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

我二十岁时喜欢上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女,那年是一九七六年的冬天。

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1)

在部队服役的第二年,春节前夕,我自告奋勇地承揽下保障我师直属队官兵的年货,即鸡、鸭、鱼、肉的采买。那可是东西十分匮乏的年代,其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

徐州—济宁,经过数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2)

从军后的第二年,找由头回到故里,那时疼爱我的祖母已经过世,祖父也远去上海大姑家定居,我只好借住东关大街的朋友家。

当我敲响那熟悉而又久违的门,一个与我几乎同高的的靓丽女孩迎面对视。惊愕瞬间,少女的俏脸绽开了,“鲁哥!是你吗?妈!你看谁来了。”随之,女孩已忘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祖训,搂着我宽宽的肩膀,把我推至屋里。

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3)

逗留的日子里,好友干刑警,终日忙于公务,而只有“曼妹”为我做饭、洗衣,在我的眼前晃来走去。她妈妈乘她外出买菜时对我说:“这妮子中邪了,自打你来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对你比对她亲哥都好。”

为了完成采买任务,我来到市“畜产公司”,其经理乃我的小叔。来不逢时,他因公出发了,一连数日,盼星星,等月亮,终于会面了。阔别多年的亲叔侄相见,其场面理应是热烈的,然而却是出乎意料的平淡。当我面陈来意后,小叔板着面孔,拉着官腔说:“你来前为何不事先打个招呼,你的事我办不了……”

听罢,我顿觉掉在了冰窖里,你侄千里迢迢奔你而来,而你的答复哪有一点亲情长辈的滋味。我真得怀疑他不是我的亲叔!

我怀着失望落魄的心情,跌跌撞撞回到了“曼妹”的家里,也不知何故,我病倒了,体温39℃多,咳嗽不断,没有食欲,嗓子都咳哑了。

在我生病的日子里,曼妹跑前忙后,衣不解体地照料我的起居,她还提醒其母,利用主治大夫的权限,为我开了止咳特效药(含吗啡成分)。在她及家人的悉心关怀下,又加之于一个军人的硬朗体质,我终于退烧、康复了……

曼妹的家人都去上班了,室内只剩下孤男寡女,她是为了逃避“上山下乡”而赖在家里的,其父母早在抗战时就参军从医了。抗美援朝归来,乃父转入地方工作后,在那座小城里被国家评为医学界教授职称,并担任某机构领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教授的职称那可是凤毛麟角啊……

通过交流,我蓦然感到曼妹长大了,她竟然能读下来“四书五经”,什么大《大学》《中庸》《论语》,也能给我娓娓道来。我心里默念:“小地方竟有这般才女"。

数年前,在她小时,我还给她讲过“七侠五义”的故事,长她几岁的我,终究还是有点小聪明的,在女孩面前绝不能丢面子,掉链子。“守着将军我就是教授,面对教授我就是将军。”

我岔开她的“四书五经”,给她聊起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其主人翁“爱德蒙”一生的恩恩怨怨,及其富有神秘传奇般的经历,曼妹双手托腮,蹙眉凝神地听着……

一晃许多天过去,临近春节已没有几天了,可采购任务仍一筹莫展,怎么办!我焦虑万分!!!

曼妹却不动声色地缠着我,非要我讲完“伯爵”的故事,然焦虑的我,哪有海侃的半点心思……

曼妹啊,这小妮子够精!在我养病的期间,她早已为我的任务未雨绸缪了,她妈妈乃小城的资深名医,且人情练达,广交“天下豪杰”,可谓响当当的巾帼英雄也,看其宝贝女儿对我如此友善,她能不为我分忧解难吗?

采买的食品落实了。在临行时的前夜里,在一个雪絮漫舞的时分,曼妹和大兵的我踏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散步在静寂的小城公园里,那时的公园,还是有山,有湖,有亭,有小径的,但已掩隐在银装素裹之中。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在那个不知道什么是浪漫的岁月里,在那个还不懂什么是风花雪月的夜里,一对青男少女,虽挨得很紧,却没有牵手,但相互的呼吸都是急促的。谁都不愿出声,只想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

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4)

时光飞逝如电,而立之年的那一年,我转业了,并娶了妻,但不是曼妹,其哥来济出差,来我新家小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话到伤心处,怒而责我:“你这个熊东西,是你耽误了曼妹啊!她一直苦苦地等着你,至今仍单身未嫁,可你……”

小城记忆已泛黄(青未了小城往事)(5)

我无言以对,只是一杯接一杯的以酒浇疚,一个连手都没牵过的女孩,一个连“爱”都未曾表述过的男人,吾何错之有呢?我扪心自问,我痛心疾首的去想着,这应该是那个年代的错吧,是未捅开一层窗户纸的错位。当初的喜欢,莫非就是爱?那故乡,那小城,或许还传说着我与曼妹的故事吧……

壹点号 鲁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