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

现今的人都理解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不可能一直活在一个孤岛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其实,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交往必然会出现文化融合,就像一男一女认识了,然后,发生了些什么一样。这无所谓是学了谁,因为是融合双方都在学习对方改进自己。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1)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关于“西学东渐”的错误认识,那就是,多数人都觉得:明末、清初时期的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他们给中国传播的西方知识,其实,都只是一些知识的皮毛。这些人根本没有把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过来,譬如:伽利略或是牛顿的物理学知识。

当然,历史往往出人意料,在当时,中国士大夫对西学的了解,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匮乏。在明朝末年,比利时人金尼阁就打算将七千多种西方书籍传到中国。但遗憾的是,在1628年的时候,金尼阁却在杭州病逝了,这“西书七千部”介绍给中国知识界的计划,也就流产了。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2)

而我们所认知的“西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欧洲科学的基础知识,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以及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其实,这些知识在当时已经传入了中国。

还有一种就是欧洲科学的最新知识,如: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佛莱明学派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运动定律,还有牛顿所发现的光具有五色的现象等等。这些最新的西方知识,也有一部分及时的传入了中国。

但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以及西方最新的电学知识,却并没有随着传教士的到来传入中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这些知识都还没有被彻底的研究出来。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3)

我们可以建立一条时间线来进行一些参考对比,牛顿的著作《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在1687年出版,而此时的中国刚好是康熙二十六年;欧洲的电学知识和各种与之相关的实用研究,一直鼓捣到了18世纪中叶左右,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是乾隆年间了。

因而,这些还没有被研究出来或是正在被当时的科学家所探讨的科学知识,根本就没有机会传入中国。不过,幸运的是,在清朝初年很多西方已经有的较为完善的科学知识,基本已经传到了中国,其中,很多理论知识只是都被当时处于上层阶级的士大夫所熟知。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4)

在西方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很多人都对它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之后,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不仅感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还对其产生了许多的探讨。因此,就形成了两派不同类别的学说:

一派就是认为 :“西学中源”,西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便它们有了那么多新奇的科技知识,但是,那些东西归根究底都是源自于中国。据笔者所见史料,在中国,最先提出“西学中源”思想的人则是:黄宗羲,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二派则是认为:西方的知识是无用的,我们应该把它彻底的从中国学术中剔除出去。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5)

那么,这两派的观点又都有那些依据呢?

“西学中源论”认为:是中国的圣人教会了欧洲人的这些知识,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知识却在中国失传了。而那些西方的科学知识,那些所谓的新奇观点,全都是中国自古就有的。虽然,这样的看法十分的狭隘,但是,也算是拯救了西学在当时中国岌岌可危的地位。

毕竟,西学可算得上是老一辈“中国人”的学说了,它是有中国国籍的。既然是自家人,那么,就没有排斥它的理由了。而属于这一派的人也在很努力的想要从中国的古典籍中找出证据,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证明:是咱们的中国产出的西学。

这样说法与做法在当时当然很得执政者的心意,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可是在西方诸国面前自称为“天朝”的,那这样一来,就要想尽办法保全自己的面子,所以,无论如何怎么能够说:自己的国家不如那些蛮夷之邦呢!

这里,特别是喜欢研究西学的康熙皇帝,他就很支持“西学中源”论。在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中,他也以“钦定”的姿态,肯定了《周髀算经》等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对西方数学的“启蒙”作用,说道:“其本文之广大精微者,皆足以存古法之意,开西法之源”。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6)

可以说,“西学中源论”有它好的影响,因为,对西方的科学知识态度的开放,就有利于西方新兴知识传入中国,让更多的中国人去学习它,毕竟,西学也是“正统知识”之一。不好的影响就是:为了维护自身所谓的民族尊严,当权者并没有科学理智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最终,也导致了中国人对一些西方知识的误解。

自然,与之相对立的态度就是“盲目排外”,这些人希望能够彻底把西学摒弃:“西方人的这点东西,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根本用不着。”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杨光先,在他看来:如果信奉了西学这一套,那么,就等于轻贱我国原有的世界观。例如我们原本有的是“天圆地方”说,现在得变成“地圆”学说了。

因此,杨光先就断定:这个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行,它是邪教,我们为了维护国家的纯洁应,则该把它全部剔除干净。

甚至,为了证明自己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杨光先还质问汤若望,说:“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生活在它下方的人难道不会掉下来吗?而且,水往低处流,你们西洋国既然在我们的正对面,地球的下方,水全都流到你们那里去了,说明那里全是水,哪来的陆地养育你们这帮西洋人呢?”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7)

而在这两派学说之外,其实,还有另有一派学说。

就是,这些西方的传教士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当时的中国人所承认。那就是“中国的文化全都是从西方来的”。他们觉得《道学家传》小序中称:伏羲是亚当的“第十三代子孙”。其实,当时的知识界,也有中国人赞成这一观点,甚至,还被公开提了出来,不过,一提出就立即遭到了中国学界的反感。

这三派学说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最终,使得康熙皇帝亲自出面调停。

而康熙作为“西学中源”论的支持者,也是尽可能的学习西学。为此,他曾经下令:让西方的传教士和杨光先两人各自实测正午日影和立春、雨水节气以及月球、火星、木星的位置,结果,传教士的新法无不吻合,而杨光先的旧法错误百出。

于是,“西学中源论”成为了学界的共识。

西方科学贡献(西方的科学知识源自于哪里)(8)

现在看来,“西学中源”论确实有捧高自己的成分存在,但是,这其实是一种以能够让国人接受的方式激励中国人学习西方知识,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但是,也有其悲哀的一面。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认为那样:

“以后的整个清朝有些大学者如:戴震、阮元等都继续发挥‘西学中源’说。由于,他们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学者在清朝三百年间没有真正吸取西方人的科技... ...所以,我认为,清朝的‘西学中源’说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可以说,清朝时期的中国,他们已将汉唐时期因强大的自信心而展示出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的大胸襟给丧失殆尽了。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汤若望传论》、《畴人传》卷四十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