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每天学一点易经使你更有智慧)

在伏羲的时代里,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伏羲借由观察大自然种种景象,采用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将人类比较熟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种景象,即八卦。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与必须保持的秩序。从共同认可的法则中,建立起若干制度,实在有很了不起的贡献。

学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每天学一点易经使你更有智慧)(1)

周文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人民无辜受苦,唯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遭受扭曲和破坏而逐渐丧失或造成错乱。于是把八卦俩俩相重,俩个单卦重叠起来,成为六十四个重卦。八八六十四卦,同样是排列组合的必然结果,一个而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

他把毕生积累的宝贵心得和难得经验,透过卦辞和爻辞,分别加以注解,利用大众关心未来的变化,又喜欢趋吉避凶的心理,设计出一套占筮的方法,一方面掩饰自己的用意,逃避纣王的迫害;一方面也经由大家的占卜,推广宇宙秩序的观念,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周朝创立之后,设置正式的占筮官员,每遇国家大事,便占卜成卦。相当于向君王作一次政治哲学的专题报告,也促使大家对天人合一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苦心,令人由衷敬佩。

学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每天学一点易经使你更有智慧)(2)

孔子生长在混乱的春秋时期,对于乱臣贼子的不守秩序,十分厌恶;看到暴君污吏的横征暴敛,更是深恶痛绝。于是根据《鲁史》而作《春秋》,目的在使乱臣贼子心生畏惧而改变作为。但是作《春秋》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情,孔子不是天子,恐别人说他僭越,所以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惟春秋乎”的感慨。后来他研究易理,既欣赏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方法,又担心占卜被误用,搞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迷信—盲目接受占卜的结果,等于放弃可贵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有负面的影响。这才为《易经》作传,希望把《易经》道理,说明得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学易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每天学一点易经使你更有智慧)(3)

孔子生时,距离周文王重卦,已经有五百年之久。种种变迁,使他不得不说出一些和卦爻辞不一样的话。他的重点,在把宇宙秩序和人生规律,更加精密地连结起来,并且加强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趋吉避凶能否有效的根本要素。后人把这些注解《易经》的传,称为“十翼”。因为一共算起来,刚好有十种。好比为《易经》添加了十只强有力的翅膀,从此振翼高飞,可以发挥大用了。我们把易理的弘扬,当作大用;而将占卜的功能,看成小用。希望大家多多研究义理,透过“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来掌握未来的变化,寻求趋吉避凶的有效途径。

“象”就是现代常说的现象,“数”代表我们十分重视数据,而“理”便是依据现象和数据,推论出背后的道理。说出为什么会这样,而又必然产生那些后果,我们现代把这种过程,叫做推理。

推理和占卜,其实可以联合运用。资讯充足,数据准确时,方便推理。若是咨询不足、数据缺乏,而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或者左右为难,以致摇摆不定时,便可借由占卜,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对寻求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平衡点,很有助益。

前述针对《易经》的介绍,是不是完全符合真实情况,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其实,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对于历史的真实情况,恐怕谁也没有把握。作为一个忠诚的易理实践者,我们只是按照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把它推论出来,为易学的传承略尽一份微薄的心力而已。

易学经过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贤人,接棒跑了三千五百多年,才有辉煌的成果。孔子以后,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不断地研究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有许多对易学怀抱热枕的中国人,由于看不懂、听不明白,也想不通《易经》的道理,不得不望易而兴叹,与易学擦身而过。

近四百年来,西方文化成为引领世界的主流。炎黄子孙误以为把易学束之高阁、抛诸脑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如果冷静下来,权衡得失,才发现由西方主导的结果,竟然是浪费地球能源、破坏自然生态、漠视社会正义、欺压弱势族群。这才猛然觉醒,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古老的《易经》?能够经历如此久远的岁月,还有后代子孙舍不得丢弃,是不是另有一番道理?

本文选自曾仕强教授《易经真的很容易》(值得品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