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

这件事,有无数人问过我,尤其是最近,我决定换车后。这些年,身边不乏有房车老玩家将B型换成了T型或者C型的。但我,初心不改,依然非B型不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说句玩笑话:相对闹钟,我更喜欢手表的精致。

当房车云遮雾罩攀抵云巅仙境;当房车峰回路转泊车于触手可及的五彩滇池,那令人窒息的美一定不会让你再有第二种选择。这些地方,除了功能齐全的B型车,C型车是进不去的,而小轿车又待不住,一到饭点就得走。

下面的观点,纯属经验之谈,是这些年来在旅途中,亲历的体验、真实的感受。不过,这仅为个人观点,只是实事求是表述自己的认知与看法。

一、我们知道:迄今为止,中国房车业还没有出现国标房车底盘。目前市场上的房车,只能借用轻客、货车底盘来改造房车。众所周知:轿车比轻客小巴开起来要舒服,小巴比货车开起来要舒服,这种简单的操控性、舒适度类比,其实很说明问题。

既然轿车的空间不能满足房车的需求,很自然,轻客便成了房车首选。在我们B型车的驾驶证上,标准的定义是:小型专用客车。注意:拉货的车;承载的对象是货不是人,感觉肯定不会太爽。再怎么改,骨子里就是一辆货车。

二、从车辆的整体结构和安全性来看,B型小巴与轿车一样,有着与轿车底盘相同的一体化笼式框架结构,在意外发生侧翻与撞击时,不会散架。而货车、皮卡之类的底盘,房车箱体结构,大多是后天安装上去的玻璃钢壳体,即便被路边的粗树叉碰一下,也会瞬间支离破碎。安全性方面,两者无法相题并论。这方面不用多说,看看图就知道了。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1)

大通B型小型客车一体化笼式框架

三、我们看到,许多的大额头房车同样是用B型轻客底盘改装的。它只是出厂时取消了一体框架,轻客结构变成了货车模式,然后做一个大大的玻璃钢大壳体,放在了上面。典型的小马拉大车,空间固然大了,载重也增加了,危险系数猛增几个级别。箱体除了仅靠紧固件连接的安全性堪忧外,那就是高油耗了,旅游成本骤增。这类改装车,安全性和动力远远比不了货车、皮卡之类的底盘,大头娃娃小小脚,头重脚轻。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2)

改C型车的小型客车底盘

以大通V90为例,同样大小的发动机,同样大小的油箱和马力,看图便知那一种款型更经济、更安全。说实话,即便开着如此坚固的B型车,在很多道路上都会常常感觉吃力,难以想像同型号的大头娃娃们是如何煎熬过来的,反正我是不敢开着它走山道。

四、有的C型车箱体号称全铝结构,无非是在箱体外壳上附加了层薄薄的铝皮而已。首先,工艺上没有大型设备让其能够一体冲压成型,没有整体拉力;结构上也不可能“生根”,与底盘珠联合壁融为一体。这类车,除了增加重量、油耗、危险系数外,别无它益。

五、房车旅游,玩的是不同的异域风情,看的就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风景在路上,在那些崎岖险峻的道路上,我们能观赏到美轮美奂的旖旎风光。跑平坦的高速公路、玩商业化收费景点,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驻可以扫码加水电的营地。当然,这也是玩,只是,它绝非真正房车人喜欢的模式。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3)

S型路障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4)

只有B型车才能灵活通过

真正的玩家,热衷于去那些没有被人为破坏的原生态地域,那些没有被商业化侵蚀掉的村寨,还有那些尚未开发过的历史遗迹。而这些地方大多人烟罕至,荒漠偏远。这些地方,常常因为地理条件的约束,有限高限宽的屏障。除此,江河湖泊、大海边,因为堤坝安全问题,也常常限制大车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轿车的操控性、灵活性和相对小巧的体量,便能发挥优势。在我曾经自驾越南、老挝的经历中,没有见过一辆C型房车,那些非标、陡峭的道路,大体型的车根本去不了。即便是在云南昆明的滇池、扶仙湖,想将车直接泊到蛮荒无人的水边,免费待上个十天半月,C型车根本就办不到。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5)

我们在滇池、扶仙湖待了半个月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6)

直接将拖把伸到湖中洗车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7)

这些地方,只有小车才能穿过小村庄进来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8)

近水楼台先得月

六、C型车中,尤其是使用同级别B型车底盘的C型车,令人望而生畏。据统计,全世界的房车事故,大多因超重而引发。超重不仅加大油耗,更威胁着旅行安全。老司机都知道,莽原中遭遇侧风,C型车侧面受风面大,常有失控感。即使停泊在有风的海边,看上去就是个摇篮,哪敢睡觉呀。

急弯陡坡,车身倾斜,有明显被甩出去的离心力,车越重,越危险。在连续没有任何过渡的<字形弯上坡时,常常车轮打滑下溜,吓死个人。长下坡中途没有停靠点时,更加的惊险。与B型车同级别的C型车,因箱体大,人们都热衷于单边甚至双面侧拓展,还有后拓展。热衷于大清水箱、大污水箱,热衷于大面积的铺设太阳能板,带上摩托车等等,这些车往往超载严重,遭遇十公里以上的长下坡就是作死的节奏。

记住这样的道路:一边悬崖,一边峭壁,道路狭窄,交汇困难,沿途根本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停车喘息。大陡坡一泻千里,没有弯道。这样的道路,若刹车失灵,就只有死路一条。你是点刹车还是不点刹车?告诉你:为了把控速度,不得不频点刹车,但仅仅几分钟,你就会闻到浓烈的胶皮臭。若害怕轮胎起火,你只能减少点刹次数,但瞬间车辆下滑速度就会超过90码。这种道路,即便大晴天也十分湿滑,那些跑惯山路的重卡,一路喷着水下滑,地面永远是湿的。我告诉你们的情况是我多次的亲历,而且开的是短轴中项B型车。超重改装的车辆,下这样的坡,看一看坡下被遗弃的大小汽车残骸,无不惊心动魄。

七、人们往往对“移动的家”有诠释误区。认为房车就应当与现实的家差不多,只是空间有微缩,不仅要求尽可能宽敞,家俱橱柜样样齐全,而C型车营造的空间正容易满足这样的要求。殊不知,那些玻璃钢与板材堆积起来的物体,在遭受意外撞击后,会瞬间形成飞溅的碎片,象子弹一般射入人的肉体。看一看国外经常发布的“房车碰撞试验视频”就知道了。在车辆侧翻或者侧面、后部遭受猛烈撞击时,B型车最多就是壳体瘪掉,不会象C型车一般粉身碎骨大散架。

目前一共有几款b级车(为什么依然选择B型车)(9)

同一型号的两款车型,猜一猜彼车比此车要重多少?

8、五年前我曾发表过文章预言道:中国未来房车的绝对数将是车长5、5米以内的B型房车。五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在册房车保有量已增长了10倍,却依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美国为例,3、3亿人口,房车的注册量将近2000万辆;而中国,14亿多人口,仅仅只有20多万辆。从中国人喜欢购置固定资产这点看,未来的国内房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房车这类成年人的玩具,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和关注。所以,五年前的预言依然有效,国内房车的喷发期即将到来。我认为:首当其冲的车型,就是B型车。

因为:中国的发达地区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勃海等沿海地带,经济越发达,人口便越密集,财富也越集中。同时,沿海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民间财富最集中的区域,购买力强劲。仅苏州一地,2020年公布的全市人口汽车保有量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全市人口1074、99万,全市汽车保有量443、3万辆,平均2、42人,即3个人不到就有一辆车。两年过去了,这一纪录绝对会大大被刷新。毫无疑问:未来房车消费的主力军在沿海地带,而消费的人群集中在事业有成的中、老年人。那儿的人们不缺钱,思想活跃,意识超前。

我们不禁要问,沿海地区那么有钱,为什么街头巷尾却看不到房车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偏远地区才会经常遇见房车?其实原因很简单:难以解决的停车问题制约了房车的消费和发展!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许多地方一个仅有使用权的停车位售价甚至高于车辆价值数倍。停车问题成了发达区域的致命伤。不是买不起,而是无法停。这一现实,同时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未来房车的绝对数将是车长5、5米以内的B型房车。”我们的城市小车位标准是6米,5、5米以下的房车是可以停进去的。

结束语:

从中国首辆"中天房车"开始,我国的房车事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多年历史,但目前依然停滞在手工作坊为主的工艺上。大多的成品车,质量粗糙,价格虚高,相对轿车品质,性价比没有可比性。我们现在还无法期待大工业企业的介入,因为量太小,大企业尚不屑关注。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一些先知先觉的厂家逐渐向半工业化转向,逐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试想一下:一个房车专用成品吊柜,一个木匠一天都未必做得出来。但有一天,它能象轿车杂物箱和飞机行李仓一样,采用轻质材料直接冲压成型,一台机器一天的工作量就可以做出成百上千套房车专用成品吊柜来。你说:成本会降低多少?大家可以就近研究一下自家轿车副驾座前的轿车杂物箱,好像是塑料之类的材料合成的吧?又薄又轻、刚性也好。

本文呼吁专业有识之士和房车制造企业,应当把研发精力转移到开发适合城市使用的多功能小型房车上来,应当大量减少板材的应用,直至全部取消木匠这一主力工种。

借此文,感谢“巴博士”对本人理念的大力支持。目前他正在精心打造我的新设计。本次我选择的车型是“大通V90长轴高顶后驱盲窗版”,外形尺寸:长5、49米,高2、53米、宽1、98米。明眼人很清楚:在5、5米以内的车型中,V90是使用空间最大的车型。掌控高度,2、5米的限高可以通过。宽度可以通过所有小车能够通行的限宽路障。

这几天,“巴博士”已经完成了后侧拓展窗、一体厕所和部分内饰的模具开发,这算是他走向半工业化的开始。V90长轴高顶的后厢内部空间3X1、8米,有5、4平方,上装高度1、76米。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融入我四“大”设计要求。

1、厕所要大,外形尺寸:1、1X0.8米。

2、床铺要大,外形尺寸:1、3X2米,0、8X1、9米,两张床。

3、储物空间要大,空间不小于2立方米。

4、对卡座距离不小于2米。

这四“大”设计,功能空间基本接近常规C型车的布局。

这辆车,本人称之为:全功能小型房车,适合在城市、乡村、野外生活、停泊。配置上不考虑依靠营地补充电能。就目前而言,它应当是一辆高性价比、高颜值、高利用率、全功能的小型房车。本车,没有多余功能,但生活必须的功能一点都不少。本车强调一物多用,而多用途的概念绝非是那些需要折腾的配置,身子一倒就能睡,屁股一坠就能坐。

欢迎同理念的车友关注、参与。同时,也欢迎了解本人的房车改装厂家与我共同探讨最佳B型车的研发。因为,在设计这辆车的过程中,灵光闪现,脑子里有更好的方案,可惜二者无法兼顾。

其实,B型车,携带一顶大帐蓬,完全能解决泊车后的空间舒适度问题。房车的最佳泊车点,应当远离城市。这些年,我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没有遇到过被人驱赶的情况。反而在一些人们很少看见房车的地区,当地人的态度是新奇而欢迎的,他们甚至会主动提供便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