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电视剧口碑怎么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如何)

以检察工作为“本”

以检察文化为“要”

以检察宣传为“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检察机关已经树立起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检察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理念。

根深见叶茂 本固见枝荣

巡回检察组电视剧口碑怎么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如何)(1)

收获不只在秋天,或许会是冬天。

2022年11月1日,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公布获奖名单,《巡回检察组》荣获优秀电视剧奖。

这部在冬天拍摄,并在冬天播出,又在冬天获奖的电视剧,似乎和冬天有着别样的缘分。但又与冬天不同,它是火热的。

它有着火热的主创团队,用最严谨的态度创作更有质量的作品;它有着火热的观众,播出之后大量网友在线讨论;它有着火热的情怀,公平正义贯穿全剧始终。

它的获奖,是意外之喜,却也是意料之中。

♪发现·从真实工作中

巡回检察组电视剧口碑怎么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如何)(2)

《巡回检察组》最初的名字叫作《人民的正义》,原本也并不是写巡回检察工作的。

“最开始创作剧本时,还没有巡回检察这项工作。”《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告诉记者,2018年初,最高检影视中心希望他可以就“刑事执行检察”题材写一个剧本,反映驻监检察室检察官的故事。

“我对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十分感兴趣,就答应下来。结果到了2018年5月份,最高检创设了巡回检察制度,最高检方面就提示我,建议在剧本中体现巡回检察元素,以免电视剧播出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余飞说,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深入了解了巡回检察制度的背景和内容,顿感这一制度会在影视剧创作中“很有戏”。

于是,余飞重新调整剧本,将只写驻监检察室故事改成写巡回检察与驻监检察室相结合的故事,并以巡回检察为主。

而这部剧最终改名为《巡回检察组》,也经历了数轮头脑风暴。“最初的名字是《人民的正义》,这是一个很艺术化的名字,但是总感觉会让人联想到《人民的名义》,然而,这是两部主题完全不同的电视剧,它不是《人民的名义》的续集或姊妹篇。”最高检新闻办文化工作处处长刘德茂告诉记者,其间,仅是为了这部剧的名字,就经历了几个来回。

有人提议,不如叫《巡回检察官》吧,然而,检察机关内并没有这种称谓。还有人提议干脆就叫《巡回检察》,但貌似又有点“大”。后来,曾创作《重案六组3》《重案六组4》的余飞说,加个“组”呢,改叫《巡回检察组》。

最终,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这部剧的名字被敲定为《巡回检察组》。

一项新制度,能让文艺创作者为其“量身打造”一个剧本,可见这一制度的生命力。但这也对余飞提出更大挑战:作为检察工作“门外汉”,如何写好这分外“专业”的剧本呢?

采风,到检察院去,到监狱去。前前后后,剧本创作团队多次实地采访检察官、监狱民警等人。通过采访,他们积累了大量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剧本创作中。比如,采访中发现很多检察官在生活中是很幽默的,这种幽默感自然地就体现到了剧中检察官的身上。

然后,我们就在剧中看到了这样的台词:

冯森问罗欣然:“小罗,你是不是特烦我呀?”

罗欣然回答:“还好吧。”

冯森哈哈大笑:“‘还好吧’就是特烦啊,对自己的领导,一般这种问题都矢口否认说‘不烦、不烦、不烦’,你这‘还好吧’就是烦透了。”

正是如此生动而又细腻的刻画,才让剧中人物形象立起来了,也让观众追剧停不下来。据说,《巡回检察组》刚开播时,很多检察人并没有看,但慢慢发现身边的家人都在追剧,还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自己也坐下来看,原来真不错。

最初的不看,或许是害怕不真实,害怕距离自己的日常工作有点远。后来加入追剧大军,是因为在剧中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表达·在艺术创作中

曾有一位退休的检察官和记者聊天时,谈到《巡回检察组》。在他得知记者还没有看这部剧时,他认真地说:“我建议你去看看,我周围的邻居都在看。过去很多人不知道检察院是做什么的,现在都能知道检察院的一项职能是对监狱执法活动进行监督,这是检察宣传工作的进步。”

一部剧,赢得业内外的共同好评,是不易的。而这份不易,更多源自主创团队的坚持和精益求精。

“检察工作是座‘富矿’,检察题材文艺作品大有可为。如何为?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要找好的编剧、导演,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告诉记者,实践是创作的源泉,但创作远不止于实践,好的主创团队更能创作出有态度的作品。

《巡回检察组》的总制片人李学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拍摄后期的某一天,凌晨两点左右,李学政的手机响了,该剧导演李路打来电话,说赶紧到剧组来,出大事了。李学政吓了一跳,连忙赶去剧组。到了之后,李路明确表示,需要改剧本,否则这部剧会烂尾的。随后,李学政就给余飞打电话。第二天,余飞就带着行李赶到了剧组。

“李路导演的责任心、大局观、判断力是非常强的。拍摄时,他是一心扑在创作上,对作品有着异常严谨的态度。余飞老师同样厉害,在那样紧张的拍摄过程中,他扛住了压力,创作出了让人满意的大结局,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李学政说,正是有了主创团队的不将就、不凑合,才有了这部优秀电视剧的诞生。

“最开始我们就讲,决不能把这部剧当作一部普通电视剧来做,而要做成一部有文化、有态度的电视剧。”李路说,这样的要求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一以贯之,在拍摄《人民的名义》时,就是这么要求的。

几年前,《人民的名义》火爆网络,收视率和口碑实现“双丰收”。作为导演的李路,也从这部剧中得到启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既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现实,又要以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品的情怀和意图进行表达。

从而,我们在《巡回检察组》中看到了冯森作为巡回检察组组长,在监狱的走访观察中,发现了很多监控盲区和管理漏洞,并逐条罗列出来要求监狱完成整改。这是现实中的巡回检察组走进了电视剧。

我们也看到冯森从代号“九转肥肠”的大背头卧底,转变为穿着制服的巡回检察组组长;胡雪娥从送假锦旗的申冤人,转变为送真锦旗的罪犯家属。这是电视剧对人物形象的艺术表达。

表达,不仅需要艺术,同样需要专业。北京市团河地区检察院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温军全程担任《巡回检察组》的检察顾问。

“我主要是做一些专业上的把关,保证电视剧不出专业性的问题。”温军举例说,小到剧中人物的称谓,大到剧中专项工作部署时领导的讲话,他都会全面仔细审查把关,如果发现不合适的地方,会及时指出并修改。

指导涉检题材的影视创作是最高检新闻办文化工作处承担的职责之一。“检察文艺作品应当对检察改革和检察事业发展有深刻思考、深度体现。检察题材的影视创作尤其要唱响主旋律,传递真善美,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刘德茂说,《巡回检察组》成为伴随检察改革步伐,见证检察事业发展的业内头部大剧,从创意策划到项目协调推进,他们全程跟踪保障,确保了故事内容、情节设计、人物形象耐得住看、经得住评,最终喜获国家级大奖,令人欣慰。

♪导向·以人民为中心

巡回检察组电视剧口碑怎么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如何)(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也让更多文艺工作者不断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归根结底,文艺作品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创作人民群众想看、爱看的作品更为重要。

在很多人眼中,检察题材的影视剧偏冷门,担心人民群众不愿看。但文艺评论家李星文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不太同意检察题材文艺作品偏冷门这个说法,通过《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的热播就能看出,它并不冷门。”李星文进一步解释,《人民的名义》聚焦反腐,《巡回检察组》呈现新时代巡回检察工作,它们都共同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难道不是最热门的题材吗?这不是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盼吗?

“我们希望将这部剧打造成打动人、感动人、温暖人的好剧,希望观众能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能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更加充满信心。”李路不断强调,电视剧不仅仅是电视剧,也是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巡回检察组》的热播,就是一次成功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据说,在某省的一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告诉检察官,自己是在看了《巡回检察组》之后,专门央求家长陪同他参观检察院,他想看看真实的检察官是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会破案,会抓坏人。

这部剧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普通观众身上,也体现在检察机关内部。据说,在一次全国范围的检察工作会议上,一位最高检领导高声对参会人员说:“你们回去都看看,管辖范围内,有没有《巡回检察组》电视剧中老太太胡雪娥那样的冤情?”

数据显示,自2019年监狱巡回检察全面铺开,到2021年底,全国开展巡回检察总共有4000余次,发现监狱问题3.2万余个,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意见等方式,监督纠正2.6万余个。

剧中,政法机关刀刃向内、严查腐败、纠正冤错案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剧外,检察机关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自我审视:胡雪娥式的“呼喊”还有没有?并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和办案数据,守住人民的正义。

♪力量·让法治成为信仰

胡雪娥的扮演者宋春丽至今记得《巡回检察组》中的一组台词:“人民的正义,是‘每一个我’的公平,但绝不是‘每一个我’都能制定的标准,如果‘每一个我’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追求正义,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正义可言。”

她说,《巡回检察组》这部剧有一个最大强项就是普法,观众在追剧时会不知不觉间掌握一些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

于和伟对此深有同感。《巡回检察组》播出后,他收到网友私信:“因为冯森这个角色,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想法。”

“通过这次演绎,我能感觉到,检察官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为这一次演绎,于和伟对检察官职业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检察题材的文艺作品应当有着天然的使命,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刘德茂认为,检察影视创作要以检察业务为根,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法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需要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也给检察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目前我们有包括《完美证据》《公共利益》等一批检察题材的影视作品在抓紧推进。”范子文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小目标”,获得“飞天奖”和“金鸡奖”,如今“飞天奖”已经捧回来了,接下来要向“金鸡奖”发力。

以检察工作为“本”,以检察文化为“要”,以检察宣传为“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检察机关已经树立起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检察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理念。固“本”强基,持“要”图强,重“效”求实,过去,检察题材文艺作品已经在文艺创作的长河中激起浪花朵朵,未来,更值得期待。

打造检察文艺精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

文化工作处处长刘德茂、副处长孔玮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检察题材电视剧《巡回检察组》自湖南卫视、优酷视频平台首播后,全网热搜热榜不间断,收视率屡创新高,引发追剧热潮,成为“现象级”检察影视剧。近日,《巡回检察组》荣获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等大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

巡回检察工作是最高检党组着眼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以党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背景,以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实现人民的正义这个主题,艺术呈现了依法治国征程中的司法进步,生动展现了巡回检察工作的全貌,体现了新时代检察官忠诚履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充分肯定了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所取得的成绩,盛赞该剧以真情实感的剧情生动诠释了法治思想,生动诠释了司法检察办案的政治、社会、法治三个效果的统一,生动诠释了检察官的宪法职责。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检察机关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一批又一批检察影视作品书写传奇,创造荣光。纵观检察题材影视剧,从《国家公诉》到《人民检察官》,从《守望正义》到《人民的名义》,检察题材影视作品始终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检察好故事破层出圈“飞入寻常百姓家”,展现新时代检察官忠诚奉献的“底色”、专业精进的“亮色”。检察题材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深深扎根时代的土壤,从检察“富矿”中汲取营养,结出了累累硕果,续写检察影视作品创作新辉煌。

这是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巡回检察组》以法治思想指导检察影视创作,通过生动讲述信仰正义、维护正义、追求正义的剧情故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法治思想广泛深入人心。巡回检察组组长、检察官冯森,面对妻子被害的遭遇,坚守法律的底线红线,忍住悲痛,扛着愤怒,通过长达10年的努力搜集线索、侦破案件,通过法治程序和法治方式将犯罪者绳之以法,冯森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用法治方式去维护公平正义。

这是展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的生动实践。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巡回检察组》引人入胜的剧情中,政法机关依法严惩了一批黑恶势力,深挖查处了一批“保护伞”,突出反映了党中央有黑必扫、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和顽强定力,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剧中以首富黄雨虹为首的黑恶势力,为帮助正在监狱服刑的儿子黄四海减刑,丧心病狂地妄图拉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友成下水不成后,千方百计寻找“保护伞”,拉拢主管此事的武强副检察长为黄四海立功减刑,最终黄雨虹、武强受到严惩,彰显了“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的办案理念。

这是展示“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检察工作新格局的生动实践。进入新时代,检察机关完成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布局,改进了刑罚执行监督方式,对提升监狱检察工作整体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巡回检察组》作为检察工作“科普”剧,全面展现了检察机关坚持巡回检察与派驻检察紧密结合,切实提高监狱检察质量和效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执法司法机关的政治使命和法律责任。罪犯沈广军为了诬陷狱警郑锐,将事先自伤造成的骨折说成是郑锐殴打所致,监狱决定进行立案调查。监狱长陈咏找到已升任副检察长的原驻监检察室主任熊绍峰,请求通融,为了不影响监狱参加评优表彰,先不要上报。熊绍峰碍于情面暗示主持工作的副监狱长可以延缓上报,但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表示要立即立案展开调查,充分展现出巡回检察弥补了制度漏洞,有效避免了驻监检察“因熟生腐、因熟生懒”的问题。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丰富检察优质产品供给的生动实践。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巡回检察组》创作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检察工作开展创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展现了当下社会人生百态,思想上有震撼、艺术上有品位、市场上受欢迎,最主要的是带着使命情怀去创作,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故事从胡雪娥送锦旗开始,到胡雪娥再送锦旗结束。从电视剧一开始胡雪娥为了给儿子讨回公道,用双层锦旗,在各大媒体和领导面前,用尽手段大闹“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现场,锦旗上写的是:“贪赃枉法 狗吃良心”,到大结局真相大白,胡雪娥在大儿子沈广顺的搀扶下送的锦旗上写着:“赠东川省政法系统所有干部:人民的正义”,可以看出胡雪娥的呼喊其实就是人民的心声,冤假错案的纠正体现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官办案要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这是检察机关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管党治检的政治责任的生动实践。检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以从严惩处确保“不敢腐”,以狠抓制度落实确保“不能腐”,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确保“不想腐”,坚决打好刀刃向内、正风肃纪的攻坚战。《巡回检察组》的开始,正是因为一起冤案。也正是这起冤案,深挖出了潜藏在检察队伍中干预司法、插手案件处理、充当司法掮客的“蛀虫”。这些“害群之马”,导致了老百姓求告无门,放弃正常的申诉途径,反而去向掮客、诈骗犯寻求帮助。检察官冯森高呼“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而武强在“金钱”的诱惑下裹足不前,一步步沦为了名利下的傀儡、欲望下的囚徒,成为黑恶势力“保护伞”“甩棍”。这警示着每一个检察人员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和操守,才能坚守住人民的正义,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巡回检察组》的热播为检察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再接再厉,踔厉奋发、开拓进取,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努力创作推出更多的新时代检察精品之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的力量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检察院吴柳昀

《巡回检察组》之所以吸引我,一则与自己职业息息相关,二则对“刘皇叔”于和伟的偶像光环有些许期待。整部剧看下来,常常为揪心的案情捏一把汗,更为敬业的检察官热泪盈眶。平心而论,这是一部集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的精品。虽已时隔一年,但剧中“为子申冤”的母亲胡雪娥、热爱网络普法的“网红”检察官熊绍峰……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鲜活角色仿佛就在眼前。

最打动我的,当属于和伟塑造的检察官冯森,他既表现出检察官应有的忠诚、干净、担当,又通过种种创新性办案方式展现出令人折服的履职智慧。作为一名资深检察官,冯森面对的是盘根错节的“高墙内腐”,但他始终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为接近真相,冯森没有选择单刀直入着手办案,而是另辟蹊径,化身“江湖混混”接触胡雪娥,用一种独特的“微服私访”的方式探听最真实的声音,掌握了旁人难以察觉的线索,引出一连串的案中案。

正如冯森那句经典台词:“舍得一身剐,才能干政法。”政法工作离不了与社会的对立面打交道,没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涉险滩、破坚冰、夺隘口,又怎能扛起法律监督的重任?

从冯森角色中可以发现,检察官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更要有“求极致”的精神,有底气跟每一个案件“较真碰硬”,善于在司法办案中发现法律监督的线索和问题,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

《巡回检察组》的热播和取得的成绩,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优秀的检察文化产品是实现检察工作政治、法律、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直接的媒介,是向人民群众传递检察工作司法温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印证了最高检党组多次强调的“三位一体”理念:“本在检察工作,要在检察文化,效在新闻宣传。”唯有精准找到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说群众愿意听的话,写群众愿意看的内容,出群众愿意看的作品,才能起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良好宣传效果。

让检察宣传产品一飞冲天

湖北省宜昌市检察院谭晓禹

《巡回检察组》喜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检察宣传产品荣膺中国电视剧最高“政府奖”,是检察工作破层出圈的惊喜,更是检察宣传的胜利。

《巡回检察组》匠心独运、爆款出圈、摘得桂冠,在给予掌声的同时,带给检察宣传干警更多生动且深刻的思考:如何让检察宣传好产品“一飞冲天”?

让检察宣传好产品“接地气”。人民始终是文化的主体。让来自人民的作品走向人民,富有信仰的内容价值才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单从这部剧本身来看,算是“行业剧”门类,最终斩获飞天奖“生活·故事”主题优秀电视剧奖,说明该剧不仅以检察官冯森、罗欣然为主线,首次生动呈现新时代监狱派驻检察、巡回检察工作,更在故事延展中饱含人民的悲欢离合、情怀热望和关切呼声。

该剧开篇就从东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会上“九三零杀人案”罪犯家属胡雪娥突然当众申冤,刚刚履新的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友成顶住重重压力,委派检察官冯森作为省检察院巡回检察组组长深入东川省第一监狱重新调查,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故事开始说起……办案办的是别人的人生,更是自己的人生,再小的案件,也是民生。正如导演所说,这些作品“献给奋力拼搏向往美好的每一个人。”感恩人民,饱有情怀,方得始终。

让检察宣传好产品“传得开”。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才能收获好的宣传效果。该剧邀请于和伟、韩雪、宋春丽等实力派演员参演,“老戏骨”们的生动演绎,让该剧更好收获粉丝关注和流量加持。当然内容才是王道,现实主义叙事上巧妙加入悬疑推理,让观众“拆盲盒”一样去跟进案件进展,播出后叫好又叫座。

让检察宣传好产品“留得下”。好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口碑的评判。该剧集中反映了司法改革进程中检察机关开展监狱巡回检察制度实践的新成效,体现了新时代检察官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塑造了公安干警、监狱民警等高素质政法队伍群像,是一部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检察影视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虽然剧情已落幕,但公平正义之声仍在心中久久回响。

宣传不是一阵风,留有回甘是最高境界。该剧首播虽然距今已经近两年时间,可网络上的讨论热度迟迟未减,经典台词更是深入人心。剧中的办案故事已结局,但剧外鲜活的检察故事正在发生。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征程上,自有检察宣传人的使命与担当。

文学的金矿

重庆市检察院李立峰

一场发端于检察内部的改革,如何让社会各界充分感知?答案一是宣传,二是文化。通过宣传产品、文艺产品,让检察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感知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巡回检察组》以党中央统一部署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背景,聚焦刑事执行检察特别是巡回检察工作,紧扣时代脉搏,紧扣民生关切,艺术地呈现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司法进步和法治力量。

新时代的检察机关,经历了重塑性改革,建立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架构,其中很多职能是新赋予的。比如公益诉讼检察,从全面推开至今,不过五年多的光景。巡回检察制度的诞生,也不过四年多光景。越是新的,越是一张白纸,越容易绘就美好蓝图,越能够描绘美丽画卷。包括巡回检察在内的新部署,既是法律监督的热土,更是司法改革的潮头。

《巡回检察组》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改革,通过可视化的语言,生动再现了监狱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的真实场景。通过电视剧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感知到巡回检察制度建立后法律监督理念、监督重点、监督效果的改变,感知到司法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感知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法律必须被信仰,人民心中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

《巡回检察组》播放两年了,检察官冯森、罗欣然,服刑人员米振东、黄四海,个性鲜明的角色,跌宕起伏的情节,斗智斗勇的场面,依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好作品自带光环,好作品生命长青,好作品拥有战胜时光的密码,好作品拥有跨越圈层的受众。

检察是宣传的富矿,是文学的金矿。在干好检察工作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把文学运用得当,检察宣传将驶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检察工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些年,多少人正是通过《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知道的检察院、熟悉的检察官,进而对检察工作产生好感、给予好评,可见宣传的作用有多大,文化的力量有多强。

文艺作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认知,温润着我们的气质。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更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增强群众安全,创造更多类似《巡回检察组》的法治产品,让法治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巡回检察组电视剧口碑怎么样(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如何)(4)

来源:检察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