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

#创作挑战赛#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1)

静谧夜晚,圆月低悬。

2022年7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超级月亮缓缓升起,亮相多地夜空。

13日17时06分,月球经过近地点,这是一年中月球离地球最近的时刻,也是14年以来地平高度最低的一次满月。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2)

满月照亮了西湖、照亮了长江、照亮了黄鹤楼,亦照亮了历代文人的心头。

从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山河万里,草木天堂,自然景物数不胜数,文人墨客对月亮情有独钟。

天文学上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没有大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命,白天表面气温高达127°c,夜晚温度骤降至-183°c,是一个“死亡”天体。

月本无情,人有情。

月光的清幽明亮、澄澈皎洁,颇符合中国人婉转含蓄、志洁高雅的精神追求,月满盈亏阴晴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

当人们赋予月情感,夜空中的一轮孤月,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它映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3)

古时候科学水平低,人们不明白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客观认识的缺乏为想象力提供巨大的发挥空间,人们为月亮写下许多美丽动人诗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是女性的象征。

《礼记》曰:“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许慎《说文解字》云“月,阙也,大阴之精”。

如果说太阳象征着阳刚与力量,那月亮则是温柔与清冷。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4)

故月亮中居住的,自然是女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寂静凄冷的广寒宫中,嫦娥仙子面对冷宫残烛,捱过漫漫长夜,遥望人世间的情人,寂寞之情难以排解。

闺中的女子,因情郎离家远去,不胜幽怨,也常对月感怀,抒发心中无限衷肠。

文人骚客情到深处不能自己,也将情思寄托于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茫茫大海升起一轮明月,天下的人离散在五湖四海,却都能共享这一轮圆月。

然而月圆人不圆,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光太亮,月夜漫长,辗转反侧,思而不得。

寄于月的情太多,月亮是天涯游子乡愁无言的见证。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5)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皓月当空,亲人千里,举目见月,不见长安,四下的景与人甚是陌生,唯有明月与故乡别无不同。

月亮是失意人生的倾听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当时身居长安,正处权力的中心地带,然而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李白想与人共醉却无人可寻,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旷达不羁的背后是官场失意的愁苦。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6)

月亮不仅承载人的情感,更蕴含了哲人的思考。

月亮孤悬天际,时阴时晴、时圆时缺、周而复始、亘古不灭。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对月发问。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对月感慨。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7)

悠悠万世,明月中交驰着人的神往与迷惑,它引发了人们的生命意识,表达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月的敬畏。

万物皆变,变是现象,不变是规律。

我们的祖先观察月亮与四季一年的变化,在长期的观测中发现了不变的规律,并以此制定了至今仍在沿用的阴阳合历。

月的阴晴变化,也符合道家的的哲思。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时间是流动的,事物也在持续发展,马克思的主义哲学中“运动是普遍而绝对的”的结论,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人理应保持平常心应对眼前的变化,追寻变化中的规律,唯以不变,应万变。

月满则盈,盈满则亏,世间万物,过犹不及。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8)

月亮起初是一弯小小月牙,一日一变化,到了十五,圆月丰盈,盈极而亏。

任何事物达到极致,就会从相反的方向开始发展,物极必反的道理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所谓置死地而后生,人经历人生的低谷时,只要熬过最艰难的时期,往往事情就会开始转圜,迎来新的生机。

苏轼遭贬谪,月色入户,清朗澄碧,遂夜邀友人观赏,不失为一种乐观豁达。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9)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古人借月抒情,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10)

月亮无限,人生有限,人类始终在有限的人生中探索无限的真理,而月亮始终不变是那一轮,人类在传承中不断进步,赋予生命厚度和重量。

如今科技进步 ,人类揭开了月亮的神秘面纱,但月里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仍值得值得细细品味。

古人怎么看超级月亮(超级月亮亮相多地)(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