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开篇词和开篇诗 西游记开篇诗解读2
西游记解读。开篇诗之二。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上一回讲了混沌未分,以及其背后隐含的几个概念,如:先天五太,气形质,阴阳,五行,八卦等。
这一回我们继续说说开篇诗第一句里包括的三个字,天地人。这三个字是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最先学的三个字。大叔小时候上学先学的是:人口手,上中下;现在小学先学的是: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可见国学大热,改动之处值得玩味。上一回我们有提到金木水火土,这一回我们说说天地人。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
天地人常常并称,在古代统称为三才。
什么是才?《說文解字》艸木之初也。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看看以才字为部首的三个字:存,在,“口才”。
存=才 子,“存”和时间有关,时间即立天之道。
在=才 土,“在”和空间有关,空间即立地之道。
佛教中,东方药师佛对应“自”,西方阿尼陀佛对应“我”,过去燃灯佛对应“予”,未来弥勒佛对应“余”,中央如来佛对应“吾”。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对应“意”,地藏菩萨对应“己”。
汉语博大精深,从古人对自我的剖析可见一斑。
什么是六合三才和六合常常并称,两者都与十二地支有关。
十二地支为什么有十二个?而不是十一个或十三个呢?因为三二得六,六二十二。
为什么我们默背十二地支的时候总是四个四个的背呢?因为三四十二。
立地之道和空间有关,而空间是三维的,精神世界的三维坐标系就是效仿物质世界中的三维空间坐标系。
十二地支可以用来描绘物质空间,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合?
阴阳相会就是合。
合=亼 口。
现在看来,亼像个三角形,口像个四边形。然而古文字中,亼象个A字母,底下的一横在倒V之内,口字上面的一横在U内。亼表示天覆,口表示地载,天覆为阳,地载为阴,天覆地载就是阴阳汇合。
合就是天覆地载,天覆表示抽象化的理性思维,地载表示具象化的感性思维。抽象化思维产生概念,比如古人看到不同的树木,于是建立了”树“这个概念。具象化思维就是对概念的应用,如“这棵树”。
十二地支分阴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一阴一阳形成一合。十二地支演变为三才六合,三才就是三条坐标轴,六合就是三条坐标轴的正负两极,三二得六。
西游记中的三头六臂指的就是三才六合。
如果仔细阅读原著还会发现多处提到“三街六市”,隐喻的也是三才六合。
头对应的是道,头头是道,道字里有个首字,首就是头。“市”就是交易之处,即阴和阳勾搭之处。
佛教中的三界,隐喻的是以三才之道构成的精神世界三维坐标系中的三个平面,佛教中的六道轮回,隐喻的是阴阳辗转处的六合。
佛教的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儒释对照则无色界对应的是天,色界对应的是地,欲界对应的是人。
道释对照则无色界分为灵和冥两道,色界分为神和妖两道,欲界分为仙与魔两道。
三教虽然用不同的术语,但用的都是汉字,都是周易,所描述的都是人之心性,即精神世界中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十二地支简单说就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的作用
我们无法准确知道地支的起源,但至少知道这是古人用以纪时的符号集。
时间是个抽象概念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能通过参考其他事件来感知它的“存在”,尤其是一些具有固定周期反复不断重现的事件,比如最显而易见的日出日落。
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纪录时间,并以“日”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日出日落是古人认知天时最显而易见的参考事件,所以一日也叫一天。随着古人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更精细的时间单位,于是古人制作了日规,并根据日影与冕盘上的刻度来确定白天的时间。
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晚上没有太阳;其二,日影经过冕盘上的等长刻度所需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古人制作了刻漏,利用了每滴水的间隔时间相对稳定的原理,一来解决了晚上没有太阳的问题,二来解决了刻度所表达的时间长短不均的问题。
十二地支-纪时(时辰)
古人将一日分为十二份,每份为一个时辰,因此有十二时辰之称。然而十二时辰应分为十二时和十二辰,如下图所示。一组对应时刻,一组对应时段。百度上的定义并没区分时刻和时段。
时刻:时间点,point of time
时段:时间段,period of time
十二地支-纪月
十二地支还可以用来纪月,即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份,夏历以寅为正月。
月这个时间单位是参考什么事件而形成的呢?有两个事件可以参考,因而有两种月的单位,一种叫做朔望月,一种叫做恒星月。
朔望月制定的依据是月相,即月亮的圆缺按平均29.5天循环一次;恒星月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转一圈所化的时间,大概27.3天。
观察月相比较简单,可是古人怎么知道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呢?古人是根据月亮每天经过28宿中的一宿,古人其实也发现误差,认为大概是27.5天。西游记中孙悟空游地府看到生死簿上写着寿命342岁就是和这个有关,27.5x12=342。西游记中二十八星宿出场不少,我们以后再说。
由于月相便于观察,因此古人采用朔望月作为单位,然而还是有问题,十二个朔望月只有354日,一年有365日多呀,因此古人制作了闰月,并采用干支结合的办法,制作了阴阳历。阴是指月亮的规律,阳是指太阳的规律,阴阳历兼备了两者的规律做参考。
合冲
朔月就是太阳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线上,月亮在中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阴阳在同一侧称之为合;望月也是太阳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线上,但地球在中间,阴阳分居两侧称之为冲,繁体字“衝”,行字中间有个重,重合的重,重=日 壬,可见满月时即衝的时候太阳的任务最重。
汉语中说情性相合,不合则冲,如说:这个人性子好冲。
说到月相顺便提一下,月亮似乎从来不变样,是的,因为月亮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在地球上看月亮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宋命理学的鼻祖周敦颐兴许是受其启发而提出阴极而止的说法。
十二地支-纪年
古人是如何得知年这个时间单位的呢?有什么反复重现的参考事件吗?当然有。至少也有两个参考事件,其一,岁星,也就是木星,木星在黄道上转一圈大概12年,西方将黄道上的主要星星分为十二星座就来源于此。其二,太阳高度角每日在日中时刻达到最高点,即对应一日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天罡
每天日中时刻的日影长短不一,冬至这天最长,夏至这天最短,如果将一年分为春和秋,那么春就是日中时日影从长变短的半年,秋就是日影从短变长的半年。如果将这些虚拟的最高点连成线,从南北朝向看,就是一条直线段。侧面看是一段弧线。太阳每日到达至高点,一年中循环反复,反复一周即为一年。
线段的两端分别是夏至和冬至,线段的中点是春分和秋分两个重合的点,从春分这一天开始,日影逐渐变短至夏至后又逐渐变成,相反的从秋分这一条开始,日影逐渐变长至冬至后又逐渐变短,春分至秋分的这半年称之为夏,秋分至春分的这半年称之为冬。
也许上古时春夏秋冬的本义都是指半年,由于两个端点容易确定,因此古人常用春秋代表一年,后来才增加中间的两个重合点,并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这四个点也叫四正,合在一起称之为罡。西游记中有袁天罡这个人物,其名字和这个自然天文现象有关。
初夏秋冬四季,古人称之为四时,是怎样划分的?比前面提到的日影更容易发现的参考事件是天罡,即北斗星的斗柄分别指向东南西北。
古人说天旋地转,其中天旋就是指天空中的星星绕着北极星逆时针转动,整个星空就像一个罗,繁体字羅,像一个用来捕鸟的网兜。旋和转不同,旋相当于公转,转相当于自转。古人还是比较厉害的。
有人认为古人关于天圆地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圆和方不是形容词,是动词,圆表示的是圆周的循环反复之道,方表示的是延伸的意思。上一回提到坤卦卦辞六二:直方大。直是点成线,方是线成面,大是面成体。立天之道是圆的,道是直线,直线是个半径无穷大的圆,所以天圆。立地之道是方的,平面是个半径无穷大的球面。天圆地方中的“地”不是地球,而是三才之一立地之道。
什么是十天干
简单说: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十天干可以纪日
十二地支纪录了太阳由东往西的运行规律;而十天干则纪录了太阳南北朝向的运行规律,那为何是天干分为十个呢?
旋=㫃 疋;㫃字是旗类的总称,疋字指足。古人认为天罗就像一个幢幡,太阳和北极星之间虚拟的连线就是旗杆。
由于四正中的春分和秋分重合,最早的刻度只有三个,古人将圭表分为五段,即五行,五行又各分阴阳,因此有十天干。后来进行了细分,将圭表分为36份,即三十六天罡,每一份为十度为一旬,一旬十日,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有点像现在的星期,一个星期七天来自西方,七天分别代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者为天空中可以通过目视发现的相对位置变动的天体,此外可目视发现的天体其相对位置不变,都以北极星为圆心作逆时针旋转。
西游记中猪八戒会三十六变,其实就是三十六天罡;而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其实就是七十二地煞。古人用干支纪时,干支有六十种配合,60个时辰即五日,五日称之为一候,七十二候即三百六十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天旋地转共同作用的结合,而天旋一周360度,地转一周也是360度,单独使用天干或地支都无法准确表达年,所以古人用天和干组合来纪年。
五日一候,三候一节,一年有七十二候,一年有二十四节气。
西游记中没有直接提及十天干,但仔细阅读原著,将会发现不少线索。
天干和地支的区别
记住地和空间有关,天和时间有关。
虽然地支用来纪时,但地支的起源和古人对空间的认知有关,通过发现天体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来感知和纪录时间,所以说地支从本质上起源于对空间之中物的变化规律的认知。
干是什么?地对“大”,天对“干”。
干字甲骨文是个倒着写的大字。(另有一体为:戈 口)
“大”为体,“干”为用。
形=干 干 彡。形就是物体占据空间以及被空间挤压所在的虚拟的分界轮廓线。形就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界面。
开=干 干 门。开字古文開,開是作用和反作用的门户。门的作用是通达,通指向相互过程的开始,达指向相互作用的结束。開就是在时间轴上指定一个区间。在银行开个账户,钱可以存进去就是通,钱存了进去就是达。
大为什么是体?
上一回提到坤卦卦辞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大是平面叠合连接成三维的体。
大是什么?
大是人。人是侧着的人,面向左,匕也是个侧着的人,面向右,而大是人和匕的结合,是个正面的人。
有没有背着的人,有,那便是天。甲骨文为大字上面加个空心的方丁或一个实心的圆丁,后来演化为一横。人的命来自天,人受命于天而生,死去则命归于天,如此循环,如同夜空中的恒星围绕北极星作相同方向的旋转。
人大匕是生死之间的中间状态点,五者形成人的生命中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从生到大的过程为长,从大到死的过程为老。黄帝内经中男子二八为丁,四八为壮。女子则四七为壮,二七为天癸至,即天癸即月经血潮。丁代表的是性成熟。
大是介于丁和壮的分界点。大就是生了小孩,成为一家之长。
家字下面有个豕,即亥。家的本义不是房子下面有只猪,而是房子里面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娃,便是有了家,有了家才是一家之主,即大人的大。
大是长和老的分界点,西游记中唐僧也叫做长老,唐僧对应的就是大,他是取经团队的老大,一家之主。
白龙马隐喻胎儿,沙僧隐喻婴儿,猪八戒隐喻孩儿,孙悟空隐喻小子,唐僧隐喻大人。这里点到为止日后细述论证。
因=大 囗。
因果即施受,施为因为阳,受为果为阴。因表示质化气施于外。
姻,女之施。
烟,火之施。
茵,艹之施。
恩,心之施。
洇,水之施。
立=大 一。
大字下面的一横表示地。三十而立。古人不会三十岁那么晚才结婚生小孩吧?当然不会,生了娃,等娃长大成小孩了再分家自立门户,分了家才有自己的家,所以家字下面不是婴而是孩。古人所谓的“三十”指的是二十一岁,二七二八为丁,性成熟,可以生小孩,小孩长到七八岁为孩,加起来二十一岁左右。如同说守孝三年,实则二十五个月。四十而不惑,指的是四八三十二岁,即壮,这个时候啥世面都见过了,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了,身心都变得淡定了,所以说不惑。
对大字似乎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回过头来看干字。
大在一上为立,干在一下为辛。这兴许是干活总会辛苦的原因。立字下面的一横为地,而辛字上面的一横为天。
西游记前七回主要是讲孙悟空从降世到被压五行山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众多人物和场景,作者是以什么为storyline的呢?正是十天干。
第一段:(丙)石猴降世,隐喻精子进入母体。
第二段:(丁)拜师求艺,隐喻卵子受精。
第三段:(癸)地府消寿重生,隐喻生命的开始。(着床)
第四段:(壬)大闹龙宫。(胚)羊水。
第五段:(己)封官养马。(胎)
第六段:(戊)称齐天大圣与牛魔王结拜。(胎成)
第七段:(辛)大闹天宫 (胎动)
第八段:(庚)大战天兵 (安胎)
第九段:(乙)被压两界山 (临盘)
第十段:(甲)唐僧解救 (出生)
这里只是为了说明原著重点描述十二地支后并未提及十天干,实则将十天干隐含在故事情节之内。实际上时间是无影无形的,只能在字里行间慢慢领悟。详细的推断过程请关注下一回,以下简单说说给些提示,
丙
丙字从一入冂,上面的一横表示阳,丙表示阳入内。
石猴降世的仙石隐喻阳具,花果山水帘洞隐喻女阴,猴子隐喻精子,石猴是领头的。
丁
孙悟空学艺的地方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和方寸都是心,斜月三星是个字谜,谜底就是个心字。
丙是天干第三为阳,丁是天干第四为阴。
孙悟空有两个师父,一个是唐僧,一个是菩提祖师。严谨的将唐僧是师父在阳,菩提是师祖在阴。孙悟空代表仁,仁之阳来自唐僧,仁之阴来自菩提。
以上杂谈,希望大家对天地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有所帮助。
下一回我们讲讲三纲五常,请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