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

文图 | 崔方春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1)

2020年12月2日,刚到万宁的第二天上午,常住神州半岛的朋友递给我一袋水果,“那棵树上结的,放几天皮变黄再吃。”说完,便匆匆离开了。回到家,想着朋友的嘱咐,看着又大又绿又奇特的8个果子,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2018年春节期间,小妹妹一家三口自驾到三亚旅游,回半岛的那天晚上,外甥小清送给我和老伴一包各样水果。其中,有几个梆梆生硬,略带光泽,皮色青绿,大于鸡蛋的果子惹人生奇。由于牙口不好,我俩摸了摸,掂了掂,便放到了果篮里。

第二天一大早,妹妹打来电话:“哥,那几个皮色青青形如鸡蛋的果子千万不要吃啊。它既不甜又不酸,硬得跟石头似的不说,涩得拉不动舌头。刚才,我放进饭锅蒸了二十多分钟,拿出来还是掰不动分不开。卖家说是很好吃的蛋黄果,这是什么嘛!让人坑了,让人坑了。”她有些愤愤不平。其实,卖水果的摊贩并没有坑人,是我们自己不懂“放放再吃”罢了。

蛋黄果,别名仙桃、蛋果。富含糖、淀粉、磷铁钙、粗脂肪、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具有帮助消化、提神醒脑、化痰补肾、镇静止疼、活血强身、降压降脂的作用。除生食外,可制果酱、冰奶油、饮料和果酒。它果实球形,未成熟时绿色,成熟果黄绿色至橙黄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黄色,富含淀粉,质地似蛋黄有香气,含水少味微甜,其口感味道介于地瓜和榴莲之间。种子1-2粒,大果有的3-4粒,多为椭圆形。蛋黄果成熟采摘后需要存熟4-7天方可食用。不懂行的买了即吃,肯定是硌牙拖不动舌头,蒸不熟煮不烂了。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2)

蛋黄果树喜温耐旱适应性强,沙质土壤最宜栽培,树高可达6米。它原产古巴和北美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柬越泰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多有种植。很可惜,作为候鸟的我只是在超市和果摊看到了它成熟的果实。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3)

有幸看到树和树上的蛋黄果,是庚子年春去半岛的朋友家串门。院子里一棵栽了六七年的蛋黄果幼树,根部直径十几厘米,高两米有余,冠径大于三米,分枝浑圆,嫩枝褐色,狭长坚纸质般的叶子密密麻麻长满一身绒毛的新枝,好一个郁郁葱葱。主人告诉我,鸡蛋果树全年结果,10月中旬和2月中旬是最集中采摘期,只要有肥有水管理到位,基本可以常吃不断。这棵树栽下三年开始挂果,现已进入盛产期,全年能结200多个,她家四季都可以看到吃到新鲜的蛋黄果。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4)

正如主人所说,根根果枝都坐满了不同时期的果子。下端的,形如鸡蛋,大如童拳,有的微黄,有的青绿,伸头探脑,深情依依。中段的,一个一个像海南青枣,牢牢挂在树枝上,坐果时间肯定晚很多。枝稍的,只有花生米大,是刚刚谢花的果纽子,不细心去找根本发现不了它。这些坐果早晚不一,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果子,借树叶和皮色与人捉着迷藏。这个角度,它大大方方作个鬼脸,换个角度却不见了。刚走两步,它又露出脑袋鼓着肚皮跟你打起了招呼,煞是可爱。

我持手机转来转去,找来找去,一会儿拍它们的脑袋,一会儿拍它们的屁股,张张照片十分美丽。很可惜,我没有口福尝到它,因为还不到采摘期。蓦地,不知被蛋黄果的样子吸引还是出于好奇,我不顾朋友在场,竟然双手扒开浓浓的树叶,伸出长长的脖子,将脑袋靠近树枝,鼻子贴近一个青黄的果子,一抽一抽忘情地嗅了起来。朋友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半开玩笑地说:“别闻了,小心扎伤你的脑袋和鼻子。给你留着,等过来越冬时捎给你。”结果,我没往心里去的玩笑话,竟成了朋友的诺言。到达海岛的第二天,即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5)

转眼就是一周,朋友送的果子变黄了,变软了,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了。我摸起一个,两手轻轻揭开油纸般的果皮,露出蛋黄般的果肉,细细品起了滋味儿:甜甜的,糯糯的,醇醇的,香香的......

西双版纳蛋黄果(醇香糯甜蛋黄果)(6)

作者简介:崔方春,山东青州人,从事银行工作41年,退休职工。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诗歌散文数篇,出版长篇传记《往事记忆》。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