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征兆(八成急性胃肠炎是吃出来的)

急性胃肠炎的征兆(八成急性胃肠炎是吃出来的)(1)

急性胃肠炎是夏季常见病,多数是因为吃坏了东西而出现呕吐、腹泻,有的还会发烧,老人和孩子因为抵抗力较差,还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危险。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夏季的急性胃肠炎超过80%是因为饮食不当所致,预防疾病的关键是把好食物“入口关”。

急性胃肠炎症状有区别急性胃肠炎根据症状可大致分为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三型。急性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不适等。急性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一日数次或十数次,粪便为糊状或为黄色水样,可带有泡沫或少量黏液。急性胃肠炎则具有急性胃炎和急性肠炎两者的表现。有的病人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过敏症状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和酸中毒。一般在2~5天内恢复。病人一般发病前有过食用可疑食物的病史,同食者往往一起发病。

夏季是各种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要想预防急性胃肠炎,最重要的是把好“入口关”,吃东西前要洗净手,入口食物要新鲜无变质,清洗干净再吃。购买食品应到正规、食品贮存条件较好的超市或市场,购买时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无变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不要购买不认识的野菜和野生蘑菇。凡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并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贮存,并尽快食用。食用冷藏后的剩饭、剩菜前,应确认食品无腐败变质,并经再次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急性胃肠炎发病初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饮食调整,让肠胃休息。《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此病定一日不食为佳,须三日少少粥食,三日以后可恣意食息,七日勿杂食为佳,所以养脾气也”,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初期呕吐、腹泻严重,应完全禁食水4~6小时,使胃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静脉输液。如果腹泻好转、无呕吐,可以适当喝一点淡盐水或糖水,吃一些清淡流质食物,如米汤、杏仁茶、清汤、藕粉、薄面汤、果蔬汁等;应以咸食为主,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禁用生冷、刺激 食 品 , 如 醋 、 辣 椒 、 葱 、姜、蒜、花椒等,以及浓茶、咖啡等,少食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烹调时,以清淡为主,少用油脂或其他调料。腹泻较轻或无腹泻者,可过渡至清淡、少渣、半流食,如粥、汤面、蒸蛋羹等。症状完全恢复后2~3天,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对于腹泻、呕吐严重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要预防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通过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症状较轻者,可以饮糖盐水,补充水和盐,纠正水盐代谢紊乱。服用药物还是要以对症为主,比如呕吐时可以给予胃复安,腹泻可用蒙脱石散,腹痛时用阿托品,腹部胀满可用乳酸杆菌、枯草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对于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但要注意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实际上,很多常见的中成药对急性胃肠炎也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藿香正气滴丸或软胶囊,就可以起到止呕、缓解脘腹胀满的作用,但止泻、退热作用较弱,适用于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炎,也可用于暑湿感冒。注意藿香正气水中含乙醇,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最好选用软胶囊或滴丸等剂型。另外,香连片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有较弱的退热、止痛作用,适用于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炎。如果患者既有呕吐,又有腹泻症状,可以两种药物一同服用。

儿童、老人及患有肛周疾病的患者,如果腹泻过于频繁,应做好对肛周的护理,以免继发感染。首先,尽量选用多层柔软的纸巾,避免用力擦拭,或者用温水清洗后擦干。如果肛周皮肤已经出现了潮红、糜烂,便后可用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皮肤,干棉球抹干后局部使用氧化锌等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同时可保持局部皮肤湿润。另外,为了避免伴发厌氧菌感染,可以局部使用皮维碘软膏等药物,可以在局部形成一层保护膜,封闭创面,抵御外界细菌侵入,或者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局部氧疗、红外线等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盛鸿飞 / 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