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抒情散文(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

岁月匆匆,韶华转瞬已是白头,世间所有的事物,总有一些是值得我们选择与汲取的如在选择中成长,在失去与获得中成熟,在痛苦与喜悦中领悟,那些长期搁浅在心海的流年往事,宛若经久不散的陈年老酒弥留暗香,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有一个梦想抒情散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有一个梦想抒情散文(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

我有一个梦想抒情散文

岁月匆匆,韶华转瞬已是白头,世间所有的事物,总有一些是值得我们选择与汲取的。如在选择中成长,在失去与获得中成熟,在痛苦与喜悦中领悟,那些长期搁浅在心海的流年往事,宛若经久不散的陈年老酒弥留暗香。

题记——

人生漫漫,往事如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转眼已经四十年。中华大地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我家的生活状况,从最低谷中走来,有了明显的好转,从而我个人的命运也得以改变。

一、早年的困顿生活

我生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家住菏泽定陶区的一个偏僻乡村,自幼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我的青少年,可以说是“命运坎坷、窘迫无助”。七十年代初, 16岁的我初中毕业(“文革” 期间考试被取缔升学靠推荐),回到以生产大队为体制的村子。那时的乡村是一穷二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都穷的叮当响。但工分却对农民来说就像命根子,一个整劳力干一天农活,还挣不到一毛(角)钱的价值,但还需拼命地挣工分(也正如当下的人拼命挣钱一样),因为集体分啥东西都要凭工分。

那些年,村民大多都是以地瓜(干)为主食。一年到头有一多半的时间吃不饱,还需补充一些树叶与野菜等充饥。因我的父亲去世早,我们兄弟几个年幼,家中缺少整劳力每年都是缺粮户,生活标准总是低于一般的家庭,日子显得非常艰难。一年到头总是缺吃少穿,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件衣服经母亲缝补多次,缀满大小不等的许多补丁,仍一穿就是好几年。为能挣得与整劳力一样的工分,我不满18岁就硬撑着去田间,干那些挑水(栽地瓜)、挑粪、拉车,或在场院扛百多斤粮袋等整劳力才可干的累活、重活,经常被累得头晕脑胀和腰腿疼痛。那时我就在想,啥时能够吃饱穿暖,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人说少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充盈着青春的梦想和憧憬。小学时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有位记者给曾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总想着一定要努力,日后也要当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从早年起我对书籍就情有独钟,只要听说村里谁家有书,我都会想法借来仔细阅读,对文字逐渐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农村的文化生活既贫乏又缺少书刊,农闲时一本《新华字典》被我翻了又翻,里面的字词大多都可熟记甚至能背诵。

二、被风吹化的岁月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裂变中衍生,而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却往往一时得不到现实的眷顾,须经不断地淬火与打磨。前面是荆棘坎坷,就得抱定信念永不退缩;遇激流险滩,就要奋力跋涉而过。

经三年的农活磨砺和一年外出打工后,1976年初,我19周岁参军到了部队。往大了说,就是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追求向往美好的人生;往小了说,也是为了生活的出路而奔波寻找,努力开始并实现人们常说的“追梦”。从而,亦可在这种 “追梦” 与寻找中,逐渐地锤炼提升着自我。

为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我暗下决心多方努力,以求不断进步。除严格的军事训练之外,业余时间还通过阅读书报,积极参加编写连队的黑板报、诗歌朗诵、典型发言等活动,使自己的军事素质与文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因表现突出,1978年底被委派外出接新兵,临时兼任文书和排长。然而,因中越边境形势突变,入党提干被冻结,我申请报名并作为支援边防前线的骨干力量,于1979年的1月底,从济南军区内长山要塞区(烟台)的长岛调往云南昆明军区。

自卫还击战结束,我有幸被提升为连队的一名文书。由于痴迷写作,在每天阅读连队的多种报刊记笔记的同时,节假日还经常到当地图书馆借书、查阅资料练习写稿。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不久还被批准加入了党组织。也就在这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已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形成“新气象”,一些农村兵纷纷退伍回到家乡各显其能。部队也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提干必须经军事院校毕业分配),整编等规定的推行,提干、转志愿兵的美梦也就成了“昨日黄花”。1983年初部队裁军,我被批准退伍,就此告别7年的军营生活。青春期的命运正如蹦蹦跳跳的小乒乓球,没等“着案”就擦边而过。

回乡之初,当时我的家乡鲁西南菏泽,虽然也与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已推行了几年,家家都已分到了责任田,农民刚能吃饱肚子,但生活依然很艰苦。我也曾试图找份工作养家糊口,由于当时地方上存在的不正之风,上下左右既没有关系又缺少门路。并且我刚结婚两年多,已有了两个孩子,与年过六旬的老母亲、哥嫂一家9口人挤在5间不足60平米的土房里生活,由于住房紧张,生活多有不便。全家商议着日子打紧,多方筹措资金建房,包括我的几百元退伍费,也都投入进新建起的一所住房。家里一时生活拮据又没有空余资金,致使一次次的招聘机遇,都与我擦肩而过。只得打消了原有的念头,两腿插进乡村的坷垃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安心务农。

也正像那句俗话说的:“屋漏偏遭连阴雨,船行又遇顶头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正当哥嫂准备与我们分家时,63岁的母亲因高血压突患脑血栓中风不语,半身偏瘫住进医院,经两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费数千元,才保住了生命。分开家不久,哥嫂搬去了新的住房,老母亲身体处于康复期间,随我们一起居住生活在老院子。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特别紧吧,我望着那空荡荡的房间,除了从部队带回的两个书箱外,还分摊下欠账1000多元,几乎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我与妻子相视无语,心事重重欲哭无泪,情绪低落到极点。

因退伍不久,两个孩子年幼,又不能外出打工,经济上常常是捉襟见肘,与妻子本着掉上几斤肉咬紧牙关过苦日子,特别注意省吃俭用。因没钱对农田投资,产量和收入不高,生活标准一直远远低于别人,拼尽全力一年忙到头,除去应上缴的款项还是入不敷出,年底上交提留款还得靠借贷。回想起分家后的那第一个春节,眼看到了腊月二十八,手中实在是没钱买过节的物品,我与妻子在家急得团团转,坐立不安,最后还是妻子回了娘家,眼含泪水从岳母那里拿回了15元钱(大姐给其准备买衣服的钱)过的年关。

幸好改革开放市场搞活,允许人们经商干个体。为尽快摆脱生活的困境,我费尽周折从信用社贷了200元的款,办理了营业执照,在集市上摆起了地摊,经销烟酒糖茶。为了节省开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坚持“三不”的原则,即“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每逢集市我都是在家早早的吃过饭,再骑上自行车去集市上摆摊,下午收摊一般都需到两点多,也尽量不在集市和餐馆内就餐(尽管那时每餐花费仅需两、三元钱),让家人给我留着饭回去吃。通过七年的精心经营,虽然没能挣到大钱,但每月的盈利也有个100多元的收入(上班族每月仅几十元),很大程度上贴补了家用,并且每年都有部分积蓄,当年就还清了所有的欠账,还新添置了简单的家具(挂钟、衣橱、菜橱)、家用电器(电风扇、电视机)等。随后,又花费近百元购买一架中波段的收音机,还订阅一份《农村大众报》,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经常收听广播电台的农科节目,很快掌握了有关农业种植、养殖与管理等方面的不少知识。用科学方法种出的农作物产量大增,收入也相应地提高不少。所种植的棉花在全村首次突破亩产100多公斤皮棉,玉米每亩率先创出500多公斤的高产,别人养猪需一年多才可长150公斤出栏,我养的猪只需6个月就可出圈,体重也是达到150公斤,并且连续保持多年。因此,我曾被评为全乡科技种植模范带头户。

三、心若在“梦”就花开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集市各种批发站、生活超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个体摊点难以维持,我也就此停业不再干。这年的秋天,年近七旬的老母亲,因身患癌症去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有次,我在经历了某单位招聘新闻记者“竞争”失败的打击后,一时心情抑郁精神恍惚,几乎难以自拔。然而,有本杂志上的一段话又启发和鼓励了我:“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历经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加光亮,每个人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砺与涤荡,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平凡与坚强的区别”。也正像刘欢唱过的一首歌词那样:“心若在,梦就在;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于是,在一片嘲笑和非议声里,我决心振作精神,东山再起,在生活的夹缝中去奋力一搏。

农忙除了种好责任田外,农闲时我仍不间断地阅读书报与收听电台广播。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山东、菏泽、河南广播电台,不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文学等其它的有关栏目都不轻易放过。尤其是河南电台每日下午的“青青芳草地”文学栏目,几乎每期不落。艺术的魅力加情感的熏陶,和一种不甘平庸的心,在激发着我的写作欲望。也就是在1994年底,我根据自己的生活磨难和遭遇有感而发,撰写了一篇1200多字的抒情散文《楝子树》,首次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又相继在山东、菏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又被《菏泽日报》、《曹州晚报》、《民兵生活报》、《作家与读者》等10余家新闻媒体、杂志刊用,2000年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从而激发了我的投稿热情。

有人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大潮,同时也带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相应的加大了新闻宣传力度。1995年的夏季,上级号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我所在的乡镇,正号召村民植桑养蚕,确定在陈楼村(典型村)举办养蚕技术培训。要求每个村至少参加一名培训人员,必须是有文化、爱科技懂知识的新型农民。村干部经过认真筛选,决定让我去该村参加技术培训。

在培训班上,负责组织培训的乡党委宣传委员认识了我,通过20余天的接触了解,她知道我有写作的特长,并且还发表过一些文章,说乡政府正想招聘一名新闻干事(报道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后经其多方推荐,加上我采写的新闻稿件连续多篇被《菏泽日报》采用,这年底我被县委宣传部破格招聘为专职新闻干事,成为《菏泽日报》社的一名通讯员,并有幸到报社参加一个多月的实习和培训。相继在姑庵乡和黄店镇党政办公室担任新闻报道和信息材料员。自此,我才有了一块便于成长的园地,我欣慰的感到,枯木逢春似的绽发出了希望的新叶。

四、人生像是一条河

著名作家路遥在的他长篇小说《人生》中描写的:“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而人生也像是一条河,唯有不停地流淌才不会干涸,不断拼搏奋进的人生也才能多姿多彩。

1996年初,我首次到《菏泽日报》社(市委机关党报)参加实习培训。虽先前已发表过一些文章,但多数是文学作品,对新闻写作的把握力度还不够,并且在全区人才荟萃的新闻队伍中年龄稍大,一切需从基础加深提高。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通过报社领导和众多编辑、记者热情帮助和耐心指导,对所写的稿件下力修改匡正,加上我的认真刻苦,使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不断有稿件被刊发。这年夏季的一天,我把上午采写的一个省级文明户近2000字的稿子,下午送到《菏泽日报》社,编辑看了建议修改成1000字左右的稿件,因从家到菏泽有50公里的路程,便决定在报社修改。直到夜里两点多稿子才被改完,躺在椅子上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天就亮了。第二天,编辑记者对我的这种精神很受感动,当天就编排此稿,两天后发表在二版头条位置。不久,又在《牡丹晚报》的一版头条位置刊发。

市场经济的多样化,促使我把新闻报道线索和题材的选择,重点针对基层人群,特别是一些成绩突出的种植、养殖户,企业创办者与个体业主,经商纳税大户和其他好人好事、模范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等,尽量把新闻的触角对准普通的劳动者。多采取以故事(通讯)、特写、散文式消息、速描、报告文学等形式写作,大大提高了上稿率,每年在省、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等各类媒体发表稿件160篇左右。两年后,由于我采写发稿成绩突出,被定陶县委评为新闻宣传拔尖人才农转非聘干,成为镇政府的一名正式工作人员,已届“不惑”之年的我,用那个年代流行的话说,终于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端上“铁饭碗”的夙愿。2000年底,我还被菏泽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吸纳为专栏作家,并成为菏泽市文联作协会员。

鉴于多年对新闻写作的执著追求与知识积累,2008年初我从单位内退后,在山东菏泽新闻学院领导的盛情邀请下,受聘于菏泽新闻学院《记者摇篮》报编辑、副总编,新闻教授,这又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提升和深造的机会。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拿到了菏泽学院中文系的大专文凭,人过“知天命”之年,终于又圆了我的大学梦。同时,我还自学了电脑操作知识,并申请了QQ和开通了博客(网易、新浪博客)、微博和微信。拓展了网络知识的阅读面,使自己对现代文化知识得到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五、生活就是一支歌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相应的也给新闻报道工作创出了很多机制和有利条件。自参加工作30年间,我已在国家、省市级发表各类作品约200余万字,并有数十篇文章被收入书刊杂志,其中新闻通讯《新红嫂》《西芹旺销的诀窍》《桃李不言自辉煌》等,分别被评为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和“菏泽市新闻奖”入选作品;其中散文《楝子树》《走出那片沼泽》《永恒的思念》《八尺布票》《感悟秋天》《春夜听雨》《初识夜来香》《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那年在探家路上》《想起那年去接兵》,诗歌《月亮、故乡》《种在谷雨的梦》《初夏》《望(外一首)》《七月放歌》《夏天的雨》等先后获得省市级以上文学大赛征文奖,分别被收入《牡丹文学》《花之语》《阳光的呼吸》《作家与读者》《中国当代作家》《现代作家文学》《北方作家》《2013中国当代诗人诗歌精品集萃》《中国诗人档案》《时代文学》《文笔精华》《世界诗歌文学》《大西北诗人》《奔流诗苑》《北极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7》《当代文学精品选》《当代华语名家文选》等70多种书刊。受各种表彰奖励证书、证章70余个。

另外,散文《春夜听雨》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散文精选,被收入中国作家记者协会的《文学月刊》,报告文学《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2014年9月获山东省作家协会、省委宣传部“中国梦”主题文学征文二等奖,入编2014年10月《时代文学》期刊 ;散文《那年在探家路上》,2016.10月获第三届“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散文《想起那年去接兵》, 2016.10月获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刊载《文笔精华.作品选集》;诗歌《七月放歌》,2017.10月获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夏天的雨》2018.5月获第三届当代文学精品选全国诗文大赛二等奖。自2013年以来,我相继被吸收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记者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世界华语作家联谊.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注册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当我人到中年事业初成,在面临三个孩子读高中上大学,妻子劳累过度患了严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住房又成了多年的危房,急需新建住房等诸多压力。但我却坚信: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本相同的书,就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读,怎样去读。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努力多方筹资10余万元,终于建起了一处高大、宽敞明亮的新式院子,于2011年初才正式从旧宅危房中迁入新居,从而也有了一间自己的专用书房,并购买了电脑、书橱,使写作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两个孩子也读到大学毕业,现在都已参加工作有了不菲的收入,家中的生活条件也一年比一年好。所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给带来的新成果。

记得有支歌中唱道:“生活就是一支歌,有苦有甜也有涩,关键看你怎样活,风雨过后是彩虹,路要一步一个脚窝……”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我的梦在自己的脚下。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的人生点燃了理想的火焰,生活的目标才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收获人生的梦想。

初稿于2018年6月26日(农历五月十三日 雨)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刊载于2018.10.9日《菏泽日报》文学副刊、《2018.11月《菏泽党史》第二期、2019.1月(总第31期)国家大型文学期刊《文学纵横》,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一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