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怎样学习说话的(学习海伦凯勒活出自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手机摄影
2020年2月4日,立春的下午,被冠状病毒封堵在家的我,打开了这本我曾读过不止一遍的书。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它,也相信每个读过的人,都曾被深深震撼过。
而今天,我再次阅读,是因为我想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不同以往的沉静,以及沉静中蕴藏着的巨大而蓬勃的力量。
是的,我想从这本书中找到有关力量的答案。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顽劣的盲聋哑女孩,克服自身严重残障,冲破重重艰难阻碍,最终成长为一名会多国语言,闻名天下的作家的?
海伦·凯勒
一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说到力量,我想谁都不会否定一颗种子的力量。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壤,多么严酷的环境,多么巨大的压力,只要春天到来,种子都会冲破厚厚的土壤,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说: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具有一个精神胚胎,就像是一粒种子。成长,就是这个精神胚胎发育的过程。精神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孩子的自发选择,有深刻含义。
是的,每个孩子其实就是一粒种子。
从这本书中不难看出,不论是海伦还是莎莉文老师,虽然疾病夺去了她们的视力,甚至还夺去了海伦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她们本身所具有的那颗善良、美好、热爱生活、想要表达情感和探索世界的精神胚胎却丝毫未受影响。也就是说,种子并没有受到破坏。
尽管年幼,但海伦·凯勒生命中那颗渴望开花的种子,在蓬勃生长着,强烈地撞击着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几种单调的手势,也越发不敷应用了。”她因为无法表达而“每天都发脾气”。
当得知自己就要有一位老师时,海伦“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她多么渴望能够与他人自由地交流,能够表达出内心涌动的那些想法啊。“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在心里无声地呐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海伦的精神胚胎在簌簌生长着,然而病魔像一场倒春寒,无情地侵袭了这颗幼弱的种子,她还未来得及发出绿芽,便遭到了冰冻的摧残。所幸的是,上天为她派来了一场足够滋润一生的春风——安妮·莎莉文老师。
是的,倘若没有莎莉文老师以超出常人数倍的执着和耐心教导海伦,海伦就不可能学会写字,阅读和说话。倘若没有莎莉文老师相伴一生的帮助和引领,海伦也就不会战胜重重困难,成就辉煌人生。
莎莉文不到三岁时患上颗粒型结膜炎,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后来眼疾越来越重,几乎失明。再后来母亲患病去世,父亲终日酗酒,她和弟弟被亲戚们收养。因为童年的不幸,莎莉文叛逆,敏感,暴躁,但她内心那颗求知的种子并未停止生长。
“秋天来了,学校要开学了,安妮也到了该入学的年龄。一天,她找到苏达希堂嫂,用兴奋而激动的声音颤抖地问:‘我可不可以去上学?’这美好而天真的想法被堂嫂嗤之以鼻。
在德士堡救济院里,安妮失去了弟弟,但得到了巴巴拉神父的关怀。尽管在巴巴拉神父的帮助下,她的眼睛开了一次又一次刀,最终未能治愈,但那些有教养而富于同情心的善良的人们,在她心里种下一颗向往美好,探索世界的种子。她一次次发出“我要离开,我要上小学”的呼喊。
后来,莎莉文在一位老奶奶的指点下,向前来救济院调查的香邦先生求助,“‘香邦先生,香邦先生!’她向全体团员哭诉,‘我要上学,我要上学,请让我上学吧!’她泪水滂沱,声音颤抖。”
最终,14岁的莎莉文,在香邦先生的帮助下,进入了柏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开始了她崭新的人生。
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
二 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说精神胚胎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推动着孩子们,像种子一样向上生长,依靠感觉和内在秩序慢慢建立对世界的认知的话,那么爱无疑是一缕温暖的春风,融化冰冻的泥土,让种子能够更快地发芽;爱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浇灌着种子更加茁壮地生长;爱是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种子抽芽,拔节,开花,最终结出甜美的果实。
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童年时的海伦,因为处于盲聋哑的多重孤独中,性格非常顽劣暴躁,“每次,当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要大发脾气……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筋疲力竭。”
她还时常搞恶作剧。生气时会踢伤保姆,剪掉厨师女儿的头发,将母亲和老师锁在屋里面,不让出来……
即便如此,她的父母始终以一颗包容慈爱的心,呵护她,抱持她,不曾放弃她。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术语:原始母爱贯注。意思是说,当母亲全神贯注地爱着孩子时,孩子就会和母亲产生心灵感应,感觉到母亲的存在,同时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可以获得心神安宁。
“母亲也竭尽所能做出各种动作,让我了解她的意思。我总是可以清楚地知道母亲的意思。在那漫长的黑夜里能得到一点光明,完全是靠母亲的慈爱和智慧。”
海伦的父母深切地感受到海伦无法表达的痛苦,他们想方设法带海伦去医治眼睛,在确认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又辗转寻找家庭教师。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从未放弃,最终找到了莎莉文老师。
如果说父母的爱是出于原始本能,如阳光一般自然而纯粹,那么莎莉文老师的爱,则是出于悲悯,怜爱,责任和修养,她的爱像雨水一般理性和智慧。
当海伦因为无法区分“杯”和“水”而与老师发生争执,并任性地摔洋娃娃时,老师并没有责怪她,更没有惩罚她。她只是“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然后,带海伦去散步,并在井房重新教海伦识别“水”。
当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的手上流过,莎莉文老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出“水”这个单词时,海伦“恍然大悟,有种神奇的感觉在脑中激荡。”她深深感叹:“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一位老师能够用一生来陪伴和教育一个学生,如果不是爱,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和解释呢?正是因为对海伦的怜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使得她以超出常人多少倍的耐心和毅力陪伴和帮助着海伦。
在这本书里,海伦无数次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恩和赞美。她写道:“我无法解释莎莉文小姐对我的快乐和愿望所表现的特有耐心。或许是和盲人长期接触的缘故吧!她有一种奇妙的描述事物的才能。她也从来不会责备我是否忘了所交代的功课。她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生动逼真、循序渐进地为我作解释,使我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她讲的内容。”
海伦还写道:“是莎莉文老师让我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爱的喜悦和惊奇之中,让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爱意。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我体味世间一切事物的美。她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使我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更有意义……”
海伦由衷地感叹:“每个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东西。我的老师与我相亲相爱,密不可分……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属于她,我的才能、抱负和欢乐,无不由她的爱点化而成。”
那么,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莎莉文老师这种博大,宽厚,令天地动容的爱来自哪里。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句话你可能不陌生。是的,只有爱才能创造爱,只有爱才能诞生爱。
在柏金斯盲人学校,14岁的莎莉文因为跟一群五六岁大的孩子一起学习,而显得“笨手笨脚,格格不入”。她“困惑、失望、叛逆,仿佛一只随时应战的斗鸡。”她跳起来辱骂老师,跟老师作对,以至于让校长“垂头丧气,头痛万分”要把她送回救济院。
这时,学校里最优秀的莫老师提出让她来试一试管教莎莉文。
“莫老师每周匀出一段时间给安妮,她陪安妮散步,两个人坐在草地上读书和闲聊。”“不管安妮如何招惹她,莫老师从不放在心上。”“感觉敏锐的安妮沐浴在莫老师的爱心里,她的执拗和偏激像冬日的残冰,抵不住暖暖春日,化解流去。”
“安妮打开心扉,接受了这位充满爱心的新朋友。她不再疑心莫老师,而是观察、倾听,而后模仿莫老师温柔的声调、优雅的举止,以及对别人慈祥的关怀,这些都滋润了安妮易怒的脾气。她的恶习渐渐消失了,学会了缄默、谦虚。”
如果说莫老师春风化雨似的爱直接融化了童年埋藏在安妮心中的坚冰,使她体会到人间温情,从而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姑娘,那么霍步金太太对安妮无私而全然的爱,则彻底在安妮心中种下一颗善良而博爱的种子。
在柏金斯盲人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的安妮说:“个人的修养虽然只是小我的进步,推而广之,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美化整个世界。我们不能停住脚步;我们要时时刻刻充实自己,好为尽善尽美的明天奉献出我们努力的成果。”
这便是爱是最好的教育的强悍证词。
三 教与学的正确姿势,从来都不是灌输和被灌输
1 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一世界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一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
从本书中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正是遵从了叔本华所说的“教育的关键”——直观认识必须先于概念而至,而不是颠倒过来。
为了教会海伦认识万事万物,打开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莎莉文老师先是让她直观地触摸和感受身边的一切事物。
她送给海伦一个洋娃娃,并在她手心里慢慢拼写“DOLL”这个词;她带海伦去井房,用手触摸“水”,以便区别“水”和“杯”;她每天带海伦去亲近大自然。让她“整天用手去触摸所接触到的东西,并记住它们的名称。”
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自然万物成了海伦最美的学习对象,她“坐在浓郁的树荫下,世界万物都是可供我学习的东西,都能给我以启迪。那些嗡嗡作响、低声鸣叫、婉转歌唱或开花吐香的万物,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正是用这种先直观感受,再学习概念的方式,海伦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日渐浓厚,且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她说:“随着我对外界的了解逐渐增加,词汇也多了,问题也就多了起来。我常常对一件事物一而再,再而三地探个究竟,想了解得更多些……”
海伦在读盲文书
读完这本书,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莎莉文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适用于盲聋哑残障儿童,也适用于健康的孩子们。
但是,遗憾的是,当下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是让孩子们乖乖坐在教室里,很少接触到大自然,更别说融入社会,而老师们则“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进小孩的脑袋”,然后让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再逐步去接触自然和社会,从而将概念和事物得以联系和确认。
叔本华的《论教育》一文中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了无情的批驳,他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先获得概念,然后才是直观认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思想智力的自然发展过程。”他还说“因为判断力是以成熟和经验为前提,所以我们不应该打扰判断力的成长,而要尽量小心不要以强行灌输定见的方式使判断力加快到来,否则就会导致它永远瘫痪。”
可见正确的教育方式多么重要。或许,这也是我们的国民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喜欢盲目跟风的原因之一吧。
海伦在阅读盲文书
2 阅读打开广阔世界
如果说认字识物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的话,那么阅读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
海伦嗜书如命,她对书籍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因为其他人通过视听获得知识,而海伦则是全靠书籍。
阅读启发了海伦的思维,开阔了海伦的视野,还让她变得越来愈自信和强大。
幼年时,海伦不但通过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还感知到自己和耳目正常的孩子有一样的思想感情。这使她不再那么自卑和孤独。
青年时代的海伦通过阅读拉·芳登的作品,认识到“自私的爱乃万恶之源”。而《伊利亚特》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圣经》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海伦认识到:所有伟大的诗人,作家,他们都是人类永恒主题的表现者,是他们用自己非凡的伟大作品把她引入了真善美的境界。
因此,海伦感叹:“文学是我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我享有一切权利。没有任何感觉上的障碍能够阻止我和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交流。”
“日本的沟通大师”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这本书中指出:阅读有两大功能,其一,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格;其二,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交际能力。
海伦正是通过阅读,极大地获得了这两种功能。从而走出幽闭的黑暗世界,走向光明,走向全世界。
3 旅行和友情是心灵的解放者
俗话说: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旅行和与人建立关系,则是融入社会,终生学习的最好方式。
尽管海伦盲聋哑,但她却十分喜欢旅行。她站在尼亚加拉瀑布边的高崖上感受空气的颤动和大地的颤抖;她“用手指去触摸每一样展品”;她还喜欢“同风浪搏斗,驾驭坚固的小船,使它服从于她的意志和臂力”;她还参观了人类学展厅……
旅行和参观博物馆,使她感知到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进而激起她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她不断探索新的世界。同时,也增强了她的意志力和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感。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马克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只靠单纯的阅读和旅行,还不足以让一个人成长为完整的强大的人。人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因此,人只有深入人群,只有与人发生真实的连结,才能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海伦不但喜欢阅读,旅行,也喜欢交友。在她的探寻光明的旅途上,不仅仅有莎莉文老师矢志不渝的协助和引领,还有更多良师益友的无私关照,抚慰和帮助。他们不但给予她物质上的极大帮助,更给她灵魂的滋养和启迪。
在这本书中,海伦热情洋溢地感恩和赞美她所遇见的每一位智者和良师益友。她说:“最值得庆幸的莫过于结识一些益友。他们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样打动人;他们握手时注满了不可言喻的同情;他们幽默有趣的性格,把我的愤怒,烦恼和忧虑一扫而光,使我一觉醒来,耳目一新,重新看到上帝真实世界的美与和谐。”
海伦和卓别林
阅读,旅行,交友,演讲……丰富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海伦的各种潜能,她不但学会多国语言,学会开口说话,而且还跟健全的孩子们一起上学,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并通过不懈努力,顺利完成学业。
她说“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滑落,跌倒,爬起;再滑落,再跌倒,再爬起……
不论是求学之路,还是写作之路,抑或谋生之路和更广阔的光明之路,海伦都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和克服各种接踵而至的挑战。她始终坚信: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人类的潜能往往能达到某种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我时常自勉的一个目标是:我在有生之日,要极力学会自立。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不去增添别人的麻烦。以宗教上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的投降,而是面对命运,进而设法克服它。”
是的,海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最终通过自己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拼搏和不懈的努力,走出了黑暗和沉寂,走向了光明和自由,完成了奇异而充满魅力的一生。
她值得我们所有人好好学习。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出生后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