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本篇文章毛主席写于1937年5月8日,是其在延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所做的结论。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毛主席在此次会议上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与会人员大都赞同毛主席的判断,有少数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毛主席在最后一次会议上做了今天要讲的这篇报告,目的是进一步解释原因,统一思想。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

延安

一、和平问题。毛主席提出要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的前提是日本侵华成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国共之间的冲突成为次要矛盾,因此内部环境应向着和平的方向迈进,集中力量反抗侵略。部分同志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激进的认为蒋介石的顽固思想不可去除,而从当前的局势看来日本人似乎还不急于动武,反而要走拉拢策反的道路。实际上恰恰相反,国内的和平大势,是由多方面促成的——日本的进攻方针、苏美英法等国利益诉求、人民的逼迫、资产阶级的分化等等,这些非蒋某人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回头路是可能会走的,但趋势不可逆转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2)

1937年延安标语

二、民主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只强调抗日就行,民主只是抗日行动的衍生品。毛主席批评了这种看法。从我党斗争的历史来看,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和平是抗日的条件,而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又能为民主运动发展提供有利环境。不能认为,抗日战争一旦开始,我们就也成为了军事至上的国度,一切为战争服务不错,但民主、自由的国内环境,对于战争的发展和胜利是大大有利的。我们倡导的“国民大会”,对激发团结、振奋人心意义重大。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3)

毛主席在延安

三、革命前途问题。这个问题毛主席多次讲解过,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我们无产阶级共产党的同盟者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敌人是大资产阶级。同志们要坚信,社会制度终究要转变到共产主义,只是时间未知,付出的鲜血未知,这取决于我们的努力。部分人的悲观态度,或者认为联合国民党抗日是放弃原则,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反对尾巴主义,但又反对冒险主义和急性病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4)

延安

四、干部问题。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有最广泛的人才。指导伟大的革命,我们党的力量好远远不够。因此,毛主席指出,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早就成万数的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的干部。如果说共产党决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那么共产党员就决定共产党的成败,再艰难再伟大的事业最终还是要人是做的,这些人能抛弃懒惰和消极性、一己私利、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自高自大吗?这是要命的问题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5)

党的干部

五、党内民主问题。在于国民党反动派、军阀等斗争的时期,我们党集中制表现的多一些。下一步,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既然我们定下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的策略,就要发动起一切可发动的聪明才智,放开手脚锻炼全党的干部。在团结统一的基础之上四面开花。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6)

民主集中制

六、大会的团结和全党的团结。团结是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基础,团结就是力量。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胜革命伟业。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7)

团结就是力量

七、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未来一切资本主义反动派的打倒,都需要我们全党同志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去宣传、鼓动和组织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与我们建立稳固的同盟。以无私之心,争取千百万群众之支持,则革命无不胜

毛选矛盾论全篇(毛选第一卷第十六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8)

为人民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