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流萤五绝古诗(夏夜有萤乐趣多)

黑夜流萤五绝古诗(夏夜有萤乐趣多)(1)

文|刘绍义

每逢夏日的夜晚,乡野到处都是萤火虫,我想白天也应该有萤火虫的吧,只是看不见而已。

记忆中的萤火虫夜晚发的光确实很亮,但达到晋代书生车胤能够看书的境地,仍然不可想象。也许是车胤袋子里的萤火虫太多?抑或是古代写的字太大,才让家贫无油的车胤能够借萤火虫的光来读书,“如囊萤,如映雪”。

古代喜欢捉萤火虫的也大有人在,《维扬志》里就曾经记载:“大业来,炀帝征求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始放之。”一斛是五斗,按照萤火虫的体积,数斛该是上千万只吧。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的诗句,就是说这件事的。隋炀帝下江南,沿途让老百姓捉萤火虫,运河两岸都被捉断种了。

萤火虫的确是可以赏玩的,韦应物就有《玩萤火》诗:“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到了清代,市上就有捉萤火虫来卖的了,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萤火虫灯的记载。“北效多萤,土人制料丝灯,以线系之,于线孔中纳萤。其式方、圆、六角、八角、及画舫、宝塔之属,谓之‘火萤虫灯’”。

黑夜流萤五绝古诗(夏夜有萤乐趣多)(2)

萤火虫属昆虫类鞘翅科,尾端暗黄,有发光器。其发光器由多数细胞组成,细胞内有可燃物,遇支气管输入之氧即发光。产卵水滨草根,卵也微现磷光。幼虫蛆秋冬伏土中,春夏之季飞出,所以我国一直有萤火虫为草根所化的说法。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就曾经说过:“萤之类初如蛹,腹下有火。数日能飞者,茅根所化,为萤……”《花镜》一书也说过:“萤火一名景天,一名熠耀,又名夜光。多腐草所化。”

萤火虫飘忽的时候,应该是炎暑初退、新凉似水的夏末初秋季节,因而才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

尽管杜牧借“流萤”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写到了极致,甚至成了千古绝唱,但真正赋予萤火虫高贵品德和处世之道的,还是骆宾王的《萤赋》,他称赞萤火虫“光不周物,明足自资”“处幽不昧,居照斯晦”,人有了自知之明,就不会因黑暗迷失方向,光明到来之前,则不妨韬光自晦。

只可惜骆宾王本人就像一只流萤,因为反对武则天而亡命天涯,最后不知所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