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

历代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关系会实行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在这种封建等级制度下便产生了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受爵之后可以得到食邑或者相当数量的财富,简单来说有了爵位身份地位就变高了。不过爵位也是有不同等级的,且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即使皇室也不例外。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1)

清朝皇室爵位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而爵位世袭则分为降等世袭和世袭罔替,降等世袭的意思是每承袭一次就要降一级,降级若干之后便不再递降。就好比说有位亲王在世时是亲王爵位,他去世之后,儿子便只能承袭郡王爵位,因为要降一级。

一级一级的往下降,直到不再递降,便按照不再递降时的爵位承袭下去。世袭罔替不同,也就是以原爵位承袭,这可是个十足的特权。因为清王朝大部分实行的是降等世袭,世袭罔替少之又少,那么这一类便被人们称为铁帽子王。说到铁帽子王的出现,还得从努尔哈赤那一代说起,当时封爵制度尚未定型。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2)

八旗也还是私产,由努尔哈赤的嫡出子孙以及弟弟分领,这些分领的人称之为贝勒。那时的贝勒有王的意思,163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开始实行封爵制度。贝勒们大多有着显赫的战功,实施封爵自然自然也不能亏欠他们,分封了亲王、郡王七人、贝勒两人。此外代善的第三个儿子萨哈廉之前也是贝勒,但一直卧床在病,所以暂时没封爵。

没成想封爵一个月后,萨哈廉去世了,皇太极便亲自前往祭奠。并追封他为颖亲王,他的父亲代善是礼亲王,至此这一次的分封奠定了八大铁帽子王的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还并未确定世袭罔替制度,即使在顺治一朝也没能确定。所谓八大铁帽子王也还是降的降,削的削,直到乾隆年间。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3)

乾隆借着为多尔衮平反的机会,恢复了诸王最初的封号,并将爵位世袭罔替明确颁行。算下来有三条原则,一凡是爵位名称变迁者,以各王去世时的爵位名号为准。二后世子孙偶有错误以致降爵者,仍恢复原来爵位,三反思因谋逆一类大错被削爵、降爵、处死者不可恢复。到了清朝中后期,还有四位亲王在稳固江山中立下了功劳,他们分别是怡贤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4)

这四位加上前头八位,便是清朝所有的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一共十二位。如此少量,那么除去世袭罔替之外,铁帽子王们还有其他的特权吗?当然有,世袭罔替是其中最重要的,隔代不降爵。此外还有两项,一个是会得到赐予的世袭罔替王府,也叫铁帽子王府。除去肃亲王府与庆亲王府外,其他的铁帽子王府都不同于一般的王府,有自己的形制规划。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5)

采用了极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雕砖等等,工程也更加精细,比其他王府更加的庄重气派。参考恭亲王府与醇亲王府便可知,铁帽子王府还带有精美的花园,甚至有瀑布。另外一个便是俸禄更加的优厚,铁帽子王岁俸优厚一万两,禄米又一万斛。这令铁帽子王们的生活,比普通的亲王家,要过得更加的奢华。

清朝12个铁帽子王的结局(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6)

其实光就世袭罔替一条便足以令人羡慕了,毕竟有亲王这个身份,本身的俘虏就不少。当然了,铁帽子王们的生活也不是那么舒心的,因为清朝要求王爷们都必须在京城待着。这便导致一个结果,如果皇帝想要动谁,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所以为了保住地位,铁帽子王们虽然显赫,却也要比普通王爷更加小心翼翼。

参考资料:《清史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