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排名前30的保险公司(2022上半年73家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排名榜)
2022年上半年
73家寿险公司保费排名
①保费提速至5.43%
59家正增长,55家超市场
②国寿、太保等新单正增长
银保渠道贡献大,增速均超20%
③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
多数规模保费增速低于保费增速
头部险企个代团队再减50万人
个代转型还是难...
1
2022年上半年
寿险公司保费排名榜
顶住压力的头部们,属实不易
1. 2022年上半年保费排名:头部险企发力,行业增速较年初大幅增长!
与财险业的增速跑赢GDP,成本率下降助力行业净利润创新高相比,今年的寿险确实有点难。
从盈利方面看,2022年上半年寿险公司净利润“两连降”,4年内首次跌破千亿大关,创历史新低。
详见《2022上半年寿险公司利润榜:平安第一,友邦ROE第一,中融人寿亏65亿后,又亏7亿》
不过,各家险企并未放弃努力,而是积极调整渠道业务布局,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终于在半年后,寿险业的保费增速较年初大幅提升。
历经半年努力,寿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从1月的0.04%,提升至6月末的3.5%,上升约3.4个百分点。
其中,头部险企的逆势增长最为突出,详见后文,今天,我们带大家仔细看下,寿险公司的保费排名和增长情况。
2. 前海、中融等未披露的公司,保费“负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除特殊标注外,本文所指保费为“保险业务收入”,是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分保费收入的总合。
不过,对于大多数寿险公司来讲,分入保费较少,因此,保险业务收入的排名可以作为保费排名的重要参考,具体排名如本节第一张图所示。
至于,原保险保费口径的数据,后续如果公布,我们会放到“13精”小程序中,详见文末。
此外,截至目前,由于前海人寿、中融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等公司,仍未披露偿报,本文数据仅以能统计到的73家寿险公司,进行分析。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即,从73家寿险公司的数据看,行业保费增速一季度和二季度变化不大,且都远超前文说的行业增速。
这就说明未披露的公司中,有一些公司的保费肯定是显著下滑的,比如,一季度披露数据的前海人寿保费同比近乎腰斩。
另外,未披露偿报的中融人寿,从成立至今,已经累计亏损约90亿,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2022年上半年的保费恐也是大幅下滑...
详见《前海人寿亏损23亿后,总经理、监事双双被免职!目前董事长、总经理均缺位...》
3. 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多数险企规模保费增速低于保费增速!
另外,在保费排名榜中,此次我们还列式了规模保费的增速,其与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差异在于还包括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新增交费。
从排名榜中,可以看到,在“老六家”中除国寿未披露规模保费增速外,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三家公司的规模增速,都是快于保费增速。
不过,大多数公司的规模保费增速还是低于保费增速的,其中,中小公司居多。
这就说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寿险业增速低迷的背后,昔日的万能险和投连险发展也并不如意。
这背后可能有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有所下降,以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472款结算利率相比去年底下调,仅剩22款结算利率为5%。
二是,从去年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开始,万能险等新型寿险产品已经不能在互联网渠道销售。
之所以,头部公司规模保费增速更高,可能是考虑产品复杂程度以及险企知名度,在利率下行背景下,相比中小公司头部公司更有竞争力。
2
头部险企提速,新单正增长
全靠银保渠道,个代团队仍缩水
1. 国寿、太保、人保等公司,新单保费“正增长”!
如前文所说,头部寿险公司在二季度提速,保费逆势增长!
比如,中国人寿的增速从年初的-5.3%提升至上半年的-0.53%,7月末更是实现保费正增长。
此外,上半年太保寿险和太平人寿等公司的增速,也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而在保费提速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单保费的正增长。
从上图可见,中国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等公司,新单保费增速多数超20%。
其实,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今年上半年在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复,对寿险展业的影响并不小。
这一点从友邦的数据可以看到,在上海和苏州等因疫情影响时间长的地区,将近3个月的时间新业务价值都是大幅负增长。
2. 个代团队再减50万人,新单保费仍“负增长”!
更何况在开门红效应不再,叠加代理人渠道改革进入深水期,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多重影响下,2022年开年多家头部险企保费负增长,行业发展有多难大家都有体会。
那么,头部险企提速背后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是,提速背后靠的肯定不是个代渠道!
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为个代渠道长险首年业务增速
因为,头部险企的个险团队较上年年末,还是继续缩水的状态,上半年以国寿为代表的5家寿险公司,代理人减少约50万人。
其中,很多公司个代团队人数的环比降幅,仍在双位数左右。
团队人员如此高的降幅之下,即使产能提升,也很难拉升新单保费实现增长。
因此,头部险企个代渠道的新单保费仍负增长,如上图所示。
3. 银保渠道超高速增长,趸交、储蓄型是重点!
所以,头部险企提速的背后,第一大功臣是银保渠道。
比如,2022上半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增速高达876%,为公司贡献保费增速超11%,不仅弥补个代负增长的缺口,更是拉动公司增速提升至5.38%。
而且,银保渠道的高增长大多数都是新业务贡献的,其中,趸交业务居多。
比如,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趸交保费从上年同期的300万,增长到今年的58亿,翻了近1950倍。
而在这背后,是头部险企靠开发保值增值型产品,才换来的规模。
比如,太保寿险推出的养老传承新产品长相伴(臻享版),产品兼顾年度保额增长和储蓄功能,覆盖客户超过22 万;鑫享事诚(庆典版)和鑫从容(庆典版)等中期储蓄型产品销售,覆盖客户超过10 万人。
当然,这也有弊端就是业务价值,这一点在分析利润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
3
正增长和超市场公司增多
阳光、人保、友邦等多家增速高
1. 除老六家外,其他险企降速,但仍“超市场”!
然而,头部险企发力后,其他寿险公司增速反而有所下降!
按照2021年年末各家险企的保费规模,“13精”将寿险公司划分为5类,分别是老六家,500亿、200亿,百亿和其他类即保费规模小于100亿的公司。
从上图可见,年初增速较高的百亿规模以上险企,上半年保费增速,均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即使如此,头部险企的保费增速还是低于市场,也低于其他险企。
除老六家外,其他规模险企的增速普遍较高,大部分都超10%,且较上年同期增速还要高。
2. 阳光和人保增速高,友邦和中信保诚连续2年超10%,银保系公司增速更高!
①500亿规模险企中,阳光和人保增速高!
其中,500亿规模险企中,增速较高的分别是阳光寿险和人保寿险,增速分别为26%和12%。
人保寿险主要依靠的也是银保渠道,这一点年初“13精”就说过。
至于,阳光保险集团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或成第10家H股内地险企,第6家集团上市公司,详见《阳光保险集团赴港IPO》。
今年以来,集团下财寿险子公司的业绩表现都不错,可能也是为上市做准备。
②200亿规模险企中,多数险企增速超10%!
在200亿规模险企中,增速超市场的较多,比如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友邦人寿、中信保诚等。
具体去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银保系险企,依托银保渠道优势实现高速增长;
一类是友邦、中信保诚等外资险企,连续多年增速稳定在10%以上。
③百亿险企多家超高速增长,保费排名快速上升!
在百亿规模险企中,超高速增长的很多,比如,招商信诺、幸福人寿、中银三星、光大永明、招商仁和等。
这些公司中要么有银行系股东支持,要么主要靠银保渠道,保费排名大幅提升,比如,招商仁和排名第30位,较上年同期上升8位。
④其他规模险企,多家二季度提速,超越市场!
最后就是其他新小险企,与头部险企类似,在二季度提速,甚至从一季度的保费负增长,转变为超越市场。
比如,财信人寿、渤海人寿、信美人寿等。
其实,这些公司的高增长背后,往往靠一些主打产品发力,就能做到。
以财信人寿为例,一款团体医疗保费入账约6亿,一款增额终身寿险二季度保费就翻番增长。
其实,今年靠增额终身寿壮大公司保费规模的并不少,此前我们已经说过,包括,前文提到高增长的阳光寿险、国华人寿、招商信诺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