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多发于哪(百年前乙卯年水灾死伤者10万)

#历史上洪灾与治水#

有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洪灾水患的次数达1029次之多,特别是那些超强、超洪水警戒线的洪和灾所至,农田被淹,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民不聊生,与无数次与洪灾抗争,历史上有治水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公元前214年蜀郡守李冰为治水,完成了都江堰的水利设施,从此造福民众,伟后世万众爱戴。

而在近代以来历次的水灾,要数史称“乙卯年水灾”,至今还让人刻骨铭心,历历在目。

191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由于华南地区连降暴雨,北江、西江及东江水同时暴涨,导致北江石角围和永丰围等堤坝多处溃决,西江的景福围堤坝也溃决堤,泛滥的洪水像野兽一样,咆哮直泻,与东江滔滔洪水汇流,更使得洪峰像脱缰野马长驱直入到省城,导致广州被洪水淹了七天七夜,三分之二的地方成为“水城”;据一位名叫劳逸风的回忆,他说当年才13岁,洪水涌入,珠江水位上涨有丈余高,长堤、西濠口、西关等地势,由于低洼的地方,水浸特别严重,有点地方洪水浸至门楣,房屋被洪水围困,房屋倒塌无数,民众无家可归,当时很多人爬上树避水,因为怕小孩被洪水冲走用绳子栓在树上。严重的水灾十三行一带还失火,大火烧了17个小时,当时为躲避水的民众60余人都在九如茶楼上,大火导致茶楼倒塌,60余人无一幸免。

从一张老照片看,长堤先施公司的门前,水淹的深度已经到膝盖以上,沿街那排柱子已经淹到三分之一处;有人靠坐“艇仔”艇出行,城市中出现“陆地行舟”的百年奇观。

受灾过后,时正处那个年代,更谈不上政府救济,物价飞升,人们生活艰难,苦不堪言。总览这次洪灾,乙卯大水淹没的农田43.2万公顷,农作物损失折稻谷88.45万吨;受灾民众达378万之多,死伤人数10万之多,仅广州北门外的河涌就出现浮尸无数。

水灾以后,当局不得不想方设法治理水患,由时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正首领谭学衡为治河督办,在三水芦苞建水闸,采用机械闸门开合,建成一座颇具初步规模的防洪水闸,加固堤围。但真正做到预防水患的水利设施,乃是建国后的事。

在西关一老宅的墙壁上至今还遗留有当年民众用刀在青砖上刻下“水浸”的标记和“大水,四国尺”等文字。

广东有首童谣《落雨大》是这样唱的: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同样说明了当时的广州所处的环境,没有适合的给排水设施,一到下雨,必定水浸街,也说明大雨给广州人带来的不便,是当时广州城真实写照。

当年的社会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面对着如此凶猛的洪水,他们只顾着逃命,哪有心思去抗洪,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时隔百年后的2020年,又遇到特大洪水,洪灾已经造成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26个省市1938万人受灾,死亡失踪121人,紧急转移安置87.5万人次,房屋倒塌1.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我们面临着艰巨而任重的抗洪任务,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完全有信心打好抗洪这一仗,特别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表现出无私无畏精神。

对特大洪水灾害,百年前的政府无德、无能,面对洪灾束手无策;百年后的今天,又逢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今天的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是过去的那个政府无法比拟的。

洪水多发于哪(百年前乙卯年水灾死伤者10万)(1)

洪水多发于哪(百年前乙卯年水灾死伤者10万)(2)

洪水多发于哪(百年前乙卯年水灾死伤者10万)(3)

洪水多发于哪(百年前乙卯年水灾死伤者10万)(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