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击落气球过程(中美间谍气球闹剧)
一个高空气球,竟然引起了中美两国的言论热潮以及外交闹剧。
2月1号左右,美方突然发现一个巨大的高空气球出现在美方本土上空。美方称,该气球直径20多米,先是到达美方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上空,然后绕道加拿大,进入了美方本土上空。
截止到目前,该气球已经在美方上空飘了几天,经过西北部的蒙大拿州,似乎还抵近了B-2轰炸机的基地以及核导弹基地。从该气球外观看,这应该是一个超压气球,也就是能够连续飞行几个月的那种。看来,该气球还得继续在美方上空飘。
从相似的高清图片看,该气球下面还搭载着太阳能电池板,看来是能够长期工作的。
该气球的出现,让美方“炸了锅”。美方称,这是来自中方的“间谍气球”。共和派以此要求白登击落该气球——若不击落,就是对中方的软弱。美军专门召开多次会议研究了此事,不过美军认为:1、该气球飞行高度比民航飞行高度高许多,对民航没啥威胁;2、中方有大量的侦察卫星,没必要用高空气球这种效率低的手段来对美方进行侦察,所以其威胁不大;3、如果击落,其搭载设备的残骸可能会对下面的居民造成损伤。所以,美军决定暂不击落,只是用F-22进行了跟踪监测。
对此,中方外交部发言人称,该飞艇来自中方,属于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工作。由于该飞艇控制能力有限,又受到西风带影响,严重偏离了预定航线。中方对此表示遗憾。
而中方网络上则是一片欢腾的景象。有人调侃到,刚看完了流浪地球,这就又上演了一出“流浪气球”。有人嘲笑称,美方这么强大的军队,这么强大的空军,连个气球都无法击落吗?有人畅想到,中方有了一种常规攻击美方本土的手段——战时,中方可以大量制造这种低成本的高空气球,携带炸弹对美方进行轰炸。
这其中的喧嚣我们自不必管,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美军到底有没有能力击落该气球?
能不能击落,其飞行高度是很关键的。高空气球在平流层飞行,平流层高度1-5万米——再往上大气太稀薄,浮力就有问题了。美日的高空气球曾经飞到过5万米左右。中方这边,前几年也飞到了2-4万米高度,最新进度未知。
如果飞行高度1万多米,那么击落是比较容易的;如果飞行高度1.8-2万米,歼10C携带空空导弹就能击落。
2019年,歼10C发射PL-10击落他国高空侦察气球
如果飞行高度再高,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战机的升限是1.6-2万米,中远程陆基防空导弹的射高在2.4万米左右,美方标准6远程防空导弹的射高号称能够达到3.3万米;萨德、标准3这种反导导弹射高要高许多,但是用来拦截弹道导弹的。所以,一旦该气球的飞行高度达到了3.6万米甚至更高,那就不好办了。即使能打,也很不划算,毕竟即使是标准6,其单价也达到了500万美元左右。
目前的陆基战术激光武器,在中低空大气中,在几千米距离可以击落无人机;如果是斜射,在3万米以上高空,能否击穿热气球很薄的表皮,还需资料。战略激光射程更远些,但就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了。
国内有人称其飞行高度达到了5万米。这种直接挑“最高可能数据”说的说法,目前并没有什么依据。从美方这边的视频看,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该气球,用手机镜头拉近就可以比较清楚的观察到了。
手机镜头下,该气球像一个月亮
上文我们提到,美方称,该气球飞行高度比民航高许多。民航客机飞行高度通常在8000-1.2万米,所以该气球飞行高度比1.2万米要高。但美方又称,该气球的飞行高度在1.5万米左右,还绘制了其飞行高度变化图:
美方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但如果飞行高度真的只有1.5万米左右,那就很容易能够击落了。美方也能比较容易的观察到该气球的真实用途。美方军事、外交方面的各种喧嚣,基本就是故意找事,借题发挥了。
其实一个气球不算什么大事,美方军方也说,这事以前就发生过。但从美方反应看,这事闹腾的挺厉害。美方称,这是对美方领空的侵犯,并因此推迟了布林肯的访华。这就是故意找事了。
对于美方的故意找事,我们当然不能惯着。中方回应称,中美双方本来就没公布什么访问计划,中方尊重美方的选择——嗯,这回复,霸气,满意。而最新消息是,第二个、第三个气球,似乎又出现了。这真是来自中方的“元宵佳节贺礼”啊。
作者:晨曦防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