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最经典的三首歌是什么(从歌手王琪的火与贾浅浅的火得到的启示)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一.贾浅浅的火靠的是什么?是她的诗很感人吗?2021年新年伊始,我国文艺界有两件事火了:一个是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一些所谓“屎尿诗”的争论及其对她突然爆红的背后原因的质疑。本来不太出名的贾浅浅一下子火了。
唐小林写了篇文章:《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
唐小林先生发表在《文学自由谈》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的文章 说:“这位突然爆红的诗人,名叫贾浅浅。在诗歌被视为“出版毒药”、谁都卖不动的今天,一家家出版社就像哄抢紧俏商品一样,竞相出版、烘炒贾浅浅的诗集;一些文学名刊大开绿灯,不惜以大量的版面,纷纷发表贾浅浅的诗歌,为这位诗坛新秀人工施肥、揠苗助长;有的文学奖高调把珍贵的大奖,颁发给贾浅浅;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一路吹吹打打,保驾护航,好不热闹。”
他还说:“2017年,贾浅浅成为鲁院第32届高研班学员。同年12月26日,贾浅浅获得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此次文学奖的主办单位是《延河》杂志社和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吊诡的是,《延河》杂志的主编,恰恰就是贾浅浅的父亲贾平凹,而贾浅浅自己则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的副主席。由此看来,此项大奖的“裁判员”和“运动员”都出自同一家——难道贾氏父女真的是为了文学,而举贤不避亲?”
我们从贾浅浅公开发表的诗歌作品可以发现,目前网络上广为传播的那一些贾浅浅的诗作确实有伤大雅。而这也确实是其诗作的一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评析,她的大多数诗作其实并未必某些评论家和诗人所盛赞的那样有多高的艺术水平。
所以总结贾浅浅火的原因:
1·贾浅浅的火不是凭借她的诗歌有多高的水平因感人至深而引发出火热的热潮;恰恰相反,诗坛对她的一些“屎尿”入诗,散文分行便成诗的极不认可引起大讨论热;
2·讨论在深入,进一步又引发了对贾浅浅的大学入学考试分数及其论文、大学在职职称评定等等问题的质疑,这又涉及到文学艺术界、出版界、大学教育界腐败问题的争论;
3·不仅如此,这场大争论还触发了对几十年来诗坛出现的下半身体诗、梨花体、口水体诗等等诗坛创作乱象的争论。一场净化诗坛的热潮兴起了。
4·甚至引起了:A.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B.好的诗歌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与贾浅浅的火截然不同的却是另一位农民出身、学历不高、无有背景的歌手王琪和他的原创歌曲在我国文艺界燃烧起了一把火。
王琪他没有背景,他完全靠自己艰苦地打拼,走出一条创作、演唱之路;
二.王琪他没有背景,他完全靠自己艰苦地打拼,走出一条创作、演唱之路。今年另一个在我国文艺界火的是原创型农民歌手王琪:他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上了春晚!王琪一下子更火了!
原创型农民歌手王琪:他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上了春晚!王琪一下子更火了!
他没有背景:王琪完全靠自己艰苦地打拼,走出一条创作、演唱之路。
1·王琪完全靠自己艰苦地打拼,走出一条创作、演唱之路;
王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家里世代种地,比较贫困。王琪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到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上学以后,地里的活全都学会。他初中毕业,去考艺校,没钱,考不起正规的艺校,去了民办的,虽然是民办的,也没有学历,但是通过学习,打开了王琪的眼界,爱上了音乐,(王琪初中毕业考了民办艺校但是也没有多余的钱交学费,幸好三姨夫是村里的电工,稍微好一点,王琪的学费都是先从三姨夫那里借的。)
毕业了,他学到了本领,但找不到工作,他离乡背井到外边闯荡,父母到集市卖了农产品凑钱支持他出去打拼。
人生自古伤别离,他有过多少次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告别恋恋不舍的父母而踏上征途时的那份心酸的人生体验;他有过多少次远离家乡父老,漂泊异乡时仰望明月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他也有过多少次两手空空回到家里见到父母时的那份无奈。他更有过在登记结婚时连个像样的婚宴都没有的苦痛;他有过当夫妻双方父母过生日时,因不能拿出对老人的生日祝福的礼物,而独自一人站在雪地里仰天痛哭的境遇。
从王琪的身世看,他不可能有“拼爹”的本钱,他也没有博士的文凭;他头上也没有戴着许多人造的耀眼的桂冠。但是正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农民,生长在人民大众之中,他有着艰难的生活经历,知道人生的苦辣酸甜,他深谙广大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他深味这人间的悲欢离合的滋味。他的心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一句话,只有身心融入广阔的人民大众的天地里,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歌曲。
2·苦难是人生一笔财富,作者只有经历痛苦和不幸,才能获得强烈的创作心理动力和才能,因为他对生活有实际的亲身感受写出的歌词才会感人至深。
苦难是人生一笔财富。我国古人有:“诗穷而后工”的说法。”我认为:正是因为王琪有过以上的人生经历,才能写出那些人间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陆游说:“天恐文人未尽才,常使零落在蒿莱。”作者只有经历痛苦和不幸,“意有所郁结”,才能获得强烈的创作心理动力和才能,因为他对生活有实际的亲身感受写出的歌词才会感人至深。
比如他的《何日是归途》,难道不就是在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吗?
“回来时还是空空的行囊,
一身的疲惫,
习惯了默默无语,
却又频频举起杯。
躲不过你炙热的目光,
在我身上徘徊。
想要说句思念的话,
却始终张不开嘴。
转眼间春又回到大地,
寒冰又化成了水,
离家的车票,
又催着我北雁往南飞。
母亲的叮嘱就着饭香,
装满了我的胃。
父亲沉默到最后,
只问我游子何时归。
如果我不回头,
就看不见你留下的两行泪。
泪水流过满脸的皱纹,
白发在风中飞。
飞过千山飞过万水,
这思念从没放过谁。
谁在他乡喝醉,
却留下思乡的泪。
如果我不回头,
就看不见告别的手还在挥。
挥舞着手摇摇晃晃的你,
还是不肯回。
回不去我的童年,
你们带着我把蝴蝶追。
追着追着你们就老了,
我是偷走你们时光的贼!”
王琪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想成功谈何容易?家境贫寒,自己在外年复一年的打拼不见成效。从外地回到家,又是两手空空。“躲不过你炙热的目光,在我身上徘徊。”这句话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写得出来。这里有许多潜台词:从父母角度看,儿子孤身一人在外打拼很不容易,这“炙热的目光”里有对儿子的爱怜也有几许期盼。但又不敢多问,问多了怕伤了儿子的自尊,会给儿子带来更大的压力;从王琪的心理角度看,家境如此贫寒,父母还要支持自己,心里不落忍,但面对自己当下的窘境又是何等的无奈。“习惯了默默无语,却又频频举起杯。”正是这种复杂感情的流露。
过了冬天,春天来临了,又要到了出外打拼的时候了。临行时母亲做了可口的饭为他送行,在饭桌上儿子王琪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是那句:“母亲的叮嘱就着饭香,装满了我的胃。”这句很传神,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恐怕我们每一位为人子的都有过这样的对母爱的深刻体会吧?
中国的父亲往往是不擅言表的。沉默不语不代表父亲不疼爱儿子,那一句:“父亲沉默到最后,只问我游子何时归。”这就把中国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了。
接着就是与父母离别的情景描写,歌词寥寥几笔就把自己和父母这双方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写得跃然纸上:
“如果我不回头,就看不见你留下的两行泪。”这是写临行告别时,儿子王琪想回头看父母,又不忍心看到父母痛苦的样子,但是还是忍不住回头看父母了——“泪水流过满脸的皱纹,白发在风中飞。”这两句临别时父母的特写镜头,写得相当出色:不仅细腻“泪水流过满脸的皱纹”而且有动感:“白发在风中飞。”,仅仅两句就会把你带入那种:“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情境中去。这种画面感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歌词王琪显然是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复沓的艺术手法:“如果我不回头,就看不见你留下的两行泪。泪水流过满脸的皱纹,白发在风中飞。”、“如果我不回头,就看不见告别的手还在挥。挥舞着手摇摇晃晃的你,还是不肯回。”这种反复的复沓咏唱,不仅扩展了画面的容量而且强化了情感的浓度。如果说“如果我不回头,就看不见你留下的两行泪。泪水流过满脸的皱纹,白发在风中飞。”是注重写父母的面容肖像,而“如果我不回头,就看不见告别的手还在挥。挥舞着手摇摇晃晃的你,还是不肯回。”则是注重写父母的形体的衰老以及舍不得儿子外走它乡的那份牵挂。
父母已经老到什么程度了?“摇摇晃晃的你”就把年迈的父母送子的形象写得逼真,写活了。“还是不肯回”把父母对远行的儿子的依恋、挂牵、担忧之情写得惟妙惟肖。
此情此景自然会触发儿子的难以言表的愧疚、无奈和痛苦之情,于是就有了儿子的心理描写:“飞过千山飞过万水,这思念从没放过谁。谁在他乡喝醉,却留下思乡的泪。”这几句是在写漂泊它乡的游子思念亲人,思念故土只能以醉消愁的情景。
进而王琪,这个整年在外打拼的儿子,自然就想到自己童年时的情景:那时父母还没老:“你们带着我把蝴蝶追。”可是年复一年,谁曾想:“追着追着你们就老了”,而如今,我在外乡打拼,长时间不能陪伴父母,现如今父母已经年迈了,还在为儿子操劳、担忧。想到父母这一生,就是为儿子我操劳、担忧的一生,我自己无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越想越内疚,越想越自责,越想越痛苦于是从心底迸发出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语——“”我是偷走你们时光的贼!”歌词到此,戛然而止,结尾句画龙点睛,升华了整首歌词的主题。从而引起听众的强烈地情感共鸣。这首歌唱哭了许多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明代的焦竑也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
白居易和焦竑都强调了情感对于诗歌的重要意义。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必须真情实感才能赋予诗歌以艺术生命,也才能产生“惊心而动魄”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诗才能“垂世而行远”。
王琪的歌曲擅长讲一个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凄美的故事。
三.王琪的火,我以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歌曲擅长讲一个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凄美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就是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请看这首歌曲的歌词: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
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
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
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
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
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
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
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
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
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
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
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
王琪在这里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古今中外经常有过,而且还会发生的凄美动人的故事。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他所讲的故事为什们会引起大多数人们的感情上的共鸣?
我以为这人间的情缘故事,往往饱蘸着泪水写成。难道不是吗?古今中外这世上的痴男怨女,为追求佳缘,便为我们留下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而这故事中最感人的莫过于带有“凄美”色彩的情缘故事:什么是凄美?凄美是将美好的事物揉碎!流星陨落默无言,引发万人唏嘘声。是凄美;鹊桥相会常飘雨,泪眼相见使人怜。是凄美;西湖断桥断肠泪,雷峰塔里断肠声。是凄美;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为所爱的人的以死殉情。是凄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哀绝的心事和那流不尽,淌不完的清泪。这更是凄美!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哀绝的心事和那流不尽,淌不完的清泪。这更是凄美!
谁不想和心爱的人相遇,相知到相守?然而情缘中“情憾之事”却十有八九。王琪的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是以如哭如诉的歌调在继续讲述着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的话题。
王琪的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是以如哭如诉的歌调在继续讲述着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的话题。
我们看:
这里有曾经欢聚的欢乐的美好回忆:
“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
这里有离别之后的无奈、和百感愁肠的思念与苦楚: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
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
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
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
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有过许多类似的情感经历:失恋的后的无奈、苦涩、焦虑、惆怅;还有那生当做死别的无穷无尽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还有那生当做死别的无穷无尽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还有那生当做死别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于是便必然会引起千千万万有过类似经历的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王琪的歌源于现实生活。
一般来说,在人类的婚恋中,这相遇,相知,直到相许——就是美满的情缘;但是君不见:来是情缘,去是情缘,已得是情缘,未得也是情缘。只要心中总有她(他),来去得失都是情缘的故事还少吗?于是这样的故事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中的养蜂女的不辞而别就是演绎了这样一个最感人的情缘故事。
在人类的婚恋中,这相遇,相知,直到相许——就是美满的情缘
有一种爱叫放手——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最感人的情缘!
更有那:不爱是爱的最高境界。有一种爱叫放手——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最感人的情缘!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中的养蜂女的不辞而别就是演绎了这样一个最感人的情缘故事。这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所以感人的奥秘所在。
四..当诗歌创作如果与时代、与社会,与人民的思想情感严重脱节并陷入个人无病呻吟与低俗,便不会引起人民大众感情的共鸣和喜爱。
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重要旨归,在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提升的需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相对合理的共同恪守与认同的价值尺度与行为规范。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学博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原《小说选刊》编辑,《长篇小说选刊》副主编鲁太光对于贾浅浅的诗做了这样的评价:我通读了她的《第一百个夜晚》。客观地说,还是有一些说得过去的诗。但这些诗,不过是一个现代社会“小确幸”的自我展示——她展示自己的爱情、友情、亲情,甚至展示自己的性爱及其欢愉。说句实在话,由于大多数诗作分寸掌握得还可以,因而并不让人反感,有的还有些小清新。但我们必须指出,支撑这种诗歌的内在情感是一种现代市民的自我满足感。在现实中,这种自我满足感值得尊重也应该尊重,但这种自我们满足感如何获得诗意,即如何“诗化”,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就美学而言,这种自我满足的底色是平庸,而平庸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庸俗,甚至低俗。我们可以说,“浅浅体”尚可理解,因为它最大的问题不过是平庸,而“屎尿体”则不可理解,因为它庸俗。
贾浅浅也有描写与自己父亲有关题材的诗,请看第一首:
《3月27日J先生生日》:
“66岁之后的J先生,头发更加稀疏/他还会回乡祭祖,依然开会,吸烟/写稿子。仍将自己置于烦恼树下,蹭痒痒/在热闹叵测的人流中,打瞌睡。”
第二首《那年,那月,那书》:
“他忽然清清嗓子对我说/嗨,我叫迈克尔,是来西安的留学生/你看的什么书/《废都》。我答道,并且努力把窝着的书角展了展/废都?那是什么意思呢/那个老外耸耸肩。”
我们看这两首诗与王琪写自己与父母的故事——《何日是归途》这首歌相比,怎么样呢?我觉得这哪里是诗呢?按记叙文来看也是流水账。毫无情感,毫无人物的描写与刻画。
现在有一种说法:我什么都可以写,这是我的自由;有人公开说诗歌就是要抒发我自己的情感与政治无关,与为谁服务无关。这些貌似有理,这种论调其实是早已被马克思文艺理论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鲁迅所批驳的陈词滥调,只不过是在新形势下的沉渣泛起罢了。
鲁迅说:“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决无超阶级的作家
遍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史,那些被人喜爱的诗人,被人传颂的诗篇大都是具有爱国情怀。他们关注社会人生,关注政治,尤其是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予以无情的鞭挞的诗歌才有生命力。
杜甫写过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这篇诗中他对唐玄宗的揭露是相当尖锐的,其中一段: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其大意是说:
“赐浴温泉的,都是些高冠长缨的贵人,参加宴会的,更不会有布衣麻鞋的百姓。
达官显宦,都分到大量的绸帛,那些绸帛啊,都出自贫寒妇女的艰苦劳动。
她们的丈夫和公公,被鞭打绳捆,一匹匹勒索,一车车运进京城。
皇帝把绸帛分赏群臣,这个一筐,那个几笼,实指望他们感恩图报,救国活民;
臣子们如果忽略了皇帝的这番好意,那当皇帝的,岂不等于把财物白扔!
朝廷里挤满了“济济英才”,稍有良心的,真应该怵目惊心!
更何况皇宫内的金盘宝器,听说都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
尤其是结尾这两句毫不客气地揭露唐玄宗的腐败:把金盘宝器都被“国舅”私吞。
在当时能有这样的气魄实在是难能可贵!正是在这首诗里杜甫道出千年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白有一首五言长诗:《豫章行》其中有“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意思是: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充盈在田野间。这两句,也正像杜甫的《兵车行》所描述的那样,“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都是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这些诗句通俗易懂,但是融入了诗人的爱憎。关心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所以能够引起世世代代人民的喜爱。
最后我想说诗歌可以在生活中广泛汲取创作的的题材。但是一定要有健康的情趣,思想情感要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我决无否定贾浅浅所有的诗篇的意思,然而,我还是认为:我们可以说,“浅浅体”尚可理解,因为它最大的问题不过是平庸,而“屎尿体”则不可理解,因为它庸俗。尤其是我对那些所谓学者、专家的无原则地吹捧是不认同的。这样实际上是害了贾浅浅。
在诗歌艺术上如何获得诗意,即如何“诗化”,还有很大空间;最主要的还是在诗歌创作的题材上要多一些关注时代风云,关注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疾苦的诗篇出现。惟其如此,诗歌的创作才会被人民所喜爱。
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
总之,从歌手王琪的火与贾浅浅的火的对比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诗歌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我们只有把身心投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疾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才会得到他们喜爱。什么样的诗歌最感人?当诗人及其他的作品的思想感情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时,你的诗歌创作才有生命力。诚如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所说的:
“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一言以蔽之,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是解决当前诗坛乱象的指南。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是解决当前诗坛乱象的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