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

编者按: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分。所谓“显”,要求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隐”则要求创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柔性表达,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形式,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在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相统一,坚持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灌输方式与丰富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相融合,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与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相协同。

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1]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分。目前学界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尤其在二者的鉴别方面更是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显”与“隐”,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关系,是需要我们进一步作出理论回答和实践回应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二者各自擅长的“用武之地”和适应的“振动频率”,还要让它们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和时机协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奏曲,助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1)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昭“显”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工程,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要坚持显性爱国主义教育,亦即强调利用各种公开场合、公开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2],旗帜鲜明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突出重点、系统深入为显著特点,切中受教育者的“思想迷雾”,直击爱国主义教育领域的“思想疙瘩”。

第一,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显”于教育立场。“这与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鲜明’的原则相适应。”[3]古往今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中国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题和内容。无论是历史上所崇尚的“精忠报国”“兴国安邦”,还是现在所强调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无不映射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和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赓续爱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避免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倾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既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4]具体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永恒追求。其次,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避免没有内涵的空泛化倾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理直气壮地讲清楚所爱之“国”不是抽象的空洞概念,而是真实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后,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避免不切实际的标签化倾向。爱国力量是我们每个人意识中自觉自愿的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唤醒爱国情感、激发爱国力量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将广大青年学生内心世界的深沉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奋进新时代的青春合力。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2)

第二,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显”于教育方式。列宁围绕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与对工人进行理论武装的自觉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对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的灌输,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5]311。这不仅科学揭示了灌输的必要性,也系统阐释了灌输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灌输,既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法宝,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一方面,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淡化或者放弃理论灌输会模糊甚至动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立场。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教会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在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中,找准自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定位,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承担起时代使命。另一方面,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也是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最直接、最有力的回击。理论灌输的过程也是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过程。一段时间以来,丑化革命英烈、虚化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错误言论甚嚣尘上,不仅扰乱了青年学生的爱国判断,也严重冲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灌输,用科学理论和确证事实有力回击错误言论,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理论灌输中“灰飞烟灭”。

第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显”于教育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年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渠道。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可以彰显课堂教学的教育能量,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和水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6]首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保证爱国主义教学分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载体,既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故事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结合专业课程,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知识能力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分量。其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精选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既要坚持问题意识,深化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研究,以透彻的理论回应青年学生的爱国关切,直击“痛点”、横扫“盲点”,让读起来带劲、学起来有劲的爱国主义教材常伴青年学生左右;也要关注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爱国素材,在有益补充理论研究的同时,拉近爱国主义教材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材的可读性。最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通过保证爱国主义教学分量、精选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让青年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上着力,掀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热潮,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高扬在课堂教学主渠道。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3)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蓄“隐”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有立场、有组织、有渠道地显性开展,但也要重视隐性教育的力量。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新挑战、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新变化以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等途径的新突破,在放大显性教育弱点的同时,也凸显了隐性教育的优势。隐性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教育活动”[2],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第一,创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柔性表达。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需要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立场表达得更“柔”一点。柔性表达并不是婉转甚至隐晦展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立场,而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式”讲授,而是让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立场,渗透于历史节点、重大事件、典型示范等过程中,实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表达的“组合式”发声。首先,用好历史节点这个“金话筒”。历史节点不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而是始终发人深省的引擎,可以传递爱国主义的声音。例如,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借助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在那一刻,全体中华儿女不仅体会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蜕变与成就,也找寻到了“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答案。其次,用好重大事件这个“扬声器”。重大事件具有类似于历史节点的“特效”,能够使人们心连着心、手牵着手,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是党员,我先上”“自我隔离,不给国家添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反映中国人民真实心境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可以说,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的全国人民战“疫”行动,就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最后,用好典型示范这个“小喇叭”。爱国主义教育这堂课的鲜活素材不外乎敢于斗争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而这些先进典型身上最突出的标志就是“爱国”。因此,创新柔性表达,就要在利用历史节点、通过重大事件、聚焦典型示范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立场深入人心,促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4)

第二,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形式。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既是我们党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式。但同时可以丰富实践形式,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拓展得更宽一点。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并不是要丢掉理论灌输这一基本方式,而是在坚守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堂”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实践教学,激活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给予青年学生以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通过观看自然人文景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仪式礼仪等实践方式,体会心灵感受、提升爱国认知。自然人文景观是一个国家面貌的最直观展现。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上,刻录着“中国模样”。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以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实践方式,引导青年学生领略我国大好河山,投身到美丽中国建设之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初衷就在于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擦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本色,让那一抹红在青年学生参观学习中直抵其内心。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仪式礼仪的重要作用。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入党誓词在耳边回响、每当防空警报在空中长鸣,爱国的情愫就会止不住地跃动,这就是仪式礼仪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使然。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要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升国旗唱国歌、入党入团、国家公祭等仪式,强化其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总之,丰富实践形式,充分发挥自然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仪式礼仪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得到有效开展。

第三,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长效性、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但也需要着力营造社会氛围,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同时,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场域补充得更广一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是传媒生态、网络舆情、制度法规等构成的有机整体。首先,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媒介载体。报刊广播影视、微博微信等大众传媒占据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已然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的营造,大众传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自然应该唱响大众传媒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主题贯穿媒体融合发展,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常态化。其次,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阵地。互联网打破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界限,让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凸显了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的重要性,既要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爱国故事、传播正能量;又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自觉抵制损害国家利益的错误言行。最后,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制度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的营造需要制度和法规等作为保障。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之中,体现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政策法规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由此,通过传媒生态、网络舆情、法规保障等建设,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疏通爱国主义教育渠道的同时,助推爱国主义教育日见不察。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5)

三、在“昭显蓄隐”中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7]这既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要求,也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显性爱国主义教育与隐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显中含隐、隐中有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坚持根本、盘活形式。”[8]所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在“昭显蓄隐”中加强。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6)

第一,坚持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相统一。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懂其“魂”,还要知其“形”,做到“形神兼备”。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的“魂”,反映了新时代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作为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补充,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的“形”,可以说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鲜明立场的间接表示。首先,厘清表达方式的异与同。无论是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的表达方式,前者以一种直接性、组织性、计划性的表达方式来体现教育立场,而后者则侧重间接性、渗透性、弥散性的表达方式,让青年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明晰教育立场。由此,表达方式的殊途同归让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的统一成为可能。其次,把握本质内涵的根与本。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无外乎都是揭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1]的鲜明立场,价值导向上的共识性促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相统一。最后,透视目标指向的辕和辙。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皆指向:赓续爱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国教育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丢掉旗帜鲜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立场,也不能忽视理直气壮讲爱国的柔性表达。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7)

第二,坚持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灌输方式与丰富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相融合。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刚柔并济”,“刚”在理论灌输,“柔”于实践教学。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体现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刚性要求。与理论灌输刚性方式所不同的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观看自然人文景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仪式礼仪等过程中,具有柔性力量的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坚守理论灌输,体现刚性要求。爱国主义既不会自动跑到青年学生头脑中的,也不会于青年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必须通过理论灌输,使广大青年学生建立起爱国认知。所以,理论灌输方式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牢牢坚守的。丰富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离开由理论灌输而建构的爱国认知,实践教学激发的爱国情愫就会像烟火一样,美丽但并不长久。另一方面,丰富实践教学,注重柔性力量。强调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丰富的实践教学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方式。如前文所述,离开了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实践教学就像“烟火”一样,奏效但不长效。相反地,缺少了实践教学,空有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爱国主义教育恐以其填鸭灌输的刻板印象,连激起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都那么有难度。所以,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开展。总之,要做到“刚柔并济”,二者不可偏废,既要强调牢牢坚守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又要注重拓展实践载体、丰富实践教学,不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灌输方式与实践教学方式相融合。

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8)

第三,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与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相协同。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点”和营造社会氛围的“面”的协同中,实现“点面结合”。课堂教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浓厚的社会氛围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无作用,以课堂和社会为空间范围交织构成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场域。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相对于社会的大环境,其聚集性特征尤为突出;而社会大环境则从更大范围内将爱国主义教育框至其中,散落性是社会的特有属性。但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场所的课堂是社会范围中的课堂,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是由课堂等子环境共同构成。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挖掘联结“点”和“面”的“线”。首先,画好“点面结合”的“连接线”。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主渠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是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基于社会氛围的一种集中引导;社会氛围也需要由课堂教学辐射带动,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合力。其次,确定“点面结合”的“边界线”。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与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相协同,不是漫无边界的“生拉硬扯”,而是以课堂教学与社会氛围为圆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半径,绘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同心圆”。最后,厘清“点面结合”的“交叉线”。社会环境是由和谐音符与不协调乐曲构成的“万花筒”,其中有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支撑的有利素材,也不乏与课堂教学唱反调的阻碍因子。需要在推进课堂教学与社会氛围相协同的过程中,清除横亘在二者中间的障碍物,让“点面结合”得更加舒畅、更具实效。

  

参考文献:

[1]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2] 卢黎歌,隋牧蓉.“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

[3] 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7).

[4]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

[7] 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8] 胡大平.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水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作者:单文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