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悬案(美国历史上第一悬案)

肯尼迪总统遇刺,是美国 60、7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也被称为“美国第一悬案”和“美国历史上最大阴谋”对很多人而言,肯尼迪之死给美国带来的打击,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小说家斯蒂芬·金曾经说:“ 1963 年 11 月 22 日,是我们那代人的 911 事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肯尼迪遇刺悬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肯尼迪遇刺悬案(美国历史上第一悬案)

肯尼迪遇刺悬案

肯尼迪总统遇刺,是美国 60、7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也被称为“美国第一悬案”和“美国历史上最大阴谋”。对很多人而言,肯尼迪之死给美国带来的打击,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小说家斯蒂芬·金曾经说:“ 1963 年 11 月 22 日,是我们那代人的 911 事件”。

一切都让我们从头说起。

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昵称 JFK)的一生的确太传奇。1917 年,他出生在美国著名的高富帅政治家族,19 岁就读于哈佛大学,26 岁在二战中大难不死,29 岁当选国会议员。他年轻英俊、幽默风趣、酷爱冒险、口才极好,妻子杰奎琳·肯尼迪也时髦又潇洒,郎才女貌,组合在一起相当亮眼。

1950 年代末,美国经历了战后大繁荣和“婴儿潮”,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膨胀,整个社会却盛行压抑的保守之风,这让很多人都期许一位年轻有为的新总统,以革风洗气,扫除压抑。

1963年4月20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白宫外。

而肯尼迪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了,他富有理想、生机勃勃、风度翩翩,在电视辩论中以漂亮的姿态打败了政敌尼克松,年仅 43 岁就入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肯尼迪夫妇也一扫前几任总统艰苦朴素、灰头土脸、粗鲁强硬的风格,简直是美国新希望的代表。

美国人爱肯尼迪爱到什么程度?

虽然肯尼迪执政不到 3 年,而且赶上了冷战加剧、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猪湾入侵、太空竞赛、核弹恐慌等等一堆足以毁天灭地的大事件,但年轻的他,却和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并称美国四大总统。在肯尼迪的任期中,民众支持率从来没有跌到 55% 以下,平均支持率是 70.53% 。这还不够,在肯尼迪去世的 54 年后,他仍然是美国人心目中最有魅力的总统,其后所有的美国总统,都必须要跟标杆式的肯尼迪做个比较。可以说,美国人是真心诚意地热爱着他,近乎崇拜。肯尼迪也不仅仅是个政治家,更像是大众文化上流光溢彩的 idol 。所有后来的总统都试图模仿过肯尼迪,但都无法超越他。

当然,政界 idol 肯尼迪也不光靠脸吃饭,尽管入主白宫的时间只有 1037 天,他的政绩却影响深远:

首先是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 10 月,肯尼迪得到苏联在古巴安装导弹的情报后,立即部署对该海域进行全面封锁。经过几天剑拔弩张的对峙,赫鲁晓夫服软,苏联军舰回航,一场大战得以避免,在美国人看来,这绝对是一场胜利,一扫之前的冷战颓势。

其次是关注民权民生。

肯尼迪一直支持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在他竞选总统时,有 70% 的黑人都投了他的票。担任总统后,肯尼迪为了实现黑人民权做出了切实的努力,比如强制阿拉巴马大学录取黑人学生,还试图通过更加彻底的民权法案,以扩大全体国民的自由。可惜法案还没通过,肯尼迪就遇刺身亡了。

时任阿拉巴马州州长的乔治·华莱士阻挡黑人学生进入大学校门。

再次是开展太空竞赛。

1961 年,肯尼迪在国会发表著名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我们选择登月),他承诺“十年内实现人类登月并安全返回”。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和苏联别苗头,但当年地球人类对宇宙的憧憬痴迷,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如果肯尼迪能够再多活 6 年,他就能亲眼看到人类登月的壮举了。

不过,迷人的肯尼迪也有令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他旺盛到病态的性欲。他曾经在 1961 年 12 月的百慕大会议期间,悄悄告诉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我不知道你是怎样的,哈罗德,反正我如果 3 天没有女人,就头疼得厉害。”

1962 年,玛丽莲梦露在全美人民的注视下,为肯尼迪唱了首极尽挑逗的生日快乐歌

疯狂地玩弄女性,充分地享受和放纵,一直是肯尼迪的一种娱乐形式,能让他从日常压力中得到一种放松。他数量庞大的情妇团队中,包括著名的玛丽莲·梦露、他太太杰奎琳的新闻秘书、白宫的实习生、好莱坞大小明星以及应召女郎等等,在工作之余,他会在加利福尼亚的各个饭店和游泳池,甚至在白宫办公室里和情人们幽会。

1962 年梦露死于家中,也被认为和肯尼迪有极大关系

在现在看来,肯尼迪的政治功绩也存在争议:《华盛顿邮报》于 2013 年评估肯尼迪的外交政策和立法建树后,认为肯尼迪名过于实:古巴危机、伊拉克政变都有他的过错,并且他在国内的政绩没有实效,越南战争是在他任期内埋下了扩大的隐患,民权法案是在他的继任者约翰逊力推下才通过的。除去人们眼中神化的时代滤镜,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好。但他的死,确确实实永远改变了美国。

永远改变了美国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国第 35 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的陪同下,乘坐敞蓬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埃尔姆大街的迪利广场,接受民众的欢迎,突然之间,几声枪响,结束了肯尼迪总统 46 岁的生命。

那个瞬间,杰奎琳在日记中记载:

突然一声脆响,像是汽车发动机逆火的声音。我的眼前蒙上了一层红雾。紧接着又是两响。杰克的身子像提线木偶似的一弹而起,又跌落在坐位上。他的脑浆迸溅到我的腿上。

鲜血混杂着碎骨和肌肉组织喷射到我身上。杰克望着我,伸手捂着额头,表情错愕,似乎他只是觉得有点儿轻微的头疼。恐怖犹如巨浪袭倒了我。

但很奇怪的是,恐惧之下,杰奎琳的第一反应却是不顾一切地爬向汽车尾部。

一种说法是她受到惊吓,不由自主地去捡一块被打飞的脑组织;第二种是想拉车尾的保镖上车。

仅仅 80 分钟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这名美籍古巴裔的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迅速捉拿归案。这名枪手自幼多舛的命运、被迫中断的学业、长期旅苏的经历以及高超的射击水平,都让他的行刺动机扑朔迷离。

刺杀案发生的几小时后,时任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站在约翰逊身边的,正是刚刚成为寡妇的杰奎琳·肯尼迪。

而神奇的是,在嫌疑人被捕两天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押送途中,枪手奥斯瓦尔德竟然在警局门口被达拉斯当地一家夜店的老板杰克·鲁比开枪打死。杰克·鲁比立刻被逮捕,被判处死刑。可还没等到执行,他就在 1967 年因为癌症死在狱中。

案发两日后,即11月24日当转移奥斯瓦尔德时,他被达拉斯夜总会经理杰克.鲁比(Jack Ruby)击毙……美国民众在电视直播中目睹了这个经过。

负责总统遇刺案件的沃伦委员会,经过了 10 个月的调查,分析对比了 3154 份证据和 552 名证人的证词之后,于 1964 年 9 月发表了一份长达 888 页的官方报告,认为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正是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的雇员——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他从教科书大楼 6 层的窗口向下开枪,将总统射杀,这纯属个人行为。夜店老板杰克·鲁比也是独自作案,枪杀了奥斯瓦尔德,无关其他阴谋。

但饱受争议的是,报告中绝大多数证词,都是在委员会成员未过半的情况下作出的,但这些证词最终都被采信了。

在解释子弹是如何杀死肯尼迪时,沃伦委员会认为,现场射出了 3 颗子弹,其中一颗射偏,另一颗直接爆头。

还有一颗,从肯尼迪的背部射入,并从喉咙射出,继而射中坐在前排的康纳利州长,它穿过了 15 层衣物、7 层皮肤、38 厘米厚的人体器官,以及总统的上衣领结和 4 英寸肋骨的阻碍,并彻底击碎了康纳利州长的桡骨,最终射入他的左腿,造成了 7 处伤口。

而那颗“神奇的子弹”,是在帕克兰医院承载州长的担架上被发现的,外壳依旧完整,只是在尾部有一点点变形。

根据常识推断,按照正常的坐姿,两人身上的 7 处伤口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这颗神奇的子弹,不仅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还可以任意在空中变换方向?80% 的美国民众对沃伦委员会给出的结果并不买账。

一些目击者声称,案发现场至少有 3 声枪响,以及至少 4 颗子弹被射出。而根据测算,奥斯瓦尔德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连发 2 颗子弹,所以,很可能存在另一名凶手。

女儿、儿子参加葬礼,但1999年儿子小约翰·肯尼迪也因飞机失事而身亡。

许多人不相信这份报告,于是,肯尼迪遇刺瞬间的影像资料成了很多野生研究者的最爱,在他们眼中,很多当时在场的人都成了刺杀嫌疑人。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在肯尼迪遇刺后的短短三年中,18 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 6 人被枪杀,3 人死于车祸,2 人自杀,1 人被割喉,1 人被拧断了脖子,5 人“自然”死亡。从 1963 年至 1993 年,100 多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丧命。此外,FBI 还涉嫌销毁包括奥斯瓦尔德本人在内的很多档案。

2013 年盖勒普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至今仍有 61% 的美国人认为这场刺杀是有人在背后阴谋策划的,并且刺杀并不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而是团伙作案、分工合作、交叉射击,—整件事情需要经过极其周密的事先筹划,涉及多个政府组织,并获得多位政府高层天衣无缝的“配合”。

从肯尼迪遇刺到今天,30 多种不同的阴谋论甚嚣尘上,140 多本相关著作出版发行,被怀疑的对象包括美联储、共济会、中央情报局、林登·约翰逊、尼克松、苏联克格勃、古巴卡斯特罗、黑手党等等。每年的 11 月 22 日,都会有大批美国民众自发来到达拉斯的迪利广场开展纪念活动,并要求政府公开调查报告。

肯尼迪遇刺 50 周年,达拉斯迪利广场的大型悼念活动。

究竟是谁杀了肯尼迪?

肯尼迪在位期间,一方面,颁布税收改革政策,严重损害了钢铁石油集团的利益;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终止越战,将严重损害军工集团的利益;他因反对废除白银货币,而被美联储视为眼中钉,此外,他还触动了共济会的利益大蛋糕:印钞权。而当时的副总统约翰逊也有极大的嫌疑,不少人认为,如果肯尼迪没有死,他根本没有希望当总统,其口碑也在民众中极差。

约翰逊总统

此外,素有芝加哥“黑手党公主”之称的安东尼蒂·吉安卡纳在《肯尼迪和萨姆:吉安卡纳和肯尼迪之死的联系》书中爆出内幕:约翰·肯尼迪其实是她的黑手党父亲萨姆·吉安卡纳雇人暗杀的,因为她父亲帮助肯尼迪在大选中赢得了伊利诺斯州的选票,可肯尼迪上台后却“违背承诺”,反而大力打击黑手党的犯罪。

关于这段,我国局座也提到过。

除了以上这些阴谋论,影视作品中和刺杀肯尼迪相关的脑洞也是层出不穷。

DC 电影《守望者》中,笑匠被尼克松要挟,刺杀了肯尼迪,以帮助尼克松提前当选美国总统。

《X 战警:逆转归来》中,万磁王也涉嫌刺杀肯尼迪。编剧推测肯尼迪是变种人,有着类似“ X 教授”的精神控制能力。

1966 年 10 月,肯尼迪的大脑神秘失踪,也许就是为了研究精神系变种人的大脑?

美剧《 X 档案》中,癌人接到上级指令,下令谋杀了肯尼迪。

在游戏《使命召唤 7 》中,中情局的梅森特工也涉嫌杀害肯尼迪。

在这些一厢情愿的脑洞背后,其实是民众汹涌的猜忌与愤怒。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美国民众再也不愿意相信他们的政府。

事实上,在肯尼迪遇刺当年,美国内政外交急转直下,政治坏境也愈加糜烂。

1968 年 4 月 4 日,也就是肯尼迪遇刺的 5 年后,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同年 6 月 5 日,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也在竞选美国总统时被刺杀,而他竞选的口号,正是退出越战和税改。

在此之后,美国深陷越战泥沼不能自拔,种族矛盾骤然升级,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失业率急剧上升,油价飞涨……整个 70 年代,是全体美国人最为苦闷和迷茫的年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全面坍塌,直到今天,那段历史都是美国人不忍直视的伤疤。

而肯尼迪之后的几位接任者,相比之下也确实不如肯尼迪的魅力强大:从全面介入越战的约翰逊,到狼狈下台的尼克松,再到没有存在感的福特和处理危机不力的卡特……直到里根上台,才扭转了美国世纪级大水逆的颓丧。

但里根所代表的保守主义,让那个肯尼迪时代理想主义的美国一去不复返。达拉斯那颗爆头的子弹,让肯尼迪成为了一个理想和悲剧的化身,当美国人回忆起他来,就像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

他的死,结束了美国的天真。

奥巴马曾说,肯尼迪在美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充满理想主义,并敢于根据这些理想来憧憬和重塑美国,影响并激励整整一代人,在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奥巴马在肯尼迪遇害 50 周年时参加缅怀活动,并敬献花圈。

肯尼迪档案解密 为何“留一手”?

2017年10月26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下令公开与前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2891份文件。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陆续将已被总统特朗普授权解密的2891份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文件公布于其官网上。同时,特朗普接受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请求,因出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量,暂时保留部分档案以便进一步审核。

猜测和传闻层出不穷

美国中部时间1963年11月22日12点30分,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的陪同下,乘坐敞蓬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Dealey Plaza)时,遭到枪击不幸身亡。

暗杀事件之后,达拉斯警方迅速抓获凶手——退伍军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但令人预料不及的是,两天后,在从警局被押往监狱的途中,奥斯瓦尔德被酒馆老板杰克·鲁比枪杀,而鲁比4年后也在监狱离奇死亡。

枪杀案发生后,联邦政府立即成立“沃伦委员会”负责调查该案件。经过10多个月的调查,“沃伦委员会”得出结论:案发当天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从教科书仓库大楼6层的窗口开枪射杀乘坐敞篷车从楼下经过的总统,属于单独行刺的个人行动,无关更大阴谋,史称《沃伦报告》。

1976年,美国成立了众议院遇刺案调查特别委员会,从1976年到1979年再次对总统遇刺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得出了与之前相同的结论。

但有证据称,在肯尼迪遇刺后的3年内,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从1963年至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奥斯瓦尔德生前也否认枪击了总统并声明他是一个“容易受骗的人”,他在死前曾说过:“我只是个代罪羔羊。”

这让整个案件蒙上阴谋论的阴影。围绕这一案件的猜测和传闻也层出不穷,美国政府被迫多次出面辟谣。该案件也被称为20世纪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肯尼迪成为美国史上第4位遇刺身亡的总统,也是第8位在任期内去世的总统。

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肯尼迪遇刺档案记录收藏法案》,规定所有联邦政府机构应将其辖内有关的调查资料在25年内公开。2017年10月26日为公开这批档案的截止日期。

为何会被尘封50年

肯尼迪遇刺案疑点重重,留下许多未解之谜,五花八门的阴谋论也在民间流传。主要的几种说法包括:并非单人作案、幕后黑手是中央情报局、与黑手党有关、古巴政府复仇,甚至还有因揭发“外星人秘密协议”被灭口。

2013年4月2日,根据一家专门分析政治动向的美国机构——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所做的调查显示,有51%的美国民众投票认为,刺杀肯尼迪的是一个巨大的秘密阴谋组织所策动执行的,只有25%的人相信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独自行动的。

但根据当时的政策,与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资料将被封存75年至2039年。但这一规定在1990年代发生了转机,电影《刺杀肯尼迪》打破了沉默,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公众开始不断要求公开这起事件的档案。

迫于舆论的压力,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签署了《肯尼迪档案法案》,要求将多达数百万页的调查资料在25年内全部公布完毕,但不包括肯尼迪的尸检照片和X光照片,因为它们已由肯尼迪家族附加了限制条件于1966年捐给海军档案库。也就是说根据1966年6月通过的《信息自由法案》和1992年10月26日的《肯尼迪档案法案》,2017年10月26日为公开这批资料的截止日期。

此前,这批资料中多达98%的内容已经被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陆续公开。尽管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这两大安全机构官员对公开资料持反对态度,坚持部分档案应当继续保密,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10月21日说,“除非接到进一步通知”,他将允许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与前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最后一批机密档案,并当天在推特上宣布此事。

与此同时,白宫也发布声明称,目前,正积极准备在截止日期到来之时,最大限度地公开目前仍在保密中的遇刺事件调查资料。

10月26日,美国国家档案局奉总统特朗普命令,将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案部分机密档案解密,但最终决定基于国家安全,暂缓公布300份档案。

《信息自由法》制定的目的是督促政府机构向公众公开其所持有的档案、文件等信息,以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衡,也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了社会公认的基本原则。《肯尼迪档案法案》要求所有与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政府档案须在25年之后即2017年10月26日对外公开。

但这项法律同时也给后来的总统留了一个“后门”:假如总统认为这么做会损害情报、执法、国防或外交关系安全,也可以选择不公布。所以特朗普政府的“有所保留”是有法律依据的,作为总统,特朗普有权以“国家安全”为由,拦下这些档案。

公开的档案并没有多少猛料

此次获准公开的2800份档案里,主要展现了当年联邦调查局如何殚精竭虑在全世界范围追查哪怕飘渺的一丝线索,也涉及肯尼迪政府的众多秘密行动,包括密谋推翻古巴革命政府的计划。

解密档案记录了1962年9月14日一场由总统肯尼迪和他的弟弟、时任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及一众白宫高级幕僚参加的闭门会议。席间讨论了中情局正在考虑破坏从加拿大运到古巴的一批飞机零件的可能性。当时肯尼迪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乔治·邦迪指出,这类行动需要三思而行。

此外,根据新公开的档案显示,1963年9月28日,奥斯瓦尔德曾被监听到用不流利的俄语同在墨西哥的克格勃探员通电话,10月1日,他又打电话给苏联驻墨西哥大使馆,询问“给华盛顿电报的新情况”。

而在遇刺案发生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已经根据“来自古巴的情报”,盯上了奥斯瓦尔德。在遇刺案发生后,奥斯瓦尔德被捕,新公开的档案显示,美国联邦调查局达拉斯办公室曾接到电话,对奥斯瓦尔德发出死亡威胁。

即便如此,鲁比仍然在押送途中将奥斯瓦尔德枪杀。更加蹊跷的是,根据新公开的档案,在肯尼迪遇刺前25分钟,远在英国的《剑桥晚报》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让他们打电话给美国驻英国的大使馆,因为“有大事要发生”。

但档案也显示,苏联认为奥斯瓦尔德是一名“对国家与任何事都不忠的神经质疯子”。苏联也忧心肯尼迪遇刺是一桩阴谋,或许还是由当时的副总统詹森或右翼分子策划。苏联当时还担心,会有鲁莽的将领于肯尼迪遇刺后发射导弹而掀起战争。

有资料显示,莫斯科当时认为美国前总统詹森要为这起暗杀案负责。胡佛也开始忧心肯尼迪遇刺案出现阴谋论。他说:“我所关心的是,得能拿得出东西,以便说服大众相信奥斯瓦尔德是刺肯案的真凶。”

档案公开“留一手”让人失望

档案公开后,多家美国媒体表示,将组织人力尽快浏览这些文件,向民众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美国舆论认为,公开档案会令公众进一步了解凶手刺杀肯尼迪的动机,以及行凶前后的更多细节,但似乎没有指望解密档案中会有什么真正的“猛料”。

历史学家们期待,解密档案多少能使多年来甚嚣尘上的阴谋论消停点儿。但白宫决定有所保留,让他们失望。波士顿大学研究美国总统历史的学者派特里克·梅尼说:“只要政府还把着这类档案不公开,就会更加刺激人们的疑心,怀疑肯尼迪遇刺有什么烟幕弹。”

一些学者说,当年官方认定的凶手奥斯瓦尔德在刺杀事件前曾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逗留了6天,证词宣称他是为了向当地的古巴和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但具体细节不明。档案也许能揭开这场神秘旅行的真正目的。

此前,美国政府已经公开过大约3万份相关档案,内容有一定删减,但并不能说服阴谋论者。这次大家更关心的也是“不宜公开”部分。但特朗普政府这次留一手的决定使得美国各界感到失望。

“我没有其他选择。”特朗普在一份备忘录中这么解释“留一手”的决定,理由是现时公开全部档案对国家安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特朗普决定对暂时封存的那几百份档案设6个月的审议期。

他将“施压”相关情报部门,除“极少的例外”,其余均尽量公开。而白宫官员将“留一手”的主要责任推到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身上,目前,特朗普政府也正处于“不得已”的境地。而仅凭现时公开的档案很难进一步准确地还原历史真相,到底结果如何还需静待审核结果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