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女子深陷网络被骗420多万元(真的有安全账户)

冒充“公检法”诈骗,即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的名义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从而达到向其实施诈骗的目的。诈骗分子通常会扮演“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骗受害人涉嫌洗钱、信用卡透支、医保卡冒用等,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陷阱,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者缴纳各种自证清白的“保证金”,从而实现犯罪分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我是检察院的 法院的

叮咚 公安局的

你涉嫌藏毒 洗黑钱

你的通缉令 拘捕令

不要泄密 按我说的去做

真实案例

近日,在经开区做点小生意的淮安人毛某接到了一个未知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淮安社保总局的工作人员,在单位例行检查中发现毛某的身份证在北京办有一张医保卡并违规非法报销了10650元,要毛某赶快在北京报警。

听到自己名字的医保卡违规报销这么多钱,还有零有整,毛某有点害怕,连忙和对方解释说自己不在北京,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对方让毛某联系北京公安的“周警官”,并给了毛某“周警官”的联系方式。

毛某联系上“周警官”后,“周警官”先让毛某做个录音笔录,又让毛某在手机上下载了三个APP(TenmLink、Testlight、安全控件),紧接着让毛某赶紧登录安全控件APP,输入自己各大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并让毛某分别把自己支付宝、微信、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入他提供的所谓农行“安全账户”,直到“周警官”让毛某把“网商贷”里的钱也转到“安全账户”时,毛某才感觉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随后,毛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报了警,而此时毛某已经累计被骗92996元。(以上人物为化名)

宜春女子深陷网络被骗420多万元(真的有安全账户)(1)

揭秘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

宜春女子深陷网络被骗420多万元(真的有安全账户)(2)

Step

01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以此获得事主的初步信任,以便其按照“话术”诱骗。

Step

02

诈骗分子以严厉语气,以期震慑受害人,让其因急于证明自身清白或挽回损失,答应配合所谓的“调查”。

Step

03

为了让骗局更加真实,诈骗分子通过反向“话术”引导,威胁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进一步骗取信任。

Step

04

受害人自证清白的唯一办法:配合诈骗分子资金调查,将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宜春女子深陷网络被骗420多万元(真的有安全账户)(3)

如何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

一是留意来电号码。此类案件中,多数来电均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 ”或“00”等前缀,见到此类号码,可以基本判定为诈骗电话。

二是“公检法”机关是不设立安全账户的,更不会通过电话、微信等通知你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轻信、不转账。

三是如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110或检察服务热线12309进行核实。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一定要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报警。

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后怎么办?

宜春女子深陷网络被骗420多万元(真的有安全账户)(4)

存留好证据,什么都不要删。如钓鱼网站、APP、通话记录、短信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骗子的收款账号、收款码、银行卡号及姓名、设置的呼叫转移电话号码等。并且第一时间拨打110求助,提供骗子收款银行卡号、姓名,申请紧急止付,由警方冻结涉案账户,尝试阻止被骗资金转移。

被骗后,还需要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做笔录。检查手机安全性,卸载来历不明的APP。如果曾设置过呼叫转移,手机输入”##21#“后拨号,取消呼叫转移。

总而言之,冒充“公检法”诈骗形式多种多样,警方提醒您,尽量使用大厂商的APP和网站,大厂的信息安全工作受到国家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内部员工都很难看到完整的用户个人信息。尽量不要在来历不明的网站和APP内填入个人信息,减少个人信息被卖给骗子的概率。但任他套路再多,最终目的仅有一个,那就是让受害人转账汇款,我们只要牢记一句话:任他套路连环转,牢牢记住不要转!让自己免遭诈骗!

来源:宿迁警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