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分类及灭火方法表(火灾分类及灭火机制)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可燃物质(一切可氧化的物质)、助燃物质(氧化剂)和火源(能提供一定的温度或热量),是可燃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火灾分类及灭火方法表(火灾分类及灭火机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火灾分类》按照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常见的木材、纤维制品、纸张等燃烧是A类火灾,橡胶类和塑料类物质燃烧后期为A类火灾,而早期像B类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石油制品、油脂等的燃烧是典型的B类火灾;荼燃烧时会熔化且无灰烬,也属于B类火灾;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叔丁基锂及其戊烷溶液)频繁应用于科研生产领域,其燃烧温度非常低,且燃烧特性非常特殊,是否归于B类火灾有待研究。

C类火灾:气体火灾。天然气、丙烷及氯乙烯等气体燃烧产生的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钠和钾等低熔点金属及镁的燃烧是典型的D类火灾,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很快转化为低密度液体,为灭火带来困难;高熔点金属在某些特殊工况下(如粉末状态、切削加工等)也会燃烧;同时,金属氢化物的燃烧与金属燃烧情况类似,也归属于D类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质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火灾分类及灭火方法表(火灾分类及灭火机制)(2)

缺少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便不会发生O对于正在进行的燃烧,只要充分控制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终止。所以,消防灭火技术可归结为这三要素的控制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灭火机制:

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降低空气中氧含量),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隔离法:将着火区域或物体与周围可燃物隔离,燃烧就会因缺乏可燃物而停止。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燃点以下,燃烧就会终止。

化学抑制法:将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与燃烧中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反应,使燃烧链反应中断,实现灭火。

火灾分类及灭火方法表(火灾分类及灭火机制)(3)

消防灭火中常用灭火剂一般综合运用上述灭火机制实现灭火含氟化合物在灭火剂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