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

兵,“械也”,本义为兵器、武器。其诞生,源于人类之间对于生存资源的抢夺和无穷的利益纷争,贯穿于千年历史沉浮间无尽的战火。

《左传》指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如果我们跟随古代君王体悟泱泱大国之军事风范时,会看到哪些武器呢?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1)

《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局部)

箭镞(zú)

箭镞多用金属制成,所以“镞”从金,族声。“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一根旗杆下有两支矢,表示军事组织。远古最初的军事组织往往以家族为单位,因此,“族”的本义是家族。后来引申出“众多、成群、群体”之义。现在常用的一些词,比如“上班族”“民族”等用的都是“族”字的引申义。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2)

商王伏鼋(yuán)——此器作鼋形,爬行状,伸头,尾左偏,爪下各有一方钮作支撑。颈上及盖上插有四箭,表现箭疾矢射入鼋体后露出的箭镞和箭杆。鼋甲背上有4行32字的铭文,记载了丙申这一天,商王来到洹水,遇到大鼋,商王射无虚发,大鼋连中四箭而死。

箭由羽、稿(箭杆)、箭头组成。为了使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箭头有一段相当长的铤(tǐng,指箭头装入箭杆的部分)嵌入箭杆。

古代箭体基本由竹木、苇秆、木材等制成,所以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存留至今最多的就是箭镞。远时人们用石头、骨头等材质制造箭镞,因加工材质不同,镞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大小轻重不一,在战争中使用不便。后来发明的青铜箭镞,采用模具浇铸,后期加工,使镞的统一性、锋利性得到了保证,箭也因此很快成为战争的主角。

“言武事者,首曰弓矢”就说明箭镞在敌我交战时发挥着其他武器无可取代的作用。

斧钺

斧和钺的形制相同,两者区别在于“大者称钺,小者称斧”,斧刃比钺刃更窄一些,钺刃更宽大,呈弧形,像新月一样。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3)

商·兽面纹大钺,故宫博物院藏。此钺气魄恢弘,造型与纹饰别致而和谐,雕刻细腻华丽,是青铜钺中的精品。

“斧钺”也泛指兵器,如宋朝岳飞在《乞褒赠张所札子》中赞颂张所“虽斧钺在前,凛然不易其色”。

此外,“斧钺”也用于刑法,《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所以斧钺也泛指受刑,有刑罚、杀戮之义。

甲胄

“甲”是一个象形字,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是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胄”《说文解字》说解为“兜鍪(móu)也”。本义为头盔。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4)

清·乾隆皇帝大阅甲胄。这套乾隆皇帝的御用甲胄装饰华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要用于大阅,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但保存完整,色彩明艳。

“甲胄”本义是铠甲和头盔,如《西游记》中的描写“那魔王穿了甲胄”,后引申为兵器的泛指。在清代也用于指代战争,如清赵翼的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也可以活用为动词,指披甲戴盔。

“胄”还可以指古代帝王和贵族的后代,如“世胄”的意思是世家贵族的子孙。

不过需要注意,作此义讲的“胄”与“甲胄”的“胄”原字形不同。甲胄是古代军戎服饰之一。甲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的打击。

中国的甲胄始于夏,盛于商。甲胄的出现和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战争日益频繁、进攻性武器逐渐锐利等因素紧密相关。

周以前,仅以皮革为甲,无铠片,头盔为铜制。西周时期主要使用皮革制作甲和胄,并在皮质甲胄上钉缀青铜饰件,以增强防护效能。战国出现铁甲。秦汉革甲、铁甲、铜甲并用,护体部位增多,防护部分为胸、背、腹。南北朝时,保护腿部的甲裳“腿裙”和护臂的“披膊”“简袖”相继问世。全套铠甲形成。唐代出现制作精良的甲,有细鳞甲、乌锤甲、锁子甲等。

在唐代铠甲的基础上,宋代的甲胄又有新的发展,盔甲的材质分为铁、皮、纸三等,铁甲最为贵重。南宋中期以后,铠甲的重量有所减轻,但甲叶的数目有所增加,说明铠甲的质量又有所提高,更加精细了。

火铳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人将火药用于战争,而中国人却只拿来做成烟花。其实,早在唐代末年,中国就将火药用于兵器制造并投入实战。宋代,炸药被广泛运用于水战与守城上。宋朝与金朝的骑兵会在枪头装设喷火器,这便是最原始的管型射击火器“突火枪”。元代将宋代的竹制突火枪改为金属铸造,成为“火铳”,使得它的威力大幅提升。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5)

清·康熙自来火二号枪。清帝酷爱习武狩猎,使用火枪始自康熙朝,此枪即为康熙御制枪。

到了明朝,火器也被称为神机。朱元璋军队专门建立了神机营,单兵使用的手铳与重火力的碗口铳,成为神机营最强力的武器。除此之外,明代时还出现了使用火药推进的“火箭”式武器——火龙出水。“火龙出水”的龙身上装有四个火箭筒,一个龙肚子。点燃龙身上的四个火箭筒,让火龙朝敌人飞去,等到身上的四个火箭筒燃烧完,紧连着的引线就会点燃龙肚中的火箭。这时,从龙口里会射出数只火箭,烧毁敌船。

清初,皇帝任用传教士与火器专家研制各种火炮,用于平息内乱、与外敌交战。清朝还仿制了明朝时期从葡萄牙引进的红夷大炮,改名为红衣炮。不过到了清朝后期,中国火器技术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6)

平番得胜图。明神宗万历年间所作,系由明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后代保存,称“岐阳王世家文物”,是一卷描绘万历年间平定西北少数民族叛乱的历史画卷。

与“兵”有关的成语

铩羽暴鳞:“铩”最初的意思是指兵器,有说是剑的,也有说是矛。后来“铩”有了“损伤、摧残”的意思,所以,“铩羽”就是摧落羽毛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鲍照的《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意思是飞鸟羽毛摧落,养鱼之水干涸,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由此衍生出“铩羽而归”,用来比喻失意、失败或不得志而归。

藏锋敛锷:比喻不露锋芒。“锋”和“锷”都是剑刃。藏锋敛锷其实比不露锋芒还要藏得深。因为藏锋就是不露锋芒,刃尖就是锋,锋上的尖儿才是锋芒,但敛锷是要把整条刃都要收藏、收敛起来,这就要彻底地不显山、不露水,是藏与忍的大境界了。

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戈是中国古代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横击、钩杀、啄刺敌人。一般认为戈起源于镰刀类的工具。商代时,青铜制作的戈已被广泛使用,是军队中必备的兵器之一。战国后期,兵器的主要铸造材料逐渐由青铜变成钢铁,而铁戈也因此逐渐取代了青铜戈。秦朝以后,由于步骑兵的发展,戟矛逐渐代替了戈。作为兵器的戈逐渐消失,后来变成了依仗的饰物。

折戟沉沙: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十分惨重。出自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戟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

亡矢遗镞:损失兵器。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7)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央视热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图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①②

汉字打仗(识字汉字阅兵)(8)

第3、4册新书,将于2015年6月上市,敬请期待

购书信息,请戳阅读原文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