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小乌(遥远的吊乌)
■鼓浪屿内厝澳菜园的吊乌,清末人工彩色明信片。陈亚元供图
■图片选自《湖里文史(禾山卷)》(2014年)。 蔡天敏供图
蔡天敏
在古老的汲水工具中,吊乌是个大家伙。人们用小吊桶往井里打水,是轻轻地放下绳子,重重地提上来。而用吊乌打水,则是重重地压下去,较轻地打水上来。
从前在闽南一带的野地里,经常可以看到吊乌。吊乌是由木头、竹篙和石头制作而成的。首先在井旁斜矗一块长条石,作为吊乌的支杆,在条石上再嫁接一段木头,作为和竹篙会接的一个枢纽,竹篙的尾部绑上一块石头,作为起吊的重量,在竹篙的前面,连接一根细长的竹竿,尾部拼接一个吊桶,一个吊乌就制作而成了。
儿时的江头小镇,布满了水井。离家最近的麦子井,本来没有吊乌,后来江头果林队设立了一个豆腐坊,他们就来麦子井拉水,因为井水甘甜,制成的豆腐也就特别好吃。于是,在井旁设置了吊乌。用吊乌打水是要有技巧的,首先你是要有点儿力气的,因为操持着竹竿往井底压时,力气不够的话,反而会让竹竿把你的身子往上吊,人有时就会悬空,倘若心一慌释手放弃,吊桶就会从井里反弹出来……
离麦子井不远处还有一个水井,我们叫它顶井,意思是它就在麦子井的顶上。它的四周都是菜畦,旁边立着一个吊乌,菜农们就用它来打水。他们压下吊乌,翻转吊桶,顺着竹篙往上提,动作娴熟优美。
在沿海一带,有数不清的吊乌。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蒋飞机骚扰我前沿时,看到一架架高高竖起的“吊乌”,认为是高射炮群,便慌慌张张地溜回去了。
如今,故乡的井大都已被填平,那些依附井旁的吊乌也就不复存在。但我至今依然记住它们的模样。长长的竹篙,剑一般地直指蓝天,像是一根硕大的杆秤,在称着四季的收获,以及田野的重量。
【编辑手记】
吊乌与桔槔
■明《天工开物》中的桔槔图
萧春雷
收到《遥远的吊乌》这篇稿子时,作者只附上《湖里文史》上翻拍的图片,不大清晰。我与作者蔡天敏先生联系,问他厦门现在还有没有吊乌井?他说会再去找找。数天后他沮丧地告诉我,连钟宅那边也没有了,看来,岛上真的没有吊乌了。
我不甘心,向著名收藏家陈亚元先生求助。他很快发给我一张清末鼓浪屿的彩色明信片图片,还附了一段文字:“在我收藏册里有一张明信片,很多人不知叫啥玩意儿。这张明信片乍一看像鼓浪屿中华路有个菜园,孩提时阿伯用这器具打水,浇菜。这器具名叫吊乌……”
半个多世纪前的厦门岛和鼓浪屿,这种名叫“吊乌”的取水工具还很常见,成为很多老厦门人的童年记忆。
我在北方见过这种取水工具,但不叫吊乌,可见它遍及全国。上网查找了一下,原来它的学名叫桔槔,在闽南被称为吊乌。桔槔利用杠杆原理取水,轻便省力,我国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发明,历代农书都有记载。《庄子》说:“且子独不见桔槔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形象地描述了桔槔取水的过程。
一种在中国流行了近三千年的取水工具,半个世纪内遽然消失,的确是难忘的乡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