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玄策历史原型是什么(百里玄策历史原型)
大漠之中有寥寥几缕孤烟径直而已,落日的余晖下有一少年席地而坐,擦拭着镰刀上干涸的血迹。
脚下的长城坚守着身后的东方帝国,守护着身后安宁富饶的土地,一面是来势汹汹的敌人,一面是安定生活的百姓。
少年叫做百里玄策,手中的飞镰是敌人的梦魇......
百里玄策作为一个游戏人物,知者甚多,从不乏众多狂热玩家视其为信仰。可大多数人都只知道这个游戏中的热血少年,却不了解百里玄策历史上真实的原型,世道就是这般浮躁,谁又愿意去了解哪些干枯无味的历史呢?
百里玄策的历史原型为大唐朝散大夫王玄策,如果不去了解,大概你就不会知道一人灭一国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而这般冲天的豪气最终化为了史书上寥寥几行,连生卒年月都不可考证,而后逐渐被世人所忘却。
可毕竟还有人记着,所以让我们将时间推移到唐朝,让我来讲述这段小人物的大作为......
从小县令到大唐外交官的逆袭路
融州黄水县的老百姓都知道,县衙里的那位县令老爷是河南洛阳人。
虽说这位县令老爷审案时总爱蹦出几句方言来,让看热闹的老百姓还得几番猜测揣摩才能明白意思。但这位王县令确实是个好官,黄水县全部的老百姓都这样认为,他从不偏袒县里的财主乡绅之流,也从没传出来过什么贪赃枉法的风言风语。
就这样,这位小县令靠着自己的才干与口碑,理所应当的也逐渐升了官,逐渐从一个小县令爬到了一国使节,靠着聪明才智辗转周璇于各国之间。
到了贞观二十一年,受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差遣,王玄策担任正使,奉命出使中天竺,会见戒日王,这位戒日王可大有来头,当年玄奘西行求佛时便是戒日王接待,当年天竺内乱,军阀割据,戒日王尸罗逸多征战四方,建立戒日王朝,天竺其他军阀王国纷纷俯首称臣,确立了霸主地位,并且与大唐交好,渊源颇深。
于是王玄策率领着三十余人马,离开了长安灯火繁华,踏上了这条坎坷难行的出使之路。
出了春风不度的玉门,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与大漠,孤寂的驼铃声淹没在沙海之中......一年之后,这支使团出使在了喜马拉雅山南麓,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充斥在使团所有人的心头,沿途的风餐露宿即将停歇,接下来便是中天竺的盛情款待与久违的歇息。
但王玄策不知道,随行的人也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却不是美酒佳人热情款待,而是滔天的凶险......
而他们,又要如何的化险为夷与维护大唐国威?
说好的美酒佳肴怎么变成了监狱镣铐?
使团一行人站在中天竺的关卡前,想象中的盛情款待并未出现。天竺的士兵反而拉开了手中的利箭,握紧了持着的长刀,使团一行人看到这一幕,暗想不妙,这天竺人不按套路出牌啊!当即拔剑而起,定当殊死一搏。
然后使团三十余人就都被绑了起来,连带着老大王玄策也被拷上了镣铐。
原来戒日王半月之前便在恒河中沐浴时不幸溺亡,由于并无子嗣,权臣阿罗那顺发动政变,企图篡夺王位,举国混乱。由于戒日王与唐交好,若是放了王玄策等人回唐禀名情况,恐怕又是一桩麻烦。于是阿罗那顺便决定截杀使团,就算大唐前来讨伐,路途遥远不说,彼时的天竺早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有了一战之力。
但千算万算,阿罗那顺没想到的是王玄策居然与他的副手蒋师仁逃出了关押。
关于王玄策究竟是如何逃出中天竺,新旧唐书都不曾记载,目前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拉迦室利公主(也就是戒日王的妹妹)助两人脱逃,但这种说法其实是虚构的,包括拉伽室利公主也是一个虚构人物,出自日本小说家田中芳树的小说《天竺热风录》。
史官向来不为小人物立传,王玄策与副手蒋师仁的逃亡过程是如何的惊心动魄与惊险,便成了一个迷,只能由后人揣测。
开局两个人,兵马全靠借
王玄策与副手两人逃出戒日王朝之后,本以为他俩会原路返回大唐请李世民定夺此事,可他们偏偏就没这么做。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都是屁话,他王玄策向来都不是个记仇的人,若是有仇当场便报了。
回长安干啥?给大唐丢人吗?王玄策与副手一合计,当即准备借兵来干他一仗。借兵?问谁借呢?问吐蕃借,问周边的唐朝番属小国借。
当时的吐蕃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迅速崛起,并且文成公主入藏之后,两国有姻亲之谊。加上王玄策一通巧舌如簧之后,松赞干布见有利可图,当即借一千二百兵马于王玄策。
带着这一千二百名吐蕃兵马,两人一想,这么点人去干仗不行啊,恐怕打不过阿罗那顺那丫的啊。
于是又前往吐蕃邻国泥婆罗借兵,在天竺与吐蕃两方夹缝中生存的泥婆罗早就想着对天竺出口恶气,看着大哥吐蕃也已向王玄策借兵一千二百,本着分杯羹的精神,便十分大气的向王玄策借兵七千。而后,王玄策一面整顿兵马,一面以大唐使节的身份传缴各个周边番属小国。
不久,王玄策便组织起了一支万余人的多国联军,轰轰烈烈的杀向了中天竺报仇雪恨。为一同搀扶着走过大漠,越过雪山的兄弟报仇,为中天竺胆敢辱大唐尊严报仇。
惹了大唐王玄策,定要你举国上下皆俯首。
唐臣只手能擒象
这只由王玄策向各国借来的兵马,非但不是什么乌合之众,反而在王玄策的指挥下勇猛异常,北天竺的抵抗在这支联军面前不堪一击,迅速被攻陷。
王玄策号令之声已然响起,麾下这些刚猛的将士又要上演一出怎样的风起云涌呢?逐鹿于天竺的土地上,不费大唐一兵一卒,王玄策又要如何将阿罗那顺彻底征服?这些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兵马在王玄策的指挥下如臂指使,径直南下!
天竺要塞茶鎛与罗城之下,最精锐的战象军队已然再此等候多时,一声声低吟或长啸都震慑着联军的步伐。
这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城池,矗立在平坦的原野之上,似乎在向联军宣告着自己的无可匹敌。笑傲于高原之上的吐蕃汉子开始胆寒,纵横在荒野的泥婆罗士兵眼神闪烁,以至于王玄策在眼前的巨兽面前则显的那么的不值一提。
中天竺的战象军队发起了冲击,朝着渺小的王玄策奔来,地面开始剧烈震颤,仿佛前方的一切都将被摧毁。
王玄策看着冲锋而来的战象,嘴角轻笑下令道:“点火。”
几十头“火牛”在士兵的鞭挞下,暴躁的冲向敌军阵营。原来王玄策效仿先人田单之术,采用火牛阵,牛角之上装有尖刺,尾巴之上又以苇草浸油。
不可一世的战象面对着滔天的火光,恐惧的天性开始爆发,一头头战象开始不顾一切的调转身躯,让本就混乱的阵型雪上加霜。象背上的天竺兵看着失控的战象,手足无措的调遣控制,却在火光面前成效无几。
本就笨重的战象四散逃离,不管不顾的肆意踩踏着巨腿下的天竺士兵,一声声惨叫不断传入王玄策的耳畔,有战象的狂哞,亦有士兵的哀嚎。
王玄策率领的联军,不战而胜。
万余兵马向混乱的敌阵冲去,自顾不暇的天竺军队已然溃败,只顾着仓皇失措的逃离。次日,茶鎛和罗城外河边上,天竺军失去了倚靠的战象,大败溃散。王玄策率领的联军斩首三千余,只顾着逃命的天竺军队混乱不堪,被联军骑兵堵截追杀,落水溺亡者上万。
肝胆俱裂的士兵根本不顾统帅坚守的命令,混乱不堪地涌向河岸。联军纵马截击,天竺士兵落水哀嚎声不绝于耳,溺毙河中者近万人......
茶鎛和罗城易守难攻,粮草充沛,城内为数不多的守军借地利顽抗,最终还是被王玄策攻下。阿罗那顺逃跑之后虽迅速纠集起一支人马,却大势已去,被王玄策蒋师仁迅速打垮,最终生擒,中天竺被王玄策彻底征服,接下来王玄策又横扫了天竺各方援助过中天竺的势力。
三十人出使天竺,归去长安时,一辆囚车、一万俘虏、金银财宝马匹水牛不计其数。
自此,大唐声威震慑整个天竺。
史书中对王玄策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一人灭一国”这样的战绩也不过仓促略过,虽然王玄策在异国遭遇变故之时,用尽才智谋略逆转境况,但根本上对唐王朝的扩张却无多少贡献。
王玄策出使天竺,本是一国使者,却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征战的将军。一人灭一国这样的形容词或许夸张了些,但他也配的上这样的褒奖。
山穷水尽之时,硬生生逆转,到也不负大唐风采,尽显男儿气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