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重度残疾人养老办法(肢体三级残疾人何积渠)

工作中的何积渠□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山东省农村重度残疾人养老办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东省农村重度残疾人养老办法(肢体三级残疾人何积渠)

山东省农村重度残疾人养老办法

工作中的何积渠。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他是肢体三级残疾人,却凭着不服输的性格,走在了脱贫攻坚的前沿。他凭借辛勤的劳动创造出美好生活,不但自己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一把手”,而且还带动周围农户脱贫致富,他就是恩平市良西镇雁鹅村村民何积渠。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扩大了生猪饲养,收入大幅提高,改变了贫困状态,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精准扶贫带来致富希望

何积渠今年51岁,妻子余桂兰也是肢体三级残疾人,家有两个儿子,在残联帮扶之前,何积渠夫妇主要靠在家养猪和种田、种菜维持生计,生活贫困。

当初,何积渠也想过到外面打工帮补家计,无奈因自身残疾,未能如愿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小时候患了脑膜炎导致残疾,为了供我读书,父母生活得很困难。因为跛了脚,我想找份好工作都找不到,所以在家创业,养猪、养鸡、养鹅、养鱼等。”何积渠说。

面对家庭的贫困和残疾的身体,何积渠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常说:“我虽然肢体残了,但脑子不残,残疾人靠奋斗一样能脱贫!”

为了生计,何积渠开始了自主创业,在自家村边租来场地,夫妻两人在家开始办起了禽畜养殖场,“一开始啥也不会,全靠自己摸索,非常困难。”何积渠回忆,特别是2018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肉猪饲养形势不容乐观,猪苗补栏成本高,生猪发病风险高,何积渠一度感到前景迷茫,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恩平市残联通过下乡扶贫筛查后,获悉何积渠有意向发展壮大养猪业,并且符合残疾人扶贫条件,于是决定对其家庭进行扶贫帮助,于2017年、2018年相继扶持5000元残疾人发展生产资金共10000元,帮助其改造猪舍和增添设施扩大发展生产。

“以前我才养几头猪,孩子读书都没有钱交学费,要等把猪卖了才有钱交学费。后来,残联知道我这么困难,出资帮我修建了几间猪舍,现在生活好转了,没这么困难了。”何积渠说。

脱贫致富成为养猪能手

在恩平市残联的帮助下,何积渠重拾信心,只要一有时间,夫妻二人就钻研养猪和防疫技术,很快便掌握了母猪保健、猪病治疗、繁育等技术等一体化养猪理论、实践操作技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何积渠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夫妻二人从养猪新手逐渐成为养猪能手,养猪规模也从当初不到10头发展到现在的每年出栏生猪70余头。何积渠笑着说:“养猪这事,脏、累、苦,但至少能让我们残疾人有事情干。”

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努力拼搏,何积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辟了创业新天地。如今,何积渠养了母猪、肉猪70多头,种了水稻、蔬菜5亩,随着养猪技术经验的积累,肉猪生长速度和母猪产仔量得到了提高,利润也随之增加了许多。家庭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500元增加到50000元,经济收入较为可观,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实现了脱贫。

“吃水不忘挖井人,政府帮我过上了好日子,我也要帮助更多的人。”通过长时间的养猪,何积渠有了自己的经验,这时他脑海里也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残疾人发展创业,共同致富。

“养猪技术、管理包括销售,我都可以帮忙,尽自己一份力。”乐于助人的何积渠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援助,手把手传授养猪技术,在他的指导下,周围农户的养猪技术得到了提高,也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