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协会秘书长访问文一科技(薪传墨脉智)

苏东坡曾云“颜公变法出新意”——当年的“新意”是指颜真卿变王羲之父子之方法,中锋用笔、平滑宽结、得篆籀之气。当时间流转到千年之后,今人若想在掇菁撷华的基础上再出新意,不仅要在技法上吐故立新,还应在教法上革故鼎新——当下缺乏的不仅仅艺术家在书法技巧上的创新,还有大众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如何通过当下的信息化手段让书法回归基础教育课堂、让孩子们感受颜筋柳骨的笔下风采,是近年来书法界热议和关注的重点。

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运用数字书法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的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国内率先关注传统书法教育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华文众合一直致力于书法艺术教学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2015年推出了国内首个“智慧书法教室”。2017年8月,华文众合在河北宁晋北新艺术小学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数字书法教室,其配备的交互式数字临摹台可供224名学生同时进行书法教学互动。由于在书法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华文众合参展当年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活动中唯一一家进入上海主会场的书法教育企业。

如今,华文众合的产品已覆盖国内32个省市地区,惠及包括人大附中、清华大学附中、北京一中在内的百万余名学生。

半导体协会秘书长访问文一科技(薪传墨脉智)(1)

薪尽火传 有“智”竟成

“书法教育目前在我国出现了断层。”华文众合董事长向大凤认为,尽管国家一再出台“书法教育进课堂”的相关文件,但在很多地方,书法教育依然是一片空白。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书法师资的严重匮乏。“书法教师需要长期、系统地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囿于当下书法课程资源欠缺、书法课程无法实现统一标准化,书法教育质量和效果并不能得到保证。”

这样的结论来自向大凤的多番调研和考察——他深入中小学课堂,实地探访了各地书法教育情况,在请教了多位知名专家后,才意识到书法教学形式确实需要破旧立新了。直面当下书法教育困境,向大凤结合传播规律、借助信息化手段,为书法教育融入了现代化教育理念,研发出“智慧书法教室”,实现了书法临摹数字化、书法练习智能化、书法教学大师化,书法指导体验化,书法传承信息化,开创了书法教学、练习的全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其构建的智慧书法教室产品目前已升级到第七代,并在全国1000多所小学、100多所大学投入使用。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1年国家就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将书法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2015年,北京中考首次出现了书法考题,“如果没有学过书法,这一部分可能就会丢分。”向大凤对此表示担心,书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让学生的书法学习进度无法统一,“面对这一问题,华文众合作为书法教育行业的高科技企业,应勇于担当,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为书法教育资源分配作出贡献。”

因此,华文众合联合20多个书法教学基地、多省市书法教研员、数十名国内知名书法家历时4年共同研发了智慧书法教学系统。该系统全面兼容了教育部审核通过的11 套书法教材,由交互式数字临摹台、教师中控、书法直播、字帖排版、视频资源库、板书示范、云平台管理等10多套系统构成,创新地将交互式数字临摹台专利技术引入到传统书法教学当中,实现传统书法与现代科技较好融合,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字帖排版系统能够按照老师的需要随时生成字帖,支持单字、词语、拼音多模式检索,古今各种经典碑帖,在系统里都可以按照年代、书体、作者等条件迅速查找。老师还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时调取字库资源生成电子字帖,电子字帖透过宣纸清晰地同步呈现在每个学生的临摹台上,学生们用毛笔蘸着墨汁,铺上普通宣纸临摹,将现代科技引入传统书法教学,提升了教学互动效果。

也正是这样的举动,让华文众合在智慧书法行业站稳了脚跟,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企业。华文众合多年来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收获了来自政府层面的信任,2018年,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的领导下,华文众合牵头制定了《中小学智慧书法教室装备规范》团体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让智慧书法行业停止“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精品化时代。

但华文众合团队并没有因此满足——为了研发更高质量的书法教学课程,华文众合还成立了书画教育研究院,通过研究院平台,汇集书法家和教育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研究书法教育。同步推出公益网络短视频《小书圣书法名家课堂》,邀请张凤民、高军法等书法教育专家做客栏目,运用全媒体手段在智慧书法领域持续发力。

纵情笔墨 “智”在必得

在电脑全面普及的今天,对笔墨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大凤正在练习书法,刚好落笔在“笔性墨情”的“笔”字上。这句话出自刘熙载在《艺概•书概》的名句:“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向大凤笑着告诉记者,这也是他的书法教育理念,闲下来就会写一写,寄情明志。

一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书法教育家是很难培养出好学生的。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有高水平的书法教师,但是能带动学生书法学习积极性的却不多。“师者自身如果都没能寄情于教育,又怎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呢?”从这一点出发,向大凤始终怀有对书法、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以其别具一格的教学感悟,在当代书法教育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个浮躁的教育环境留下了一段启示。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笔有极大的表现力,因此笔墨两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为了保证学生的书写体验,华文众合的产品一直沿用真实笔墨,让学生纵情挥毫、恣意落纸,在柔软的笔尖下酝酿出最浓烈的情绪。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初心和“传统与科技融合,而不摒弃传统”的理念,华文众合自主研发交互式数字临摹台,学生使用真实的笔墨纸进行学习,避免水写、电子模拟等书写体验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向大凤提出的华文众合书法教育三大理念之一——让传统与科技融合而不摒弃传统。除这一先进理念,向大凤还提出了“倡导让书法名家走进课堂”与“双先进”理念。“让书法名家走进课堂”是为了解决书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因向大凤借用智能软硬件打造名师教学平台,让学生入门就能跟随名家教学,让书法名家走进线上课堂,通过现代书法名师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名家笔蕴;“双先进”是指技术和教学的双向先进性,华文众合立足“教”与“学”,持续研发创新,以解决书法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201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为满足文件要求,向大凤结合华文众合三大理念开发了兼容教育部11套书法教材的智能课程,该课程涵盖了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九年级的全部课时,从笔画-偏旁-结构-例字开始循序渐进安排学生学习,解决了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师资缺位、教学资源匮乏等难题,真正将书法教育系统化、程序化。

2018年,华文众合的三大教育理念又一次迎来了升级——第五代智慧书法教室开发了新功能“2 1”教学模式,“2”指的是统一授课和自主学习,既可以由教师掌控所有终端进行统一授课,又开放了学生端控制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1”是指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室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性,给拥有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长处、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推送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

向大凤所有的教学创新,都源自于对书法教育的情怀。正因为有“情”,才能从学生的出发点设计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需求与使用体验。在调研的过程中,向大凤注意到数字临摹台的电线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于2019年对智慧书法教室进行了新一轮升级,其第六代产品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惊喜——推出了“无电”终端、场景式网络课堂、笔尖跟踪等功能和技术,吸引了众多观者的关注。“这一次我们没有在交互式数字临摹台安装电线,一根网线就能同时满足上网和用电的需求,避免了漏电危险。从行业安全性而言,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华文众合第六代智慧书法教室的这些新功能、新技术立足教学立场,为书法教学融入尖端科技,让华文众合的产品从“满足需求”走向“引领需求”,让“教”更顺畅、让“学”更悦纳。

时间进入2020年,华文众合有了新的落脚点——结合历代智慧书法教室的亮点,开发了集几代优点于一身的新产品“智慧粉笔教室”。该产品针对国内师范院校的三笔字教学需求,还原了“讲台上授课、座位上学习”的常规课堂场景,通过交互式粉笔临摹台的专利技术,让学生用普通粉笔即可直接在临摹屏上书写,还原了传统粉笔书写的体验。

向大凤对书法教育的所有设想,都通过智能手段得到了最大可能地实现。智慧书法教室不仅仅是教具,更是一种教学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教育装备的重要支撑,助推学校现代化教育装备建设,辅助教师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我们希望能助力实现书法教育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智慧化,共创智慧书法教育新时代。

闳约深美 “智”见篆籀

自2015年华文众合在国内率先构建智慧书法教室模型并推向市场,至今年第7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华文众合智慧书法教室历经7代产品升级,始终坚持产品不断创新迭代,经历了智慧书教室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引领智慧书法教育装备行业,通过智能创新赋能传统书法教育,持续产品创新,引领智慧书法教育装备行业,同时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助力中国书法教育发展。

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上,向大凤顺应时代形势、响应国家政策,对华文众合做出了新的规划。未来,华文众合将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在智慧书法教室研发升级发力,丰富产品形态、拓展线上课程研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是着眼于扩大市场、延伸产品应用——将用户范围从学校拓展到校外培训机构以及个人、家庭,以及喜欢中国书法的国际友人,逐步拓展智慧书法教育的应用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爱上书法,让更多书法爱好者从中受益。

在可以预见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书法教室已经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书法文化的载体、书法教学的支撑。向大凤和他带领的华文众合,将以全新的面貌与姿态,迎接属于他们的时代。

(作者:石依诺)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