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
课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1,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
课例《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理解并会表述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理解方程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表达观点有理有据的严谨学习态度。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探索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完成从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过渡,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构建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这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瞧,多可爱呀,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说得没错,它叫“冰墩墩”,正在跟我们打招呼呢!看到它你想起了哪种动物?
预设:大熊猫!师:是呀,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动物栖息地,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我们可爱的大熊猫就在其中。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
预设:我们要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师:对呀,要保护这些大熊猫,我们还要科学地喂养。看饲养员叔叔正在喂养大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蕴含着哪些数学问题。(电脑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冬奥会吉祥物的介绍,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大熊猫入手引入研究,既对学生渗透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出示天平。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中饲养员叔叔用什么来称米粉的质量?预设:天平。(教师板贴:天平)
师:对于天平你有哪些了解?
预设1: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质量的。
预设2:天平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物体哪个重,哪个轻。
师:同学们了解得还真不少,下面来看一段微课,看看天平是怎样使用的?要想让天平保持平衡,需要怎么办?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是一架天平,左边有两个小正方体,这时天平怎样了?
预设:不平衡。
2.认识等式。
师:要想天平平衡,你想怎样做?
预设:在天平右边放入50克砝码,使天平平衡。
师:平衡说明了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预设:20+30=50。
师:“=”的左右两边就像天平两边的物品,天平平衡就说明了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板贴:等式。
师:同学们还能试着再来说一个等式吗?
预设:60+30=90。
师:好,还有呢?
预设:30+70=100。
师:除了加法,还有其他运算吗?
预设:100-60=40。
师:还有呢?
预设:100-30=70。
师:通过刚才说的这些等式,我们发现“=”不但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
3.理解不相等的关系
师:我们接着来研究。同学们,如果我把天平左盘的1个小正方体取下来,天平会怎样?
预设:天平会不平衡了。
师:哪边重了?
预设:右边50克的砝码重,左边30克的小正方体比较轻。
师:也就是现在这种情况(教师演示)。现在天平的现象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预设:30<50。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50>30。
师:很好!要让天平再次平衡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右边换成30克的砝码。或者左边再加一个小正方体。师:来看,老师这样放,咦,没平衡?怎么回事?你能用式子表示现在的天平现象吗?
预设:30+30>50或者50<30+30。
师:找到了两个这样不相等的式子,那么刚才我们说过这样的相等的是等式,这样不相等的呢?
预设:不等式。
师:真了不起!这样的就是不等式。现在能不能说几个不等式?
预设:70+80>100。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和“<”可以表示两边不相等的关系。
设计意图:借助天平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等式”和“不等式”的概念,为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打好基础。】
4.含有字母的等式与不等式。(教师演示: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碗(20克)和一些米粉,右边放5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
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
预设:20+一些米粉的重量>50。
师:这些米粉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简单地用什么来表示?
预设:字母。
师:谁来说说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现在的天平现象?预设:20+x>50。(教师演示:天平右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
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预设:20+x<100。(教师演示:天平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预设:20+x=70。师: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
(5)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出示课件。)
师:你能用等式表示上面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尝试做。)(展示交流:2x=1503x+10=100)
【设计意图:继续借助天平学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既有助于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前后贯通,又便于学生的前后比较。同时,让学生用数学的符号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的简洁方式表达生活现象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方程的表现形式,更渗透了建模思想。】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式子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现在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式子,你能给这些式子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分完了,能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吗?
预设:我想先将等式和不等式分开,然后把不等式和等式其中有字母的和没有字母的再分开,分成四大类。
师:好,你们上来分一分吧!师:好,这是他们小组的分法,你们和他们想的一样吗?预设:一样。
师:我们来看这组同学分的,分成了这样的几类,首先是不等式和等式,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等式,等式里面分成了这样的两类,这些都是等式,而下面这几个等式还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之前写过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含有未知数,还是个等式。
师: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板书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方程的意义。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方程?
预设: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在方程的概念里哪几点很重要?
预设: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还有必须是等式。
师:也就是,首先是等式,什么样的等式?
预设: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等式和未知数是判断方程的重要依据,看是不是方程就根据这两点。(跟踪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并说说你的理由。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试做一下。(学生自主完成。)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哪些不是方程?理由是什么?预设:x+5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x÷5<25不是方程,因为它不含有未知数。
师(小结):同学们都紧紧抓住了是方程的两个必备条件来判断,非常好。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揭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师:看黑板上既有方程又有等式,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里面包括方程。
师:很好!还有谁想说?预设: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师:同学们,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种关系其实就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来表示。等式方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亲自经历对式子的分类过程,而分类的过程,是让学生找出式子共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也是感悟和辨析的过程,更是理解和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在经历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在黑板上圈出等式和方程这一活动,为学生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提供直观的素材,分析关系也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沟通概念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同时渗透了集合思想。】
3.方程的历史发展介绍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小小的天平认识了方程,其实方程由来已久,快来读一读这段小资料,感受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看图列方程。课件出示。
2、仔细观察下图,说出图中存在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3.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出示。
师:看天平写方程大家都会了。那没有天平了,你还会写方程吗?学生完成后交流
。师:同学们,想一想:没有天平了,我们是怎样写方程的?
预设: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根据这个相等的关系,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从用方程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相等关系,到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是学生思维的一个跨越。练习的设计层次性强,由易至难,帮助学生建立起由等量关系到方程的思维方式,完善了方程这一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思想,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应用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总结提升,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方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我们一起来谈谈。
预设: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方程。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
预设: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预设:我会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预设:这节课我们是借助天平来学习方程的。
师:非常好!前面同学总结了学习的内容,你总结了学习方法。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天平的平衡现象认识了方程,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积极思考,表达观点有理有据,真是棒极了!方程的用处可大着呢,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会做数学学习的有心人,让学生后继学习有动力。最后,让学生抛开天平这个“拐棍”想象等量关系,既抽象了学生的思维,更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