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

京东健康只是盯上广大诊所盘踞的基层医疗市场的资本独角兽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这只独角兽有划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资本和实力。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2)

本文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3)

12月8日早9点30分,京东集团(北京)总部大厦传来一阵敲锣声,宣告京东健康正式上市。不一会儿,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京东健康的总市值突破3300亿大关,超过了2014年改名出世的阿里健康努力6年达成的3200亿市值。从资本交易角度来看,这是今年亚洲最大的医疗保健IPO事件。

人们不禁想起4年前,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曾对京东健康掌门人辛利军说过,“这事儿做好了,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截止港股上市首日收盘,京东健康市值达到3440亿港元,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京东(市值10200亿港元)。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4)

京东健康

扶摇3000亿,低调且努力

京东健康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曾在刘强东老家宿迁任职过的江苏泰州市领导找到刘强东,想和京东共同打造一个“医药城”,京东派遣的第一支调研队反馈是,“没有政策,风险太大。”不甘心的刘强东立马换人,找来当时负责京东家居及生活服务的负责人辛利军。

经过数次带队考察交流,辛利军频繁往来泰州,最终2017年7月,京东与泰州、宿迁市政府签订了“健康泰州”、“健康宿迁”的协议,这两大项目的落地也不断倒逼医药监管政策改革。

而京东大药房最早起源于2013年,京东旗下子公司收购了青岛安吉堂,2015年其间接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可以在药店线上销售非处方药,得以试水互联网医疗。

2018年3月,京东在银川的互联网医院拿下互联网医疗牌照,正式向用户线上开具处方药。2019年1月完成了线上医保支付的对接。当年的11月和次年8月完成A、B轮两轮累计超过18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17亿元)的融资,低调地轰动了整个医疗圈。

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港股高调上市。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5)

从招股书来看,京东健康的医药业务可以分为3大块

零售药房业务,包括药物零售和非药物零售(医疗器械用品、保健品),近5年,院外医药市场在以每年10.8%的速度扩张,京东健康抓住处方外流的市场红利,疯狂扩张。京东健康108亿营收中,医药零售业务占了总收入的87%(2019年数据为97亿),其中非药产品居多,药品与非药品销售收入比为1:3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6)

中国医药市场(院内院外渠道划分2015-2030e)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处方续签、医院医生转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消费医疗健康服务。这个服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用户通过京东健康完成互联网用药咨询及在线问诊和药品获取;另一方面为医生提供患者管理、学术和临床研究工具。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问诊量达9万人次/每天,目前在职医师68720名(含全职171人)。

在京东健康披露的数据中,尽管有8000万名年活跃用户,但平台提供的纯医疗服务问诊收入占比较少,更多是转化为药品的零售收入,纯问诊费用没有单独罗列。

第三方营销服务。凭借巨大的用户活跃度以及京东平台的流量入口,京东健康也在为制药公司、健康供销商、医院等提供一些提高运营效率、患者满意度的数字化智能解决方案,如医疗器械流通渠道、患者转诊、医疗大数据赋能、线上医疗广告等服务,有超过4500家第三方商家采取了京东健康的营销服务,这部分收入占总营收的5.7%。(2019年数据)

从这三类业务看出,京东健康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医药的典型闭环:用户——在线医疗——零售药房——线下供应链——用户。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7)

而京东健康所探索的创新,更多是在不断扩大在线医疗的种类,基础医疗如“京东家医”系列产品,消费医疗如基因检测、常规体检、口腔医美疫苗预约等;慢病管理服务如“ABC健康软件”;第三方采购服务如“药京采”APP供应链,还有仍在亏损阶段的在线医院服务

如此多元的布局,容易被零售业务的一骑绝尘所麻痹,让人似乎看不清京东健康下的这步棋。但在京东招股书中,有一张委托弗若斯特沙利文制作的《中国大健康市场细分图(2015~2030e)》,如果将京东的几大业务板块一一对应,就能发现京东健康的每一步,都落在了大健康市场细分的这五个领域,在2022年,这5个健康细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8)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9)

中国大健康市场细分(2015-2030e)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0)

市值跃过阿里6年努力

凭什么是京东?

❶从业务上来看,京东健康是国内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增速迅猛,此外还在国内自营了23家线下药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2019年其营收108亿元,在医药零售市场份额占有率23.8%。在2020年疫情之下,京东健康抓住互联网诊疗发展红利,于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6%,增速迅猛,预计2020年全年营收可实现70%以上增长。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1)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2)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京东电商的用户偏中高端,加上京东物流支撑起京东健康进行药品自营业务,因此京东健康自营药品的利润较高。2019年总毛利率达到了25.9%,凭借强大的平台效应(物流供应链、仓储管理、电商流量),其商品销售的毛利率为15.1%,提供平台和营销服务的毛利率高达98.8%。

重视健康管理。辛利军曾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医生的管理让你少生病。此外,无论是跑步,还是想减肥,还是想增肌、买蛋白粉,都可以在京东上实现,我们也是中国最大的供应链的平台,这才是核心。“

为了达成‘国人少生病’这个目的,也为了其“国民首席健康管理平台”的使命,京东健康在近一年之内宣布建设16个医疗中心,今年8月发布的京东家医产品,更是在全科医疗圈、诊所圈掀起热议。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3)

线上消费医疗和在线问诊在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均超过60%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未来五年,在线问诊和线上消费医疗服务的年均增速均在60%以上,线上消费医疗服务是京东健康发力的重点。而在这16个医疗中心中,较早落地的有心脏病、耳鼻喉、中医、口腔、精神心理、糖尿病医学中心等,大部分消费医疗都赫然在列。

京东集团协同效应

通遍全球的供应能力:京东健康的国际采购链条,以京东出面代购为主,京东健康和京东合作以成本价为零售药房采购存货。

强大的物流保障:京东健康与京东物流合作,全国布局了11个药品仓库和230余个其他仓库,一二线城市不必多说,其下沉能力惊人,药品配送物流已触达至乡镇级别。

存货变现速度不断提高:其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17年的61.8天缩短至45天,比传统药店的90天周转率提高了整整一倍,货物周转和物流供应能力在不断提升。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4)

京东健康,可能哪里不够“健康”?

医药零售占比过高,诊疗服务营业不足。从目前京东健康披露的营收结构来看,的确是做了一家“医药版“京东,8成以上收入来自医药健康产品零售。作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医疗服务属性的独角兽,京东健康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过低(90%在线问诊为免费),极大程度上依靠药品和健康产品零售(87%营收占比)赚钱,盈利大头部分仍然是以电商、零售主导。

红蓝海并存,行业竞争激烈。医药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健康管理平台,每一个领域都有众多从业者,京东健康认为自己的竞争者是“医药零售公司及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公司”,那么看来可谓强敌环伺。

除了传统的五家上市的连锁药房公司,线上零售的有阿里健康、美团送药、叮当快药、上海医药;提供在线诊疗的有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微医、好大夫等……想增加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力抢夺蛋糕,在线下诊疗和线上创新上仍然需要一些努力。

与京东集团深度捆绑,最强大的靠山、最难放开的手。

首先京东健康最大的供应商、最大的客户都是京东集团。京东健康16%的采购渠道来自京东集团,营收的6.5%也来自京东集团;其次是京东集团对京东健康的“广告持续输血”,根据招股书披露,当第三方广告商在京东投放健康类广告时,京东健康可以获得40%的广告收入。

京东集团对京东健康控股,并且拥有30%以上的表决权,公司若干董事都为京东集团高管,在大事上有不可避免的发言权甚至决定权,与京东集团同业竞争对手的合作会受到极大限制。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5)

京东健康上市,关诊所什么事儿?

不客气地讲,京东健康和提供基础医疗健康服务的实体医疗机构都是竞争对手。根据京东健康对其致力于构建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分级诊疗系统”的描述,小病问诊、常见病问诊、随访都要留在线上,危重病问诊和随访转介给线下的专科医生(背后即是医院)。

无论是受制于国家关于“在线问诊只允许复诊(禁止线上首诊)”的政策,还是受制于百姓对实体医疗的信任,该体系在短期都难以实现。但其以线上问诊、随访颠覆基层医疗的小病、常见病、慢病管理业务的想法,足以给诊所人敲响警钟。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6)

线上问诊本身有极低耗的空间成本,在流程完善上也具有海量数据优势。在今年疫情下开辟的医疗第二战场中,互联网医疗产品极大被催熟。早期的一些傻瓜式体验产品已经更新换了几代。

根据问诊需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些互联网医疗机构开发了“快速问诊、远程视频会诊、指定医生问诊”等多种可选择功能,通过前期的专业导诊、诊中有专业资质的权威医生确保医疗质量、后续检查复诊和处方疾病管理。

还有一些为了争抢服务,甚至规定整个过程,医疗服务端至少要提供15分钟的问诊全流程,平台端也根据每日上万的数据回馈不断更新细化服务流程……

京东健康只是盯上广大诊所盘踞的基层医疗市场的资本独角兽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这只独角兽有划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资本和实力。

相比互联网医疗的狂热与规范化生长,对诊所人而言,2019是诊所开放的欣喜元年,2020则是难忘且难过的一年。

疫情缓解期间,一方面是断断续续回升的门诊量,一方面是疫情常态化下有关部门对发热、呼吸类疾病的限制,单纯看内科单病种、常见疾病的微薄利润,从长远来看早已难以维系。社区团购的火爆,让一些诊所人更多思考怎么“让医疗服务跑上门”。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也因此催生:高性价比的会员制、家医产品包、健康服务群走进了许多诊所的筹备清单。

互联网医疗的战场终将会进入基层,无论是早些年入局的企鹅城市医疗体系、主打生活消费健康的阿里健康;还是今年颇有气势 横空出世的头条医疗、重回视线的百度健康;或是打算再建朗朗乾坤的京东健康…

分级诊疗之下,第三方服务机构、大型产业资本、线上医疗、基层医疗的市场玩家越来越多,如一摊活水冲散传统医疗的陈垢,把不注重医疗质量、患者价值、医护建设、差异服务、医疗新体验的旧势力都带走。以轻连锁或品牌溢价的新型医疗,或韬光养晦、或暗暗发力,他们在社区或基层的一线深度成长,经得起大浪淘沙,才有和巨头叫板议价的手段。

京东健康最新上市时间(京东健康3000亿上市)(17)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编辑:太白(lzxx12580)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