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与父母沟通如何解决(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孩子不与父母沟通如何解决(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1)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完作业之前不准吃零食!”

“为什么你做什么事情都那么磨叽?” “你就不能让大人省点儿心吗!”…………

这恐怕是许多家庭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经常会说的话。我们总是期待着奇迹,以为当自己怒吼过后,孩子就会乖乖地说一句:“对不起!妈妈!我错了!”“好的,我现在就改哦!妈妈!我真的没注意到时间!”然而,一切都是妄想。当父母吼叫着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得到的回应往往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认错或改正,而是孩子不以为然的反感或变本加厉的反抗。对于每个失控的父母而言,吼叫也许是他们处理家庭矛盾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他们想要从混乱和烦躁中逃离,却往往被挫败感所包围,不得不陷得更深。就像罗娜·雷纳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竭尽全力想要脱离当下,可是当下才是生活。”所有我们努力想要摆脱的当下,都是值得用心去对待和研究的亲子瞬间。

罗娜·雷纳在这本书中,用逐步剖析、娓娓道来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停止吼叫的秘诀,例如:

★在和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退出争吵场景,想象自己是个旁观者,就能更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谨慎使用吼叫,只有在必须立刻停止的影响安全的行为发生时,才使用吼叫去制止。

★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他们直面问题而非用哭闹喊叫去逃避。

★用后果教育代替惩罚教育。让孩子承担后果是为了帮助他们将来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当下感到羞耻。

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不吼不叫的五个法则, 即自问(Ask)——呼吸(Breath)——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确定孩子的需要(Des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同理心(Empathize)。从这五个法则中很容易可以看出,停止吼叫的秘诀首先在于关注家长自身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绪,其次才是与 孩子之间的沟通。自问意味着对自身感受的审视和关注,了解自己情绪失控的症结所在;呼吸是对身体的放松,可以缓解因内心崩溃而产生的身体僵硬及呼吸急促; 平静自我意味着身心的共同放松,为营造相对轻松的沟通氛围做准备;只有在调整自我的基础上,才能用心了解孩子的需要,换位思考,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

孩子不与父母沟通如何解决(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2)

需要强调的是,不吼不叫并非溺爱,而是采用更为温和的处理方式去解决父母与孩子间的争端,是耐心接纳和温柔坚持。教育不是赛跑,而是放慢脚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与改变。

本文转载合作伙伴:土星微家园

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巴布熊猫公众号:babo2004

孩子不与父母沟通如何解决(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