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

把一只猫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同时还放入一个放射性的粒子和一瓶毒药。放射性粒子发生放射的概率是50%,不放射的概率也是50%。一旦放射,将触发机关打破药瓶毒死这只猫。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在未打开盒子之前,这只猫将处于既活着也死了的状态。直到打开盒子观察的瞬间,猫的状态变成一个确定状态,猫的生死被瞬间决定了。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1)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

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什么叫既活着也死了。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某天你出门,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忘卧室了,你知道你的钱包要么在床上,要么在书桌上,于是你回去拿,发现钱包在床上。那么问题来了:你推开卧室门之前,钱包在哪呢?你可能会感到这个问题很奇怪,当然在床上啊。很好,爱因斯坦也和你一样想。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2)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在科学家那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量子力学家们认为,在推开卧室门前,钱包哪也不在,而在床上和书桌两个位置的叠加态,推开卧室门的瞬间,钱包的位置随机坍缩到了床上。你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什么叠加态,什么坍缩,这不是“专家”们故意造的词来忽悠我们的吗?事实上,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实验都在佐证量子力学的理论:推开卧室门前,钱包就是哪也不在。

到目前为止,你可能还是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它动摇了我们的常识,也动摇了现代科学的根基——唯物主义。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3)

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19世纪末,物理学家们开始纠结一个问题: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为了找到答案,他们进行了一个实验——双缝干涉实验。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4)

用一个发射光子的机枪对准一个木板上的两条缝发射,假如光是由粒子组成,那当它通过双缝呈现在后面的屏幕上时,就会留下两条杠,这就和子弹击中目标会留下孔是一样的道理;假如光是由波组成,那根据波动原理,通过两条缝的两道波会各自震荡干涉,波峰与波峰之间强度叠加,波峰与波谷之间正反抵消,最终呈现在屏幕上,应该会是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屏幕上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5)

那就真相大白了,光是波。

科学家们进行了第二次实验,他们将光子机枪改成点射,即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射,屏幕上应该出现什么呢?光子既然每次只发射一个,那么它每次只能通过双缝中的其中一条缝,那就没有两道光波的干涉,可是屏幕上还是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很让人费解了。两个缝每次明明只有一个缝有光子,那它和谁震荡干涉呢?难不成和自己干涉?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6)

答案应该就是如此,它在和自己干涉

此时你应该还是非常费解,结果不是已经出来了吗?我们接着讲下一个实验。还是双缝干涉实验,这次科学家在双缝前放置一台探测器,可以观察到光子每次从那条缝隙中通过,科学家们发现,光子确实每次只从两个缝隙中其中一个穿过,那就真相大白了,光子确实是在自我干涉,可当科学家们再看后面的屏幕时,所有人都头皮发麻,屏幕上显示两道杠。怎么回事?只是在实验中加了个探测器,干涉条纹就变成了两道杠?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光量子假说——波粒二象性

由于当时哥本哈根诠释尚未提出,而且光无论是波还是粒子似乎都说得过去,正当科学家们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时,爱因斯坦提出了个大胆的假说——光量子假说,并在后来演化成了波粒二象性,即光子是粒子也是波,在传播时显示为波的性,观测时为粒子的性质。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7)

到这里,似乎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双缝干涉实验一点都不可怕,用波粒二象性足以解释。但量子力学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延迟实验

1979年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实验,他们继续之前的双缝干涉实验,他们先不加探测器,算好光子落到屏幕的时间,在最后快要落到屏幕时放上探测器,结果无论探测器速度多快,只要加上探测器,屏幕上一定显示两道杠;反之亦然,一开始就放上探测器,在光子落到屏幕的最后一刻撤掉探测器,屏幕上一定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8)

也就是说:光子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我们是否进行了观测。

目前已知的说法是:一个光子却从两个缝隙同时通过,就和我们文章开头所讲的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概念,猫是处于“又死又活”的叠加态,光子是处于两条缝隙同时通过的叠加态。但当我们观测时,从两个缝隙通过的光子就从叠加态坍缩到从一个缝隙通过了,基于叠加态而形成的干涉条纹就被测量这一行为给破坏了。

量子力学简单解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的吗)(9)

其实截至到目前,还是没有人对于此问题能给一个确切的解释,我们的世界就好像一个电脑系统,只有当我们在使用其中某个软件时,系统才开始为软件进行渲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