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1)

黑暗之中,地面之上,星火闪烁,“觉醒年代”四个字醒目地投射在锈迹斑驳的铁板上,两面7.5米高的全机械数控转台缓缓展开,烟雾环绕,李大钊、陈独秀,两位革命先辈登场。民族生死关头,国家存亡之际,他们点燃了一群仁人志士的热血与希望,影响了一大批有志救国救民的有为青年。今晚,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舞台剧《觉醒年代》迎来正式首演,观众坐在剧场里与舞台上百年前的青年隔空对话,内心一次次被点燃。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2)

《觉醒年代》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着眼于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这一时段的宏大背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它以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审美表达,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道路选择的正确性。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3)

在导演何念看来,与体量为43集、可以用细节展现人物点点滴滴的电视剧不同,舞台剧的时长要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对于主创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挖掘舞台剧的戏剧性与故事结构。舞台剧《觉醒年代》将人物进行了化繁就简的突出,结合真实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的著作与传记,因此观众也能看到在电视连续剧中未曾出现的情节。

“舞台剧《觉醒年代》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去反思自己、在这个故事中认识自我,当我们在剧场里去走近李大钊、陈独秀这些革命先辈,走近他们‘觉醒’的过程,从无望的绝境中找到缝隙、找到光亮,再从绝望中挣脱,冲破这道缝隙,冲出一个未来。”编剧喻荣军表示。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4)

百年前“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在台上如画卷式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一幅幅人物群像图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在演员们的真挚演绎下,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有笑有泪,饱含深意,打动人心,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振。这一批觉醒者是可爱可敬可亲的,他们的精神里充满着诗意。无论家国天下的慷慨激昂,还是琐碎日常的人间烟火气,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情感至真至情,拉近了当下观众和历史的距离。

舞台上,全机械转台根据演员的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可旋转、可攀爬,兼具了假定性和流动性,配合多媒体投影出的不同场景,紧跟剧情与演员进行流动。演出中,特别增设“下雨”和“下雪”的装置,为剧情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和氛围感。演员们的服装造型皆为量身定制,造型力求贴近历史人物原型,服装极具年代感但不失独特的质感。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5)

剧中的原创音乐也令人过“耳”不忘,跟随剧情变化,配乐时而荡气回肠,时而又温馨感人。灯光着重体现出历史厚重,再辅以多媒体渲染时代氛围,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提炼出精神意境。提灯、火苗等元素的运用,在黑暗中显得尤其明亮,一束束光直达内心。墙面转动、影像交叠,再与灯光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质感。舞美团队运用现代设计与手段再现历史情节,更增强了舞台剧《觉醒年代》的强烈戏剧张力。

历史给了年轻人再次上车的机会(历史深处的他们)(6)

今年9月,舞台剧《觉醒年代》预演场上演,剧组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广泛收集观众反馈。本轮正式演出,无论从剧本、服装、舞美等各方面,主创们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剧体验。本轮演出将上演至11月20日。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编辑:许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