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仪(什么是礼)

礼,即理,即规矩安是稳定、平稳安礼就是能让人平稳的规矩关于“礼”,说到礼,就不能不说到《礼记》,在《礼记》中对于“礼”是这么说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什么是礼仪?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什么是礼仪(什么是礼)

什么是礼仪

礼,即理,即规矩。安是稳定、平稳。安礼就是能让人平稳的规矩。关于“礼”,说到礼,就不能不说到《礼记》,在《礼记》中对于“礼”是这么说的: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贱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

太上贵德,其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译文是:礼就是用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的;是判断事物上下、左右、来取的;是分辨物类的相同和不同的;是分清道明道理是非的。按照礼的说法,不可以随便的去讨人喜欢、不可以说些做不到的话。按照礼的要求,行为是不能越轨的,要有节制,不侵犯、侮辱、慢待别人,也不能随便恭敬别人。谨言慎行、择善而从、履行诺言,这就是完美的品行,品行修为完整而一致,这就是礼的实质。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无法得到体现;教育、训诫、引导,使风俗端正,没有礼就不能完备的推行;分辨事理、判明诉讼,没有礼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裁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关系地位;做官、求学,没有礼就不能使师长弟子关系亲敬;国家的职位、军队的组织、就官任职、执行法令,没有礼就不能确立威严,使人服从;祈求福禄、举行祭祀、供奉鬼神,没有礼就不能体现其诚意和庄重。所以,君子要做到恭敬合度、退让有法,以明确礼的意义。

在上古的时代,人心都非常淳朴,凡事想做就做,只注重老实,没有什么准则。而今天呢,就要讲究行为效果了。凡是得到别人的恩惠,就要报答别人的恩惠。因此,在行为准则中就包含了施与报的作用,凡是受到别人恩惠而不报答的,就不合乎于礼,受到报答而不能恩惠于人,也不合乎礼,有了这种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平衡安定,反之,就要发生危险。所以,礼,不可以不学习。

黄石公在《素书》中告诉人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合乎礼,什么事情不合乎礼,合乎礼能怎样,不合乎礼又能怎样。接下来我将一一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