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物件挖掘红色记忆(上百样老物件唤起红色记忆)

来源:中山日报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旧蓑衣、老式煤油灯、草鞋、底部生锈的搪瓷盆......一个个老物件,记录着新中国成立前的那段艰辛岁月。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圃镇石军村七宅涌尾三队荔枝基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里收藏展示着很多带着岁月温度的老物件。

寻访老物件挖掘红色记忆(上百样老物件唤起红色记忆)(1)

近年来,石军村正坚持以“红色 绿色”为发展理念,不断深挖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探索红色乡村旅游新模式,吸引了不少单位团体来访、观光,从而带动了村内餐饮、采摘、土地出租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深挖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石军村积极挖掘、整理抗日战争遗址遗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白墙灰瓦的村标广场,“石军村”三个黄色大字在绿色田野的映衬下格外闪耀;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内陈列着90多张珍贵的图片,还有14件革命时期的实物,展示了石军村的历史和罗若愚、冯六女、欧初等革命先烈在石军的革命事迹;石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石军村的这些红色景点均对外免费开放参观。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们还专门设计推出了革命老区的纪念邮票,里面有石军村的历史变迁,也算是一个文旅衍生品。”郭宋华拿着邮册向记者介绍,石军村借势红色旅游,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从而带动了村里的家庭农场、农庄等文旅项目陆续落地,刺激了餐饮、采摘、物业租赁等消费,从而走出了一条“红色 绿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对乡村振兴的促进有重要意义。

“是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是个博物馆”

一众红色景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基地门口有一座以竹做柱、以草做顶的瞭望塔,旁边文字注释着:“1941年9月,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作出‘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决定……此为游击队的哨所。”

寻访老物件挖掘红色记忆(上百样老物件唤起红色记忆)(2)

基地还原了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交通联络站、罗若愚旧居、知青下乡体验田、哨兵站岗等场景。大量的怀旧元素,让人仿若回到过去的时光,唤醒了一个个红色回忆。“这里我们复原了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部分设施和陈设,用沉浸式体验的形式教育下一代,革命先烈所处的环境和不容易。”石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宋华向记者介绍,石军村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涌现出了一批以罗若愚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具备深厚的红色旅游资源。

寻访老物件挖掘红色记忆(上百样老物件唤起红色记忆)(3)

“你看,以前的锅就是比现在的锅要大,我们也还原了。在基地内陈列的竹席、窗、蓑衣、锅等,很多都是我们从村里找出来的旧物。上周,有个广州来的专家来石军参观。他对我说,这里不单是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是个博物馆。”郭宋华指着草屋内的灶台和铁锅说,基地的建设选址就是当年南番中顺中心县委交通联络站的旧址,就连荔枝树也是当年罗若愚亲手栽种的。

据了解,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总占地15亩,投入130万元兴建,共摆放了100多件老物件,并进行了特色墙绘,已于今年4月30日对外开放,至今已经接待了黄圃镇内、外不少团体和单位,平均每天都有5-6个单位前来,还有一些散客自发前来。这里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石军村民日常休闲的地方,已成村内文旅新地标。

本文来自【中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