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讲解(弗洛伊德晚年最经典的心理三个概念)
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是不是感到有点晦涩难懂,那就简单地说。
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三个概念。
“本我”就是追求快乐的,无意识、无计划的,最原始,像婴儿那般。
“自我”就是“我”的觉醒,人类特有探寻自己的开始。
“超我”就是追求完美,也就是高维度的唤醒。
“本我”是我想要,“自我”是我能要,“超我”是我应该要。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自我与本我:精装典藏版》,称得上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
本书包含了《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有点像人的三重觉醒:天性、自性和超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
本我年轻的自己,不知愁苦为何物。有万般青春可以肆意挥霍,享乐便是首要需求。人生海海,想那么多做什么,快乐至上,追逐可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东西。可能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影子,排几个小时等来的一笼包子。
复归婴儿,一派天真与自由。
我们贪吃、贪睡,追求快乐。这是人性。也就是本我。
本我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是指原始的、非个人的、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它包含了所有本能的驱动力,可以让人立即感到满足,就像一个装满了煮沸的本能和欲望的锅。它遵循幸福的原则,急切地寻找发泄,盲目地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都是无意识的。它是被压抑和排斥在意识之外的人的非理性和无意识的生命力、内在动力、本能、冲动、欲望和其他心理能力。
自我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经历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与别人有何不同。探寻起了自我的不同。
它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如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它是反道德,伦理角度的我。也就是王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
人需要领悟,修炼而超越我。跨越了本我和自我的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做自己。
明心见性,从容洒脱。
弗洛伊德是西方研究人心的,老子是东方研究人心的规律的。无论东西方,如果是真理的东西,便是描述有万种变化,其义却是异曲同工的。
晚年的弗洛伊德,同样研究了一辈子,体悟到人就是从本我到超我一种探索的过程。再探索与佛家所说的,自性、本性与佛性,如出一辙。每个人的超我都存在,需要自身不断地向内求,自己悟到的便是自己的。
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人的一生,只是经历的过程,从认识自我,到控制自我,到醒悟自我。
人离不开三个我,我们在这其中打转,常常一个起来,另一个被压制。像是易讲的,太极。循环往复,当下的清净,便是最高的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