁的杜牧在池州(今安徽池州)担任刺史。
那年清明节,他经过杏花村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却看不见一个酒家,找不到一个可以问路的人。
幸亏遇到一个牧童给他指了指杏花村的方向。
一首诗从他的心底流淌了出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路上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呢?
这路上的行人,就是杜牧自己。
面对日薄西山的大唐,他有心,却无力。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长安,樊川别墅。
杜牧坐在一个火盆旁边,拿起他所有的诗文,一篇一篇看过去,不满意的,丢进火盆,烧掉。
仅剩下的十分之二三,交给自己的侄子,编撰成《樊川文集》。
尽管杜牧才五十岁,但他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于是提笔写了一篇短文:《自撰墓志铭》。
他按照传统的写法,规规矩矩地交代姓名、出生地、家族、履历、妻、子、卒日、寿年、葬地等等,什么手法也没用,什么创新都没有,然后静静地死去了。
一切繁华,终究归于平淡。
回望杜牧一生,他辉煌过、落魄过、得意过、失意过、痛快过、痛苦过、风流过、平淡过……更矛盾过、纠结过、分裂过。
他是如何安放他矛盾的人生的呢?
在那篇看似平淡无奇的《自撰墓志铭》中,有一段奇怪的描写,是一个梦,一个关于死亡征兆的梦。
其中有这么几句:
十一月十日,梦书片纸“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傍有人曰:“空谷,非也,过隙也。”
意思是,他梦见他在纸上写下了《诗经·小雅·白驹》里的一句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可是旁边有人说:“你说空谷,真的空吗?恐怕是白马从缝隙里穿过吧?”
无论你活五十岁还是一百岁,无论你是春风得意还是生不逢时,无论你矛盾不矛盾,纠结不纠结,分裂不分裂,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
如何安放矛盾的人生?答案就从杜牧的这句诗中去寻找吧——
人生直做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十点人物志
听免费人物传记 / 名人故事 / 文学名著
-背景音乐-
《春江花月夜》《清明雨上》
-作者-
大老振,中原女,一个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疯的语文老师,一个主业教书业余写字的人,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温暖你的心灵。 新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正在火热销售中。公众号: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 。本文有删减,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林静,十点读书签约主播,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古诗不用背,读完自然会
↓↓↓戳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优质好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