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乡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溧阳80后新农人孙翔)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 三月赏花,五月收籽时值初夏,在社渚镇西汤村百亩油菜田里,沃野千里,一片金黄,两台收割机轰鸣穿梭其中,奏响了一曲丰收的赞歌这片丰收的油菜田,属于江苏汤大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翔,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90后新农人乡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90后新农人乡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溧阳80后新农人孙翔)

90后新农人乡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 三月赏花,五月收籽。时值初夏,在社渚镇西汤村百亩油菜田里,沃野千里,一片金黄,两台收割机轰鸣穿梭其中,奏响了一曲丰收的赞歌。这片丰收的油菜田,属于江苏汤大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翔。

“收割机的效率很高,现在国家都倡导智慧种田,我们农场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了,我们要当新农人,要用新技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路。”身材结实、举止利落的孙翔退伍返乡后扎根农业十余年,以“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为依托,扛起了一面乡村振兴的担当大旗。如今,这个“80”后的新农人已经蜕变成了溧阳小有名气的“种田大户”。

专注农业,打造品牌迅速发展

2009年,退伍返乡后在企业摸爬滚打了四年的孙翔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岳父的熏陶下学起了种田,和土地“打起了交道”。“二十几岁就去种田,一开始我还不愿意,后来慢慢地对土地有了感情,民以食为天,既然决定要种粮就要种出好粮!”说干就干,孙翔充分发扬了着退伍军人的特质,不怕苦不怕累,撸起袖子,卷起裤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钻研农业。

2013年,孙翔在在社渚镇西汤村承包了3100亩土地,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核准同意冠以省级名称的公司制家庭农场——江苏汤大伯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这些年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带领公司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江苏绿色生态种植基地、江苏省5A级诚信粮油示范单位、江苏省十佳诚信家庭农场、溧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孙翔个人先后也被誉为江苏优秀农民企业家、现代农业建设标兵、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

2021年,农场实现了小麦亩产700斤,水稻亩产1260斤的好收成,全年实现销售商品粮800万斤。其中,稻田套养龙虾1200亩,获得了龙虾亩产180斤的好收成。2021年服务农户达1500户,机械服务面积22800亩,其中机收割5100亩,机插秧5000亩,机耕机耙6200亩,机植保6500亩。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其中全年经营总收入1800余万元,实现利润220余万元,成绩骄人。

开拓创新,精益生产提质增效

时代在进步,农业生产也不再只囿于传统模式,农业只有迅速拥抱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才能实现有效益的倍增,孙翔早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坚持下,公司投入了近4000万元,购置设备,改造厂房,推动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谷物收割、烘干、加工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械操作规程,具备原粮、成品粮检验等功能。

记者在公司看到,厂房上赫然写着“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发展靠科技”的标语,充分显示出孙翔推进机械化生产的决心。如今,厂房的主烘干区、储存区、加工区、设备存放区等布局合理,解决了农民下雨天无法日晒菜籽、稻谷导致发霉的问题。在设备存放区域,里面大大小小停放了百余台设备,其中,两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还装载了北斗卫星系统,传统的插秧机需要2-3名工人工作,而现在只需要1名工人摆放秧苗就可以,让农民种田更加省心省力。

“做农业就是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粮。”孙翔在不断提升稻米质量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发展绿色农业,孙翔告诉记者,农场开辟了1200亩稻虾共生田,稻虾共生田全程不施化肥,农场土地灌溉用水取自常年水质保持在III类水的天目湖水库。不光田里的小龙虾能卖上高价,生产的稻米也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价值双赢。

农场里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出的无公害大米通过“4个统一”模式确保优质优价,即统一优质品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植保、统一收购。孙翔表示,公司从选种-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都坚持层层严格把关,并建立健全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孙翔让这个从茅山老区经济薄弱村走出来的大米走出溧阳,受到了更广泛的欢迎。2018年,“汤大伯大米”被“一带一路”中国品牌国际化论坛组委会授予一带一路·中国品牌国际化论坛指定健康食品。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推动了农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规模化、产业化和水利建设配套的步伐,也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热心公益,产业延伸扶农助困

农业越做越顺,退伍不退色,换装不换心的孙翔始终没忘扶农助困,为乡村振兴出分力。“军旅生活让我们每个当过兵的人,从骨髓里融入了担当、奉献的精神。在我内心深处,始终希望能够回馈社会,一人富不如一起富。”孙翔告诉记者,为积极相应江苏省扶贫“三会”奉献爱心的的号召,他积极争取到省扶贫“三会”的示范项目,并为江苏省溧阳中学、光华中学25名困难家庭学生,每人每年定向资助,并跟踪服务,勉励学生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另外,每年在助医、助残、助困工作中,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表彰。2021年,公司被授予溧阳市扶贫示范项目和助学帮困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公司实行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等举措,扩大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作用,虽然是全程机械化,但公司依旧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0余个长期岗位,农忙时间提供100多个临时岗位,带动周边低收入农户就业人数280人次,帮助缺乏劳动力和低收入贫困户66户,实施免费或减少农业作业费35万元,为周边农户提供了机耕、机耙、机插秧、机收割以及粮食烘干加工等作业服务,累计面积达90800亩,受到了周边许多群众的赞扬。现年61岁的公司员工沈军才告诉记者,他就是附近村民,在农场干活经十年了,一年能挣四五万,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对于孙翔而言,心中的“现代农业地图”还在不断完善中。“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村里,愿意建设家乡,愿意从事农业。”孙翔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做好“农业 ”文章,持续在生态农业方面发力,开发一些农旅项目,并且会永葆军人本色,竭尽所能培养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讯员 管倩

编辑: 张宇熠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