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

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1)

文/婉兮 图/网络

1

闺蜜远嫁,婆家在400多公里以外,见面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好在她是小学教师,寒暑两个大假时会回娘家小住。我们都觉得,未来应该还能时常约着逛街喝茶,像小时候一样亲密无间。

可事情却根本不在掌控之内。

从2017年3月至今,也就是2019年8月,我们总共只见了一次面,不到两小时,吃过几片西瓜、说了几句闲话,便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中间的两个春节,她拖儿带女回娘家,我却拎着大包小包去了婆家;

好不容易盼来暑假,我又被家庭琐事绊住,有心邀她来家作客,可她带着吃奶的小女儿,很难随心所欲地出门。拖着拖着,才赶在她返回前小聚片刻。

那天告别时,她略显惆怅:“我们都成家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见个面都难。

我在回家的路上细细咀嚼那句话,不由想起另外几位好友。

我们分处天南地北,见面倒也相谈甚欢,感觉不到时间空间的阻隔。但这样的相聚到底是不多的,大部分时候,大家都天涯相隔各自忙碌,充其量也就是开开视频发发语音,通过朋友圈来了解对方的近况。

失落倒谈不上,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明白聚散离合乃世间常态;

只是难免会产生渐行渐远的感觉,曾经朝夕相处,如今却无法再参与彼此的生活。

这倒让我想起了《还珠格格》大结局:

紫薇留在北京,小燕子去了大理,最终各自安好,各有各的家庭和悲喜。

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2)

20年后才发现,其实我们也是剧中人。

2

《还珠格格》演到最后一集时,尔康陪乾隆来到了大理。

但紫薇没有去。

彼时,小燕子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紫薇想必也儿女成群,肩负教养儿女的重担。同时,她还是学士府的新一代女主人,随着婆婆老去,打点琐事、管理家务、处理人际关系的工作,大概也都落到了她身上。

就像许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已婚女性那样,时间被零零碎碎地分割开,能留给自己的所剩无几。

和远方闺蜜聚会,自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其实小燕子又何尝不是?

当她在大理定居,当她升级为母亲,心里装的东西就多了、手里做的事情也多了,少女时代的随性一去不复返,和紫薇共同经历过的疯狂往事亦渐渐沉入回忆。

然后她采茶、种花,变成大理的寻常农妇,和紫薇过上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而这时,紫薇已经和她曾经的死对头知画成了好朋友。

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3)

在遥远的京城中,两人能谈论诗词歌赋,一起抚琴作画,用“风雅”来点缀偶尔苍白偶尔寂寥的富贵生涯。

紫薇和知画,本就有做闺蜜的条件。

都是来自民间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相互欣赏引为知己,本也不算太难的事情。

再往深处仔细想,或许也与前朝后宫的相互制衡牵制有关系,友情附加了些沉重的东西,但并不妨碍它为贵妇人们的日子锦上添花。

当然,友情不以会面的频率高低来衡量。可你不得不承认,距离本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渐行渐远。

至少有表层交集在减少,那会让我们的认知与观念岔开不同的方向。

3

当年看《还珠格格》,紫薇和小燕子的友谊是一大催泪点。

它一点都不比那些轰轰烈烈的男女情爱逊色,反而像琼瑶剧中的一股清流,让人在要死要活的疯狂之外,看到情感的另一种美好形态。

那两个年轻姑娘,萍水相逢一见如故,便拜把子结为姐妹,同进同出同吃同住,还分享了一个关于身世的大秘密。

然后横冲直撞向前闯,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认爹”,还顺带着给自己找了如意郎君。

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4)

多年后,人们扒拉出细节,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剧情,紫薇和小燕子都被冠以“心机biao”之名。

可回到单纯的故事本身,她们的姐妹情谊依旧感天动地。

小燕子敢冒着生命危险去闯围场送信物,紫薇在生命垂危之际,惦记的是为好姐妹讨一道免死符……

阴差阳错之下,小燕子有私心、紫薇会怀疑,谁都不是完全的圣人,谁都避免不了人性中的小小缺陷。

但纵观全剧,她们都真心实意把对方当作至亲至爱,生死交托相依相偎,能毫不犹豫地为对方豁出一切去。

那些经历很美好。

有惊有险有笑有泪,皇权挑战了、天涯闯过了,接下来该是一起带娃一起变老,让故事有始有终完美落幕。

但琼瑶续了一笔,把“公主嫁给王子”后的故事接着往下讲,同时也把许多不可直视的真相,赤裸裸地揭开给我们看。

4

小燕子和紫薇,其实根本不是一类人。她们想要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一点早就被隐藏在细节之中,甚至可以追溯到成长环境中去。

第二部开头,香妃进宫,皇帝神魂颠倒不由冷落了令妃。

小燕子和紫薇也因此而爆发了一场小冲突。

开始时,紫薇主张明哲保身,不干涉后宫之事,小燕子却执意为令妃打抱不平,甚至把紫薇也怪罪了一番:当了格格,你就变了!

还珠格格里紫薇和小燕子的性格(小燕子和紫薇的友谊挺扎心)(5)

这还真不是紫薇变了,而是两人之间的差异不知不觉地凸显:

一个被母亲精心养育,学满文学礼仪,完全按照宫廷标准来培养;另一个却压根不知规矩为何物,无数次喊出要浪迹天涯要自由的口号来。

说到底,皇宫寄托着夏雨荷一辈子的期待,紫薇为此而跋涉半生,怎可轻易放弃?

后来嫁进学士府、生了儿子,她已经把根扎进皇室核心层,也有了更多的牵绊不舍,再也不可能像第二部中那样,义无反顾地朝大理而去。

但小燕子却始终无法适应宫廷生活。

她努力多年,依然不能把自己修炼为“标准化”福晋,再加上身世困扰、知画挑衅,最终只能选择离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她们在追求不同的人生,相依相伴地走过一大段路后,不得不在某个岔路口道别、分手、说再见。

这样的故事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既演在电视剧中,也发生在每一个时段每一个角落。

5

高中时,我曾和另一位闺蜜约定:以后会在同一座城市、买面对面的房子,我们的老公必须成为好兄弟,孩子也应该青梅竹马地长大。

但现在,我和她相隔近三千公里,偶尔见面时,两位丈夫会客客气气地相互敬烟,用普通话礼貌寒暄。

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

不过那又怎样呢?

只要我们还能聊得热火朝天,只要我们还能笑得没心没肺,友谊就依然闪闪发光,和18岁那年没什么两样。

走不同的路,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做闺蜜,因为“包容理解”,本就是社交关系的核心之一。

而所谓成长,其实也正是接受不同、接受离别、接受生活不会按照你的意愿去发展……

年少时交朋友,总渴望能天长地久。

可未来的路那么长,生而不同的我们,终究要去追寻各自的海阔天空,没有谁能陪谁走上一辈子。它的最终指向,亦是独立与分别。

但我也明白,我们各自忙碌却又相互牵挂,曾经同穿一件衣同吃一碗面的姑娘,并未走到我无法触及的地方。

时光像把筛子,而你,是留到最后的那一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