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另一首诗(别董大二首高适)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大也离开了长安董大,原名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琴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高适的另一首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适的另一首诗(别董大二首高适)

高适的另一首诗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大也离开了长安。董大,原名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琴师。

这一年,高适44岁,此前科举落榜(46岁才中进士),因此一直到处漂泊谋生。这年冬天,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遇到了董大,短暂相聚就又要分开,于是高适写诗赠与董大。

“现在是阴天,天上布满了曛黄色的乌云。北风吹着大雁离去,漫天雪花飞舞。不要担心前路迷茫没有知己,天下谁能不认识你呢?”

高适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进行了安慰,也对处于困顿中的董大进行了鼓励。可是高适自己也是在困顿之中。

“我就像天上的鸟一样四处奔波而又没有安身立命之地,也只能自伤自怜了。我自从32岁科举落榜离开长安已经12年了。现在依然穷困潦倒,谁又愿意这样呢,太多的无奈。今天相逢,连请你喝杯酒的钱都不够啊。”

《别董大二首》高适 唐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 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 翮 hé:鸟的羽翼。飘飖:飘动。

* 六翮飘飖:比喻像鸟一样四处奔波而无结果,只能自伤自怜。

* 京洛:长安和洛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